在 2025 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其中,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 4 万元大关,达到 41314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1%。这一数据的背后,蕴含着无数国人生活的变迁,也折射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

从城乡维度来看,202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4188 元,增长 4.6%,实际增长 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119 元,增长 6.6%,实际增长 6.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这一积极信号彰显了近年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扶持政策等一系列举措的显著成效。以河南某县为例,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帮助农民规模化种植优质水果,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使得不少果农年收入大幅增长,带动了整个乡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水电、网络等条件改善,为农村居民开展各类经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推动收入增长。
深入剖析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居民收入的 “压舱石”,2024 年人均工资性收入 23327 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达 56.5%,增长 5.8%。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稳就业政策的持续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扩大生产与经营规模,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崛起,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了众多高薪岗位,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就业,拉高了整体工资性收入水平。在深圳,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的企业,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新招聘了数百名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员工平均工资较上一年度增长了 10% 左右。
人均经营净收入为 6908 元,增长 5.6%,占比 16.7%。居民节假日旅游出行、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旺盛,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经营形势良好,带动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以旅游城市丽江为例,2024 年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古城内众多民宿、餐饮店铺生意兴隆。一位经营民宿的老板表示,得益于游客数量的大幅增长,民宿全年入住率提升了 20%,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约 30%,远超预期。这不仅体现了消费市场复苏对经营收入的拉动,也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个体经营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财产净收入方面,人均财产净收入 3435 元,增长 2.2%,占比 8.3%。随着居民财富积累增加,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家庭通过多元化投资获取收益。不过,受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财产净收入增长相对较为平稳。部分居民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获取收益,也有居民通过房屋出租等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在一些一线城市,房价稳定且租赁市场需求旺盛,房屋出租成为不少居民财产收入的重要来源。
转移净收入人均 7644 元,增长 5.3%,占比 18.5%。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多项民生保障标准持续上调,加大了对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山东某农村地区,一位退休教师表示,养老金今年又有所上调,每月到手金额增加了几百元,生活更有保障了。同时,针对困难家庭的救助补贴等转移支付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提高了相关群体的收入水平。
从收入中位数来看,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34707 元,增长 5.1%,中位数是平均数的 8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49302 元,中位数是平均数的 9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19605 元,中位数是平均数的 84.8%。中位数反映了中间位置居民的收入情况,其增长表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更多居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向橄榄型社会结构稳步迈进。
收入增长直接带动了消费支出的提升。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822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4557 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9280 元,城乡居民消费均呈现增长态势。在消费结构上,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最高,为 29.8%,达到 8411 元,增长 5.4%,反映出居民对食品品质、餐饮消费体验等方面有了更高追求;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1521 元,增长 2.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 6263 元,增长 2.8%,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1547 元,增长 1.4%;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 3976 元,增长 8.9%,随着出行方式多样化、通信技术升级,居民在这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3189 元,增长 9.8%,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旅游、观影、教育培训等消费热度高涨;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2547 元,增长 3.6%,健康意识提升促使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意愿增强;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773 元,增长 10.8%。
从地区差异来看,不同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2024 年,有 6 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5 万元,上海以 88366 元位居榜首,北京以 85415 元紧随其后,浙江、江苏、天津、广东也位列其中。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高端,金融、科技、贸易等行业发达,汇聚了大量优质企业与高端人才,为居民提供了高收入岗位。例如,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薪资水平较高,同时,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也蓬勃发展,带动整体居民收入提升。而中西部部分省份,如甘肃、贵州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这与当地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有关。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推进,这些地区经济增速加快,居民收入也在稳步提升。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4 万元,是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策精准发力、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这一成绩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也要看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收入差距,未来还需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经济均衡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经济发展的硕果,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