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芯片:洗牌、反围堵、“死磕28nm”练内功

妙语侃科技 2025-01-10 16:30:38

美国凯腾律所合伙人韩利杰在《美国“设卡阻挠” 中国再造台积电、ASML》一文中犀利点评道:“2024年,美国的管制策略层层紧逼,步步深入。

前十个月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兴,实则暗流涌动,其目标清晰可辨,规则制定愈发缜密严谨。

待到12月 2日这一轮新规则重磅发布,管制力度瞬间攀升至全年的最高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然而,面对如此险峻的困境,中国半导体行业并未有丝毫退缩,反而迅速凝聚起磅礴力量,奋起反击。

行业协会作为产业的中流砥柱,第一时间集结发声。

2024年 12月 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史无前例地携手并肩,向国内广大企业发出了谨慎采购美国芯片的郑重倡议。

韩利杰深刻洞察到,虽说这四大协会或许无法全然代表每一个企业的细微立场,但其联合发声的影响力却如同洪钟大吕,直击下游终端用户群体,旨在唤醒全行业的团结意识,促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共渡这艰难时世。

事实上,在业内早已达成一种共识: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坚定不移地依靠自身力量谋发展,才是破局突围的正道坦途。

尤其是在特朗普2.0时代即将拉开帷幕的当下,美国推动科技产业与中国 “脱钩” 的脚步愈发急促,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此背景下,加速自主研发进程、实现产业自立自强,已然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无可争议的必由之路。

回首过去两年间,国内半导体产业多路并进,多管齐下:一方面,倾尽全力扶持国产供应链,从根基处夯实产业基础,为自主创新筑牢防线;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与欧美原厂展开深度洽谈,推动他们在中国大陆落地本地化生产与服务项目,拓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国内的晶圆厂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早早实施了“战略性囤积” 策略,这些前瞻性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短期内可能面临的断供危机,为产业的稳定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以光刻机领域的巨头ASML为例,自 2021年起,它便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国设立了维修中心,开启了全方位的本地化布局。

截至当下,ASML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完备的服务网络,涵盖 16个办事处、15个仓储物流中心、3个开发中心以及 1个培训中心,全方位保障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开展。

海外供应商们为了牢牢守住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份额,必定会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之内全力以赴,想尽一切办法。

ASML的新掌门 Christophe Fouquet也曾在公开场合表态,公司绝不会坐以待毙,被动挨打,而是会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化解重重难题。

在这场激烈的博弈中,中国国产芯片企业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唯有苦练内功,扎实打好基本功,才能在困境中闯出一条生路。

韩利杰敏锐地察觉到,随着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如走马灯般持续动态更新,众多国内企业已然在高压环境下砥砺成长,逐渐适应了这种严峻的挑战,这恰恰充分彰显出中国芯片产业那坚韧不拔的内在特质。

一方面,严苛的禁令仿若一记记警钟,唤醒了国内晶圆厂商潜藏已久的“风险预警意识”。

面对诸如“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这类长臂管辖机制的阴影笼罩,厂商们心里都清楚,任何一款半导体生产设备都随时有可能被列入管制清单,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用” 已然超越 “好不好用”,成为他们在挑选设备时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国产替代行动在行业内迅速展开,各大厂商纷纷加速寻求各个生产环节的国产解决方案,力求摆脱对外依赖。

另一方面,禁令带来的设备、材料供应缺口,虽看似危机,实则暗藏机遇,为国内企业孕育出一片崭新的市场蓝海。

但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半导体设备行业本就高度细分,技术门槛高耸入云,从最初的研发环节到最终的投产落地,需要上下游企业如同齿轮咬合一般,进行反复的磨合、精细的调教,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策略在这条赛道上根本行不通。

而且,伴随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容,对技术的要求也如同芝麻开花—— 节节高,国产半导体设备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打磨 “基本功”,才能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长期专注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发展研究的关牮形象地比喻道,晶圆制造国产化恰似一场要求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考试,任何一个科目都不能偏废,光刻机固然是其中备受瞩目的关键一环,但刻蚀、沉积、显影、清洗、封测等前后道工序,同样在国产替代的漫漫长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攻克。

蓉和半导体CEO吴梓豪也着重强调,光刻技术的确至关重要,但绝不能将其视为半导体产业的全部,尤其是当下先进制程已然迈向更为复杂的立体结构时代,刻蚀、薄膜沉积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对于芯片整体性能的提升作用愈发凸显,其技术权重正日益攀升。

审视当下的产业全局,成熟制程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国产半导体茁壮成长的“练兵沙场”。

吴梓豪一针见血地指出:“倘若一味盲目地追求光刻节点的进阶突破,而忽视了良率和成本因素,最终只会陷入良率不佳、成本飙升的泥沼,得不偿失。

” 先进制程每向前跨越一小步,所需投入的资金便如同滚雪球一般急剧增长。

以台积电为例,其2nm晶圆的价格近乎是 5nm的两倍之多,并且据可靠消息,从 2025年 1月起,台积电还将针对 3nm、5nm和 CoWoS工艺进一步上调价格,这无疑再次凸显了先进制程高昂的成本门槛。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仍在奋力追赶的国产设备厂商而言,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对7nm、5nm乃至 3nm先进制程的全面设备替代,无疑是一项艰巨无比的挑战,困难重重,几乎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宛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脱颖而出,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1 阅读:82
妙语侃科技

妙语侃科技

不一样的观点,谈实事,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