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的唐装和中国网球20年

有马体育 2022-09-16 20:37:15

罗杰·费德勒退役了。这位瑞士天王的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

人们赞叹费德勒,103个冠军头衔,20座大满贯冠军,连续237周世界第一,数字足以证明伟大。人们欣赏费德勒,欣赏他在赛场上的绅士与儒雅,称他是懂得战斗的艺术家。人们还很清楚费德勒和他的对手纳达尔创造了哪些经典的“费纳决”。

很多人因为费德勒开始了解网球。换句话说,费德勒是我们构建网球认知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物串联了网球这项运动蕴含的竞技、商业和艺术性,还有伟大的对手是互相成全的通俗道理。这些点线面又铺成了更立体的网球文化。但构建的过程是漫长的,我们懂得欣赏费德勒,对他的故事如数家珍,正是我们在漫长岁月里观看网球的成果。

费德勒退役了,人们回忆费德勒的传奇故事,也是在回望自身观看网球的经历。20年前,费德勒来到上海,身穿唐装,在外滩见证了中国网球的启动。20年后,费德勒宣布退役,中国网球在疫情中进入了一个中断期。

1

中国的很多网球故事,可以从费德勒讲起,可以从2009年讲起。

这一年,上海和北京,中国的一南一北都各自升级了网球赛事。首届上海网球大师赛开始了,这是ATP在亚太地区举办的最高级别网球赛事,也是全亚洲仅有的一项大师赛。北京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晋升了,成为与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迈阿密大师赛和马德里大师赛并称的“四大超级赛事”,关注度仅次于四大满贯。

在之后的日子里,费德勒频频来上海,24年职业生涯中曾12次拜访上海,是来上海参赛最多的网球明星,其中参加了8届网球大师赛。他还和教练、经纪人一起体验上海生活,自己掏钱买票,坐地铁13号线,从世博大道到马当路,路上和大爷聊天,和上海市民一起探讨未来在外滩买套房的可能性,人们那时候满怀期望,或许还没有意识到,那是中国房地产最后的黄金时间。他还学过一些上海话,把球迷赠送的两只非常大的泰迪熊带回瑞士的家,让孩子们躺在上面。费德勒不止一次说过,他很喜欢上海,上海有家的感觉。

时间再往前推7年,2002年,上海第一次获得网球大师杯赛举办权,这是当时世界最高级别男子网球赛事的大师杯首次来到亚洲、来到发展中国家。大师杯赛正是大师赛的前身。这也是费德勒首次来到上海,他身穿唐装,和其他嘉宾一同在外滩留下一张合影。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入上海政府编著的《上海相册:70年70个瞬间》一书中。

上海的网球历史就是从这届大师杯赛开始的。那一年,上海旗忠网球中心还未落成,比赛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临时搭建的场地进行,当时的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贝蒂说,“网球方面,中国是个年轻国家。赛前,我对上海并不抱太多奢望。”

但结果,组织和设施上的完善度都让他觉得意外。时任ATP首席执行官的迈尔斯也感叹过,在上海还没正式获得举办权前,他曾提出国际博览中心的屋顶对举办网球比赛来说显得不够高,当时上海立即决定建一个屋顶更高的场馆。这样的行动力,让上海获得了举办权。上海相关政府人员在首届赛事结束后总结,“办像大师杯这样的赛事,规格高、要求高、时间紧,很多时候需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费德勒退役了,比费德勒早一步告别的是小威。一周前,朋友圈怀念最多的网球运动员正是小威。小威曾多次来北京参加中国网球公开赛。2004年,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公开赛,那年也是小威首次来到中国,与她一同来京的还有莎拉波娃。在23岁生日当天,小威拿到了首届中网冠军,在媒体活动中,她说自己以后还想在中国开店,卖自己的时尚品牌。中网在2009年升级后,小威在2013年第二次夺得了女单冠军。

2

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北京和上海对外更多的是个地理概念,就像小威第一次来北京参加中网前,只知道这里有长城。但随着网球比赛的开放,这些地理概念变得形象具体。2002年的上海大师杯赛,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聚焦上海,西班牙《马卡报》、悉尼《每日电讯》、英国BBC等海外媒体都派记者来到现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上海,随后,他们在上海度过了一周。

网球进入中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在北京启动首届中网的这一年,F1第一次驶入中国;姚明和他的火箭队带着两场NBA季前赛,第一次在北京和上海的场馆里打响;还有亚洲杯,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这些国际性赛事都来到了中国。

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人们开始关注国际比赛,开始听说那些叫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大小威、莎娃波娃的国际网坛明星。中国网球运动员中,张择、张之臻、华润豪等选手都和费德勒一起训练过。费德勒曾经在和张之臻训练后说,他认为张之臻的世界排名可以突破前100。今年美网过后,张之臻进入了世界前100。

还有不久前刷新中国男子网球历史的吴易昺,首次参加美网正赛,从资格赛开始打起,连续打到美网男单32强。吴易昺出生于1999年,17岁时拿下美网青少年男单、男双冠军,是历史第二位美网青少年双冠王,并由此站上了青少年男单排名世界第一的位置。他曾受邀当过费德勒、迪米特洛夫、蒂姆等球员的陪练。

热闹的网球比赛、网球明星,会源源不断地带来网球启蒙。比如最近走红的背篓少年王发,他的网球启蒙也是来自费德勒。王发成长于云南的一个山区里,父母都是农民,他被网球教练挖掘后进入网球世界,但因训练艰苦一度想放弃网球。直到王发听教练讲了费德勒的故事,看了他的比赛,意识到网球可以改变他的人生,这才开始投入其中。在今年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王发带着背篓和背篓里的网球拍,夺得了U14男子组单打冠军。

上海网球大师赛和中网稳步举办的这些年,正是国内网球发展的黄金阶段。2013年,当时的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和中国一姐李娜在中网开幕式上进行了“性别大战”,职业化与商业化都愈显成熟。2018年,已经转入职业网坛的吴易昺在上海网球大师赛上取得ATP巡回赛首胜,人们在这一刻看到了吴易昺这个职业网球少年。

3

网球赛事、网球明星、网球产业等等这些网球元素,就像一把把铁锤不断地落向冰面,冰面上的裂缝越来越多,人们对网球的认知越来越宽广,这是网球文化形成的基底。

人们开始意识到,网球是一项高度商业化的运动,职业化运作方式比国家体工大队模式更有效。这才有了李娜的单飞,自己成立团队,在职业体系中成长,由此收获大满贯冠军。而后的网球新人又可以参照这一模式,郑钦文的目标就是像李娜那样拿下大满贯。2020年下半年国际网坛重启后,郑钦文没有浪费关键的成长期,选择征战海外,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训练和参赛。而除了训练外,郑钦文会大量观看优秀球员的录像去学习,包括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等男子名将。

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网球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费德勒故事之所以为大众所知,不仅在于他的20个大满贯,他巅峰时期“其他人努力打进决赛,是为了输给一个叫费德勒的人”的那般技术,还有他的绅士与优雅,他与纳达尔互相成就的坚持与魄力。如果梦回2017,人们一定会想起那年的上海网球大师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第38次站在网的两面,结果是费德勒赢得了奖杯,纳达尔得到了祝福,观众们则又一次收获了“费纳决”的心动记忆。

人们还开始意识到,网球世界广阔无穷,生活处处皆可网球。周末在家可以观看“史上最伟大网球比赛”的纪录片《天才之击》,也可以阅读阿加西的自传《网》,然后震撼于一个网球运动员居然是个写作高手,能把自己讨厌的网球写成一本让人停不下来的小说。这本自传也成了很多媒体人推荐的非虚构写作范本。

一项运动的文化是需要逐步积累与推进的。费德勒昨晚宣布退役后,这一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在微博上立马冲上热搜榜首位。这些都是网球在中国发展的见证,是中国人看网球这20年所接受到的文化反馈。

不过疫情之后,上海大师赛和中网都按下了暂停键,两个月前,ATP发布的2022年秋季比赛日历都没有它们的身影,同时期取消的还有成都公开赛和珠海锦标赛。虽然上海大师赛在6月时宣布,2023年起将重磅升级,但此刻,人们还是只能目光焦灼,瞭望远方,翻出曾经在上海或北京的观赛照片,借此祝福费德勒,祝福他开启人生下一程。

关注并星标 有马体

在这里,我们不止聊体育 ▼

0 阅读:21

有马体育

简介:有马体育,以有趣对抗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