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商店》的漫画很火,口碑也很高。
可影视化之后,一切就变了,就像雪上加霜一样,本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却成了凛冽刺骨的寒风。
没看过《照明商店》的原版漫画,但改编电影版的开篇就奠定了烂片的基调。
一开场一股阴森恐怖的气氛,长发女腰斩曾经爱人,在大雨滂沱的雨夜入住旅社,一个人不吃不喝缝了三天三夜。
本以为会延续恐怖惊悚,怎料镜头一转是两个护士在讲鬼故事,妥妥的国产烂鬼片的套路,用开头吸睛,最后难逃七穿八烂。
一般这样做的电影都不好看,《照明商店》亦是如此。
虽然配乐弥漫着寒气,情节有些云山雾罩,像是顺着开头的鬼故事扩展剧情,但故弄玄虚的镜头语言与刻意卖弄的散碎片段都是掩耳盗铃。
内在华而不实,错用女性主义,就算铺垫再多的细节,运用对照互衬所展现的温情不能感人都是无用功。
看得出来导演很努力让观众哭,柳岩这对母女的诸多眼泪就是为了通过外在情绪感染观众,促使他们眼红。
可前40分钟做的太失败,少了太多感情渲染,导致真相揭晓时只有“原来就这”的失望,并没有反转感动的泪眼婆娑。
因为悬疑的设定最关键的是麦格芬的捉摸不透与震惊佩服,但《照明商店》在这方面的手法过于俗套。
一场梦醒,两个次元,穿梭阴阳两界,与鬼故事对应,也如鬼故事一般平庸,没看过此类概念的观众可能会被打动。
一旦看过几部,在故事进行到半小时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后续剧情,麦格芬的玩弄失效,只剩漫长的煎熬,眼泪也就演变成眼巴巴地等待何时结束。
然而《照明商店》失败的何止是麦格芬,连照明商店这个戏眼都被当作工具人了。
照明商店是灵魂中转站,更是保证文本不支离破碎的根本,不然治愈和告别的主题将会沦为鸡肋。
五个篇章突出的都是一个中心思想,弥补内心创伤,接受现实,好好活下去。
如拉子背后的拥抱,章若楠的不舍,柳岩的母爱,阿尔兹海默症父亲的记得,司机的痛苦。
但就因为前后太割裂,让后半部分的的眼泪成了“他们都哭成泪人了,你怎么还能忍住不哭。”
或许《照明商店》能让一些女孩泪目,但也仅是因为煽情的音乐与偶像剧般的碎片化触及,可这与电影无关,有关的只是柔光滤镜下的MV。
导演想学《千与千寻》里“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的动容跟醒悟,可主旨无法像《千与千寻》那样统一,到后边便失衡了。
《千与千寻》在宫崎骏手里是电影,是从一而终的完整故事,而《照明商店》则被蔡耳朵当MV,画面再好,串烧再多,也是空中楼阁,也无济于事。
就电影而言,像不是毛病,关键在于学,能否融会贯通。
《寻梦环游记》也是《照明商店》式的故事,但人家却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不经意间泣不成声。
因为《寻梦环游记》是让观众克制情绪,别哭,人生还有很多美好,只要记着就不怕离开就不会遗忘。
但观众控制不住情绪,从而被打动,催人泪下,讨厌音乐、追求音乐、喜欢音乐、真相揭晓,循序渐进,感人至深。
而《照明商店》则是你们赶紧哭,不然我白拍了,意图太明显就太故意,太做作了。
做这种电影还是要返璞归真,炫技那么多,自我感动的文青式自述那么多就抢了真情的风头,喧宾夺主是大忌。
与其这样还不如拍成无限流,一直困在两界交界出不来,至少还能加强影片的解读性,在格调上提升几个档次,也方便吹。
现在这样不伦不类,食之无味,弃之稍微有点可惜,毕竟国内这种通过高概念讲生死的类型电影还是比较少。
另外,《寻梦环游记》是极力避免让人误会成鬼片,尽力消除鬼片元素。
即使到了亡灵国度也是美不胜收、花好月圆与赏心悦目,还能够跟现实关联,这就让亡灵落地,成了一出现实主义的温柔。
再看《照明商店》,导演好像就想拍一部鬼片,生怕别人没被吓到,填充了不少jump scare,随时吓唬观众。
然而做多错多,如同狗熊掰玉米——瞎忙活,最后什么也没做好,反而浪费了本可以成为重磅催泪弹的题材。
这就是只想着提供情绪价值,却不懂得要有载体的肤浅。
质疑陈思诚、理解陈思诚、成为陈思诚,都想学陈思诚让电影与观众共振,让票房水涨船高。
可他们却只看到了陈思诚的面子,认为只要有很好哭,被吓到的标签就能坐收渔利,忽略了《唐探》系列,《消失的他》是借助故事引发情绪,而非形式主义。
《照明商店》没有分清主次,没有把握好一个度,导致了如今比上不足,比下难有余的尴尬局面,商业片不是自以为是,是观众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