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矿产协议引爆主权危机,乌克兰经济命脉遭美方全面钳制

李默聊 2025-03-30 08:42:34

乌克兰议员雅罗斯拉夫·热列兹尼亚克在社交媒体上传的一份文件,揭开了一场牵动全球地缘格局的资源争夺战。这份美乌矿产协议草案规定,乌克兰全境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及稀土等资源开发权将移交美国掌控,乌方资源收益须优先偿还美国债务,且美方对关键决策拥有一票否决权。

根据德国《焦点》周刊披露的草案细则,美国要求乌克兰所有矿产收益须立即兑换外汇转移至境外账户,优先冲抵美国对乌军事和经济援助。若资金未能如期到账,乌政府需承担违约责任。更令基辅窒息的是,协议执行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3人由美方直接任命,且美国对重大决策拥有最终否决权,相当于将乌克兰资源命脉的钥匙交给了华盛顿。

地缘博弈的残酷性在条款中暴露无遗。协议赋予美国禁止乌克兰向“战略竞争对手”出口关键矿产的权力,剑指中俄等国的意图明显。而乌克兰40%的矿产资源位于俄控顿巴斯地区,美方此举既是对俄经济施压,也为未来谈判增加筹码。与此同时,欧盟在乌矿产布局遭受重创——草案规定美方对乌重大基建投资享有“优先认购权”,直接截断欧洲企业与乌合作通道。

特朗普政府将此协议包装为“结束冲突的经济方案”,声称可为乌克兰重建筹资。但细则显示,乌方需将50%资源收益注入美乌联合基金,而该基金由美方全权管理,每年优先提取4%收益。国际金融专家指出,这种设计实为“资源掠夺2.0模式”,通过资本运作将乌克兰矿产转化为美国财团的长期红利。

泽连斯基政府的困境在于进退维谷。拒签协议可能导致美国切断价值43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而接受条款意味着永久性丧失经济主权。总统发言人虽称“将谨慎研究反制方案”,但法律团队透露,美方已要求6月底前完成签署,并威胁重新评估援助承诺。

国际社会反应呈现两极分化。俄罗斯总统普京罕见释放合作信号,表示愿与美共同开发稀土资源,但坚决反对美方介入顿巴斯地区。欧盟则陷入战略焦虑,其与乌克兰的锂矿合作项目因美方“优先认购权”条款被迫搁置,却无力提供替代性支持方案。

这场博弈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乌克兰法律团队起草的反提案试图增设“安全保障条款”,但美方谈判代表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附加条件”。当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公开宣称“乌克兰资源应补偿纳税人支出”时,弱国在强权政治中的生存空间已昭然若揭。随着8月1日最终谈判期限临近,基辅的抉择或将改写东欧地缘经济版图。

0 阅读:0
李默聊

李默聊

为你传递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