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主题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助力航空业脱碳

文智生物 2025-04-18 20:12:54

当今生态环保和绿色能源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线,面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挑战,生物质能的零碳属性,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质能已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电气化难以脱碳的航空航运等领域。

为此,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在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期间,专门设置“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助力航空业脱碳”主题论坛,邀请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雷先生主持论坛,同时邀请了5位行业大咖,围绕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前沿技术、新工艺、新路线,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推动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 李正龙在会上作《低碳资源合成可持续航空燃油研究进展》主题演讲。李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开发方面的进展,聚焦于“基于醇—烯烃体系的可持续航油技术”。他指出SAF是全球航空业减碳的重要方向,介绍了其团队在醇喷和PtL技术路线上的创新,包括工艺简化、原料适配性提升及成本降低。李教授还强调了生物质原料分散性和组成不稳定的挑战,提出分散集中模式的解决方案,并分享了团队在二氧化碳和沼气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博导 杨晓军在会上作《国际民航组织可持续标准介绍》主题演讲。杨教授详细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推动航空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为全球航空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和方向,是航空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石。他指出,中国民航大学正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SAF可持续认证体系,关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研发,并开展相关实验和国际合作,助力民航“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航油航化审定中心航油技术室主任、副研究员 曾萍在会上作《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曾萍副研究员分享了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适航审定与可持续认证方面的工作进展。她介绍了民航航油航化适航审定中心的职责,强调其在构建适航审定规章标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随着民航绿色发展需求增加,SAF的适航审定和可持续认证成为重要课题。目前,中国民航局已批准60万吨SAF产能,且正建立可持续认证体系,跟踪ICAO标准并结合中国国情。她还提到,SAF发展面临成本高、原料有限等挑战,未来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可持续认证体系的完善,以推动SAF产业化和民航业绿色发展。

电堆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颖在会上作《构建生物CH4到SAF的新产业生态》主题演讲。刘颖女士主要介绍了电堆科技研发的SOEC-CH4电解技术,该技术通过创新的电化学路线,将生物天然气和绿电转化为高纯度绿氢和CO2,为合成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提供低成本原料气,简化了生产流程并显著降低SAF生产成本。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一碳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福利在会上作《CO2生物转化制备航煤油脂原料》主题演讲。李主任介绍了生物制造的发展阶段,尤其是第四代和第五代技术,指出利用一碳来进行生物制造特别符合我国的国情。他详细讲述了CO2转化技术的进展,包括国际合作案例、新技术路径如电催化与生物耦合,以及他们团队在提升转化效率和产物多样性上的成果,介绍了团队研发的新型无硫脱氧催化剂,无须任何添加能够实现油脂的稳定加氢和脱氧,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且目前已与企业合作完成中试。

0 阅读:0
文智生物

文智生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