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带你游安徽|安庆市:诗意山水千古绝唱

爱地理的刘老师 2022-12-13 19:10:42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现辖3区(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5县(怀宁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2个县级市(桐城市、潜山市)。

△安庆市

安庆市历史悠久、文化荟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庆文化。

说到安庆,人们可能先想到的是黄梅故里。但其实安庆,还有诗歌之乡的美誉。安庆山水好风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在这里留下了美妙浪漫的诗词。

△黄梅戏会馆

青山下碧流,江树引舒州。

千里轻帆外,层层见水楼。

这首《望安庆》的作者是明代诗人胡瓒宗。胡瓒宗非常喜欢安庆的青山绿水,未到安庆时就作了这首《望安庆》。在担任安庆知府期间,他走遍了安庆的山山水水,留下不少墨迹。

△韵味菱湖 舒中胜摄

安徽省第一个荣获“中国诗歌之乡”的县(市)就是安庆市的宿松县。2008年11月6日,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它“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宿松县,建县始于西汉,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宿松自古就有“诗书昌盛之地”的美誉,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秦始皇、陶渊明、李白、罗隐、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朱元璋、李时珍、汤显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夏明翰、陶行知等,都流连忘返过这里的山山水水,并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宿松美景

诗仙李白曾两度来到宿松,与好友当时的县令闾邱对酒放歌,留下了“二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千古名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原总编辑查振科说:

有三首诗写到县令和他之间的交往,这段时间他们应该是相处得很愉快的。离开了监狱,在人生遇到挫折以后,来到了这么一个对他非常友好,环境又是如此优美的地方,和闾邱县令在花开的时节,两个人一杯一杯的对饮。喝醉了你回去吧,明天我们抱着琴再来,这是一个非常惬意的画面。

被誉为千古爱情绝唱的东汉古诗《孔雀东南飞》,它的故事就发生在安庆市的潜山、怀宁一带。

△孔雀东南飞景区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有关《孔雀东南飞》的动人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主人公刘兰芝是个劳勤、善良的女子,她十七岁嫁给焦仲卿,夫妻十分恩爱,但焦母却挑剔她“无礼节”。不到三年,兰芝就被逼返回母家。她和仲卿被迫分离时,立誓互不相负。兰芝回家后十多天,就有县令和太守相继遣媒为其子求婚,她的兄长强逼她应允太守家的婚姻。在婚期前一天,仲卿和兰芝约定“黄泉下相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仲卿也殉情而死。

△孔雀东南飞景区

时人为怀念这对夫妇的忠贞爱情,作长诗《孔雀东南飞》以悼之。查振科介绍说:

这首长诗不知道作者是谁。大概写作的时间应该是在东汉末年,最后在梁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里面收录了这一首诗歌。这首诗歌,是中国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传统,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乐府这样的民间诗歌当中,民歌中叙事诗的传统和现实主义精神的传统,可以说达到一个高峰。《孔雀东南飞》也被称为中国长篇叙事诗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景区

在《玉台新咏》里,《孔雀东南飞》的诗前小序记载了故事梗概、发生年代、地点、人物姓名、身份等。查振科继续解析说:

也就是说,这首长篇叙事诗是根据当时的真人真事,由民间或某一个人创作的,或者说经过很多的人反复加工之后,到徐陵的时候基本上定稿。这篇长篇叙事诗的价值,不仅仅是延续了现实主义的叙事传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风俗。

说明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还是很低下的。婆家如果对媳妇不满意,可以找一个任何的借口,把她打发回家,虽然打发回家,当时也不存在二婚嫁不出去的问题,那个时候没有这方面的道德禁忌。但是,这里体现出当时青年男女对爱情不变的忠贞,为了爱情可以坦然赴死,敢于为美好生活献身的精神。它最大的价值在这个地方。

这个故事很凄美,结局通过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两人合葬,然后墓边种了树,树上面枝连枝,有鸟歌唱,表达了对爱情忠贞的精神,给人一个美好的期待吧。

△孔雀东南飞景区

随着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流传,主人公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故事发生地今安庆市怀宁县小市镇,也因这首《孔雀东南飞》而闻名。这里的许多地名与《孔雀东南飞》相关:刘家山、苦水井、花山(即华山)、孔雀坟、望雀墩、孔雀台、永镇寺等等。

如今,很多遗迹已不存在,有幸我们可以在文人墨客的笔墨诗词中,去追寻那段悠远的记忆。

在安庆市岳西县境内有座司空山,是安徽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世传东周末期,官居大司空的淳于氏归隐山中,遂名山为“司空山”。

△司空山

司空山雄奇壮丽,《太湖县志》形容司空山为:“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岩,如画屏照海。西瞻卓绝,若峭笔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

△司空山

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唐未宗至德元载),诗仙李白因永王李磷兵败受累,避居于佛教名山司空山。在司空山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写下了《舒州司空山瀑布》和《避地司空原言怀》等传世佳作。

查振科介绍说:

这中间他就到了岳西的司空山去小住。在这里他有很多对自己人生的想法,他就想起了古人刘琨和祖逖,他们当年的闻鸡起舞,为国奉献的精神。但是他们最后结局都不太好,他就想,我应该和他们不一样,不再怀有为国为社会做出自己努力的这样一个情怀,或者说放弃了。

△司空山

《避地司空原言怀》

【唐】李白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查振科解析说:

这个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刘琨和祖逖的这样一个隐喻,他说我就选择到潜山,到天柱山这个地方来隐居,来感受天柱山这边美好的风光。然后等待世界太平了,我就要炼丹,让自己的生命保持长新,向往着一种仙人的生活。最后“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就表达他远离世俗,追求自己最大的精神自由这么一个内心的期待吧。

△天柱山

△天柱山炼丹湖

遥想当时,“诗仙”李白立于司空山顶,身在司空山气势磅礴的山云图中。左手拿壶,右手执笔。眼前山河不见,周身仙雾缭绕不似人间。顿悟尘世烦苦,不若逍遥仙路。

△司空山

诗仙李白在安庆留下很多诗。除了《舒州司空山瀑布》和《避地司空原言怀》,和前面提到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还有《赠闾邱宿松》、《赠闾丘处士》等。

查振科说:

这五首再加上《江上望皖公山》这一首,一共是有六首。一个诗人能够在一个地方写下这么多诗,说明这个地方的确是引发了他的审美情怀。这六首诗既说了他晚年人生的一种追求,也写到了与朋友的友谊,这里在讲到闾邱的时候,还讲到了很多其他的历史人物,比如说阮籍、宓子贱、陶渊明。这里面反映出他晚年的精神世界,已经趋向于一种淡远的、一种回归自然的精神格调。

我想李白的晚年他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人生的曲折、挫折的确是让他感到一种人生不得志的怅惘,同时也感觉到他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那种浪漫主义精神的底色,始终是在调节着他的精神取向。他不会为某一点挫折而沉淀在这个里面,他很快调解出来道家精神,作为晚年安身立命的一个不变的选择。

安庆,是一座处处有诗的城市。走过孔雀东南飞的故里,穿过六尺巷,行走在江畔,眼前是一脉长江,身后是“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登上吟风亭,文人雅士登临赋诗的千古绝唱还在耳边萦绕,远处清风仿佛又送来悠悠黄梅小调,让人心旷神怡,无限遐想。

△六尺巷

△振风塔

1 阅读:47
爱地理的刘老师

爱地理的刘老师

学地理学览尽奇观,做地理人关爱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