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大博弈,中国怎么办?毛主席祭出大手笔,打赢了破局之战!

芦花深深 2022-08-24 12:00:19

在不少人印象中,上世纪五十年代打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手扶植的韩国(当时称之为南朝鲜)政权所进行的一场立国之战。

然而深入剖析这段历史,我们就能发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的真相,或许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加复杂,因为它涉及到中国、苏联、美国、朝鲜、韩国的五方大博弈。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苏联并没有直接出兵入朝作战,但在中国与苏、美、朝、韩这四方势力的博弈当中,中苏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斯大林在朝鲜战争前后的态度尤其值得玩味。他在1950年1月与中国商谈新条约的同时,又通知金日成扩军备战。

两个多月后,斯大林又与金日成秘密会面,对其发动战争的计划表示认可,还提出将在朝鲜半岛建立苏联海军基地。

没过多久,金日成又奔赴北京,没想到毛泽东对其开战计划表示明确反对。

金日成不再寻求中国方面的支持,在并未知会北京方面的情况下,突然发动了这场战争。

紧接着美国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一方面介入朝鲜战场,另一方面就派出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以此来遏制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计划。

到了1950年10月,毛主席一声令下,彭德怀临时挂帅,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

回顾这场战争的时间线,再梳理其中的一些细节,你会发现斯大林打的是一个如意算盘,在他看来,无论朝鲜战争怎么打,苏联都不会输。

第一种可能,若美军不介入,朝鲜打败韩国,那么按照斯大林此前与金日成达成的协议,苏联可以轻轻松松在朝鲜半岛的不冻港建立海军基地。

第二种可能,若美军介入并与韩国联手打败朝鲜,其势力范围拓展到中国边境,如此一来,已签定《中苏友好条约》的苏联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中国东北,使驻军中国成为事实。

第三种可能,中国出兵援助朝鲜,仍然被美国、韩国击败,那么苏联同样可以出兵援助中国,让军队入驻中国东北。

斯大林认定朝鲜只是中国的缓冲地,对苏联影响不大,因此他并不在意朝鲜是否落败甚至丢失,这从他在联合国大会上讨论朝鲜半岛问题直接弃权的做法就可以看出来。

而美国是无论如何不愿让朝鲜打败韩国、统一朝鲜半岛的,因为那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共产主义的“红色浪潮”,将会严重影响到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布局。

更何况,美国决不甘心让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展至朝鲜半岛,也需要通过在东亚地区发起一场战争来转移美国的内部矛盾。

而对朝鲜方面来说,其领导人金日成对形势判断得非常清楚——如果要统一朝鲜半岛,或许只有这么一次机会,一旦错过或许就追悔莫及。也正是因为这样,金日成才在有可能被苏联当枪使的情况下突然发动这场战争。

可以说,无论是苏联、美国还是朝鲜,都在这场战争中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也都在按照各自对形势的判断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是否介入朝鲜战争就成了一个非常非常棘手的难题,到底该怎么办?

一旦介入,必然拖累整个国家,尤其是经济上的负担将变得异常沉重,更糟糕的是这就有可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受制于苏联。进而言之,如果中国打不赢朝鲜战争,就将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受到苏联的全面压制。

可是中国也不能对朝鲜局势坐视不理,因为美国的介入使得中国东北边境、台湾海峡乃至整个新中国都受到其严重威慑,甚至有被侵入的危险。即便没有在中国境内发生战争,那么为了维持局面所需要的巨额军费开支也将是一个无底洞。

如此错综复杂的形势,毛泽东当然看得很清楚,而苏联的斯大林、朝鲜的金日成和美国的杜鲁门都很清楚。

摆在毛泽东面前的难题是,无论中国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面临重重困难。

可是斯大林、金日成和杜鲁门都严重低估了中国人的智慧,确切地说,他们严重低估了毛泽东这位伟人的破局能力。

虽然新中国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而且国力尚弱人心思定,更何况我军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上与美军相比处于绝对劣势,但是毛泽东高瞻远瞩,从当前极其复杂的局势中,看到了破局的关键,那就是这一仗不得不打!

因为只有出兵朝鲜,才能给美帝以有力回击,打击其嚣张气焰!

只有出兵朝鲜,才能打消苏联方面干预新中国真正独立自主的歪念!

也只有出兵朝鲜并打败美韩军队,才能真正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切身利益!

正是由于毛泽东以其超凡的智慧祭出断然出兵抗美援朝的大手笔,才使得新中国冲破重重阻力,出战并赢得了这场破局之战的胜利,赢得五方博弈之后苏联、美国、朝鲜、韩国的尊重,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也为我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

0 阅读:33
芦花深深

芦花深深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