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偷偷纳妾,公主提刀上门,只是看了小妾一眼,因此诞生一成语

蜀山史道呀 2025-02-14 16:44:2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古代当驸马可不只是风光,娶了公主,就等于捧着一颗烫手山芋,稍有不慎,就可能身败名裂。

可有些人偏偏不信邪,胆子大得很。这位驸马偷偷纳了个小妾,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哪成想公主得了消息,直接提刀上门!

然而,公主只是淡淡看了小妾一眼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流传至今。那么,公主到底说了什么?这个成语又是什么呢?

少年桓温的崛起

东晋的权力舞台上,桓家算不上顶流豪门。

桓温的祖父桓范,曾与司马家有过深仇大恨。这段过往让桓家在西晋时期几乎销声匿迹。

直到桓温的父亲桓彝[huán yí]出现,家族才重新看到希望。桓彝凭借军事才能和政治手段,逐渐赢得晋明帝的信任。然而,桓家的复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桓彝虽然才华横溢,但也树敌不少。他在朝中的势力逐渐壮大,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惮和不满。这些暗流涌动,最终酿成了一场惨剧。

桓温出生时,名士温峤就预言这孩子未来不凡。桓彝欣喜若狂,便用温峤的"温"字给儿子取名。

谁知桓温十五岁那年,命运给这个少年来了个措手不及。桓彝在一场平叛战役中遭人背叛,惨遭敌军斩首。这个打击对年少的桓温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

失去父亲的桓温,在一夜之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家中长子,他必须扛起复仇和救援的重任。

少年含泪立下血誓,一定要手刃仇人。江播,就是害死他父亲的罪魁祸首。三年的等待,对江播来说是度日如年的煎熬。

而对桓温来说,这三年是他蓄势待发的时期。他暗中练兵,广结人脉,为复仇之战做足准备。最终,桓温选在江播的葬礼上展开复仇。

他化装成普通祭拜者,趁江播三个儿子不备,一刀一个,斩草除根。

这场大快人心的复仇,彻底奠定了桓温在军中的威望。从此,"桓温"这个名字,在东晋军界无人不晓,无人不惧。

权力游戏的完美联姻

晋明帝深谙权术之道。他的长女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就成了联结皇室与新贵的重要棋子。

这位公主可不是寻常闺秀,光是"兴男"这个颇具英气的名字,就透露出不一般的性格。

她自幼聪慧过人,勇敢果决,颇有乔装私访、快意恩仇的传闻。这样一位不安分的公主,自然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夫婿来镇住她。而桓温,无疑是最佳人选。

桓温娶了公主,地位水涨船高。但驸马这个位置,说白了就是皇家的乘龙快婿,看似风光,实则处处受限。

最大的禁忌就是不能再纳妾,这可让习惯了三妻四妾的世家子弟们望而却步。毕竟,在当时的世家大族中,多妻多妾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一个人身边美人的数量,往往与他的权势成正比。而皇家女婿,却要放弃这项特权,专一侍奉公主一人。

这对骄矜的世家子弟来说,无疑是一种折辱。但桓温显然不这么想。他深知联姻的政治意义,愿意为权力做出牺牲。

征战蜀地

公元347年后,已经位居高位的桓温开始了他的军事扩张。

两年前就已经在荆州屯兵,这次终于按捺不住,率军向西进军。目标直指成汉政权统治的蜀地。

桓温对这片富庶之地垂涎已久。蜀地不仅物产丰富,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控制了蜀地,就等于拿到了进军西域的钥匙。

而对桓温个人来说,占领蜀地还有另一层意义。那里有他朝思暮想的美人,那个他在梦中也不敢触碰的身影。

这场战役胜得轻而易举。成汉皇帝李势被活捉,桓温准备带着这份大礼去见晋明帝。

可是李势的妹妹的绝世容颜,却让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动了凡心。他把这位美人藏在别院,准备偷偷纳为己有。这个举动,无疑是在玩火。

桓温心里清楚,他这是在挑战皇权,在试探晋明帝的底线。但美人在侧,理智的弦不由得松了下来。

权力如日中天时,人最容易膨胀。而膨胀之下,往往藏着致命的危机。

公主的惊人转变

消息很快就传到南康公主的耳中,她二话不说,抢过侍卫的佩刀就往别院冲。这般雷厉风行的性格,让周围的下人都看傻了眼。

公主此举,当然有替皇家挽回面子的意思。但更多的,恐怕是女人之间的战争。作为桓温的发妻,她容不得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

特别是这挑战者还有倾国倾城之貌,更是让她怒从心头起。因此,这位性格刚烈的公主,才会如此剑拔弩张地出现在别院门前。

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公主透过门缝看到的画面,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李势的妹妹端坐梳妆,清丽脱俗的容貌连身为女子的公主都不禁动容。原本气势汹汹的公主,竟然转身回房重新梳妆打扮起来。

这一幕若是被旁人看到,定会以为公主被妖女附体,失去了理智。可只有公主自己知道,刚才的那一瞥,让她的心彻底变了。

她看到了一种超越容貌的东西,一种让人心生敬畏的气质。在这样一个女子面前,任何虚张声势都显得苍白无力。

姐妹情深

南康公主最终不仅没有兴师问罪,反而主动接纳了这位小妾。

两个女人超越了身份地位的界限,成了闺中密友。等桓温从都城回来时,看到的是两个相处融洽的女子,这画面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发妻怎么会对小妾如此宽容。要知道,后宫嫡妾之争由来已久,水火不容是常态。

可眼前这一幕,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公主不仅没有责罚那女子,反而与之亲密无间,这种事前所未闻。

这段故事被收录在《世说新语·贤媛》中,后来又在南梁刘孝的《妒记》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我见犹怜"这个成语,就是从南康公主看到李势妹妹的那一刻衍生而来。

公主当时说的一句话:"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道出了她的心路历程。这句话背后,是一种超越嫉妒和偏见的大度。

公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贤德。她没有被自己的身份局限,而是以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另一个女人。

《——【·结语·】——》

南康公主以开明和豁达,化解了后宫嫡妾的矛盾,诠释了何为大气。这种超越时代的胸襟,让她成为千古流芳的贤妻楷模。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解和包容是化解矛盾的良方。以宽广的心胸去接纳他人,方能收获真挚的友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世说新语·贤媛》 《妒记》——南梁刘孝 《晋书》

0 阅读:1
蜀山史道呀

蜀山史道呀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