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文一刀
2022年的冬天,至少从7号之后到现在的这二十来天,人们最怀念的,似乎只有“当冬天还是冬天的时候”。
从12月21日起,西安一些三甲综合医院相继发出致全员信、集结令,再加上若干功能接近的相关报道,逐渐形成了一组,为简化起见统称为——“公开信”。
从这样一组“公开信”里,自然看不到大戏开场伶人亮嗓那样的一派太平景象。
对它们进行整理,既是记录也是为了从零星公布的数据当中,对西安目前疫情进度以及医护群体还能扛多久,做一大致估计。
“公开信”覆盖的医院有十家:西安交大一附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媒体报道)、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儿童医院、西安中心医院、西安第四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唐都医院、西北妇幼医院。
从公布内容来看,医护感染最严重者当属西安交大一附院。
12月21日,该院发出措辞悲壮的集结令后,22日再次以医护报名实例进行动员。字里行间,将交大一附院集结令中所称的“医务工作者大面积感染”徐徐展开,从中可以看到的有:
肝胆外科,报名71位医护人员,“其中40位是阳性转阴”;
心血管内科召集37人,其中“大多数同志都仍是阳性或曾经阳性”;
肾移植科参与报名的19人中,“大部分是刚刚阳转阴的同志,还有一部分正在发烧的同志”;
眼科党支部主任正发着高烧,“表示只要自己身体稍有好转就立即投入发热门诊的工作中”;
胸外科报名40人,包括主任、副主任在内的一些医护工作者“都是感染两天后就立刻回归工作岗位”;
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报名的16位医务人员,“大部分都处在阳性恢复期间”;
看着因高烧不退而接连倒下的一、二线医生,该院心外科副主任无奈调侃称“现在真成‘光杆司令’了!”
其他医院的“公开信”虽没有交大一附院这样具体详实,片言只语间仍能一瞥状况之惨烈。
12月21、22日,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在公开信中直接呼吁:“集结症状较轻、好转或无症状的职工,及时返岗,回归科室,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发热、门急诊、重症救治工作。”
12月23日,西安第四医院发出《坚守生命防护性,我们一起扛》,当中称“整个脑科病院乃至医院的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几乎都是带病上岗。”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在致全院职工一封信中称,“医院阳性患者激增,医疗救治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面临抗疫三年来最严峻的挑战。”该院医护不仅“轻病不下火线”,甚至有怀着身孕仍“甘冒感染风险为’战友‘分担。”
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改造升级后,诊室由4个扩展为8个,配备35名医生及46名护士三班倒工作。
在相关报道中,这样列举发热班组的工作状态:“12月21日清晨,护士张美娟突然晕倒在地,苏醒后大家才知道,她早上发烧39℃,由于担心临时请假加大同事工作量,于是上班之前吃了一粒退烧药,硬撑着来上班。
护士姚丹从二脱间出来,全身皮肤出现大片荨麻疹;有的医护人员感染后肌肉疼痛,上班时需要吃止痛药缓解疼痛。王小娟护士长声音嘶哑也一直坚持工作,保障发热门诊诊疗秩序。”
就连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这样的专科医院,12月26日发出的公开信中也这样写道:“医务人员感染持续增加,各科室减员严重。在岗人员中,也有出现嗓子疼痛、关节疼痛、低烧等不适症状,但他们仍然克服身体疼痛坚守岗位。”
12月22日,陕西省中医医院召开疫情防控专题扩大会议,136人在线参会。会间,宣读了《致全院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倡议书》,该院院长称,“结合倡议书各科室病区负责人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日前,四川疾控发布该省病毒感染情况第二轮调查问卷结果, 被调查者158506人,阳性100679人,感染率为63.52%,较12月19日首轮调查结果(46.93%)上升16.59个百分点。
四川疾控称,根据居民自填的时间分布来看,该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12月12日—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
而陕西省中医医院也在12月22日线上会议时提到:“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的复杂性,疫情已经快速发生并达到高峰。”
该院院长当日还强调:“医务人员要做好防护,不能发生恶性院感事件。”
由此观之,至少在12月22日之前,看来陕西省中医医院应该还没有“恶性院感事件”发生,实在是太幸运了。
26日,四川的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远近结合做足充分准备,确保实现“压峰”转段、顺利渡过流行期。”
其具体措施中罕见出现了:“适当控制聚集性活动,引导返乡人员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减少疫情传播扩散风险。”的表述。
可惜,现在再讲“减少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不觉得已经太晚吗?早干啥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四川还有这么一句公开宣讲的“减少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有些地方呢?一句话都没有。
以十家医院公开信中的情况结合目前普及的各种感染后的风险案例来看,虽然同样遭受感染后的病痛,相比大多数普通人群,医护工作者的健康,已经成为第一批“前线炮灰”。
一个字,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