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迷惘痛苦,甚至会遇到难以逾越的挫折。有些事可以自己扛过去,而有些事却不是扛一扛就能过去的。
也许幼年时期每个人都曾认定自己天赋异禀,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也许有些人少年时期惊才绝艳,几步便登到人生巅峰。然而,更多的时候,走完了上坡路,就会有下坡路,就像眼前的大好河山,不可能一直一峰更比一峰高,总会有到顶的时候,会有山坡、峡谷,会有溪流、湖泊。
那些扛不过去的挫折与困惑,真的需要找人诉说。听的人或许能指点迷津,或许不能,但倾听本身已是人与人之间能量的传递。
枫叶荻花秋瑟瑟
决战之后,李相夷从东海之滨默默回了四顾门,却见城里满目疮痍,听闻百姓怨声载道。他忍着身上的伤痛,走到四顾门大门外时已是黄昏,门内许多兄弟身负重伤,耳中哀嚎不断。
他自责不已。若不是仗着天下第一的武功,他也不会轻易带着四顾门的弟兄打上金鸳盟,更不会一人独对笛飞声,却让他们在金鸳盟总部吃了大亏。
他在门外听到四虎银枪王忠气馁道,四顾门成了这副模样,还能有什么成就,不如各奔前程吧。
王忠负了伤,由何璋搀扶着,一瘸一拐地看着兄弟们的伤,越看越灰心丧气。
百川院纪汉佛、白江鹑、石水闻言匆匆而来。纪汉佛气愤道,门主生死未明,你们想要分家吗?
何璋反问,四顾门死伤大半,因为谁?
王忠接口道,对呀,如果不是门主争强好胜,一意孤行,我们又怎么会中了金鸳盟的奸计?怎么会损失这么多弟兄?
白江鹑白色衣衫上都是血迹,嘴上反驳道,当初我说要给二门主报仇的时候,你们可是有一个算一个一起齐声高喊的,怎么这会儿全都怪在门主身上了?
刘如京一手捂着受伤的眼睛,一手拎着大刀冲出来,怒喝道,谁敢踏出这个门,我就杀了谁!
呼的一声,他将带血的刀举起,环指众人。
左护法肖紫衿疾步赶来,劝阻道,大家别吵了,四顾门今日局面,虽是李相夷自负之举造成,但他并不愿看到你们在此相争。
李相夷一时悔愧无地。这次决战,没能找回师兄遗骨,搭上了不少兄弟的性命,还闹得人心涣散。他们说得没错,这一切都是他这个门主的错。是他没有做好周详的部署,是他没有考虑兄弟们的死活,竟一时被仇恨冲昏了头,一心只想报仇雪恨,才酿成这样的恶果。
肖紫衿继续向众人道,如今相夷已去,四顾门损失惨重,若终因意见不合分崩离析,倒不如今日就将四顾门散了,大家各自安去。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彷徨无计。眼下四顾门群龙无首,元气大伤,人心涣散,确已今非昔比。可就这么散了,怎么对得起创立四顾门的门主?但既无人能挑起门主之责,又能怎么办呢?
李相夷本就对让兄弟们涉险悔之无及,此时见竟无一人反对,想必人人都做此想。
阿娩缓步而来,难以置信地向肖紫衿问道,你要解散四顾门?
肖紫衿目视阿娩道,两位门主没了,人心也散了,又何必勉强支撑呢?
阿娩不语。
肖紫衿又问,你不是也不喜欢这里吗?
阿娩依旧不语,却忽然抬眸向山门外望去。
那一刻,李相夷只希望阿娩不要看到他。他已满身伤痕,一败涂地,又凭什么回到阿娩身边,让四顾门的兄弟们听命于他?知道阿娩也不喜欢四顾门,不是他不回去的根本原因,但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里,《诉说》是在李相夷没有现身的情况下,听到了平日里对他推崇备至的弟兄们、下属们,面临四顾门成立以来最大一次挫败后的心声。
可是,这时候却没有人来听一听他的心声。若是有一位师长,或是一位知己在他身边,能听他说一说遭遇挫败以后的困惑与悔悟,会不会不一样呢?
相夷当时心里最大的困惑无非三个。一是,明明四顾门的主旨是匡扶正义,怎么却成了祸国殃民?二是,明明已与金鸳盟约定休战五年,怎么会突然之间大战再起,令四顾门死伤泰半?三是,练武多年终成天下第一,却连师兄和四顾门兄弟也护不住,练武的意义何在?活着的意义何在?
若是他将这些话都说出来,无论是当时的师娘、忘年交无了和尚,还是只有一面之缘的展云飞,他们多半都会告诉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继续一心向善,天下第一李相夷的存在,就是如日光之芒一般的意义。
可惜,相夷就此关闭了自己的心,不愿向任何人多说一个字。
四弦一声如裂帛
直到多年以后,李莲花有力气爬山回到师父漆木山的墓前,才开始絮絮诉说。
光阴如梭,十年就这么过去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他拖着莲花楼到云隐山下,再独自一人爬上山,来到师父坟前。
先坐下歇息一会儿,爬山可真是个力气活,尤其还带着酒和供品。他施施然喝了口葫芦里的酒,跟师父闲聊天,老头,你这里风景不错,空气清新,是个好地方,只是每次爬上山来,真的很累。你知不知道?
他这次来,是因为有新的讯息相告。他寻了师兄十年,一直没有任何线索,如今他知道笛飞声还活着,只要跟着这条线,定能找到师兄的下落,到时他对师父就有了交代。
想到师兄的死,他不禁红了眼眶。虽说,他当年是为了师兄之死与金鸳盟不死不休,可在他心里师兄亦是因为他的缘故才会被金鸳盟害死。
师父当年常常教导师兄弟二人要互相照顾,吃好喝好,好好活着。
他只觉愧对师父,徒儿不孝,没能做到。我其实根本就没有脸来见你。但是,除了来你这里,我又能去哪儿呢?
想起师父的死,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他望着师父的墓碑,缓缓诉说,老头,等我找到了师兄,我们哪儿也不去。我也乖乖地做你的徒弟,不像小时候那样的调皮,好好地听你的话,也不惹你生气了。
他哪知,师父绝非因为他调皮而生气,不过是担心他以后下了山行事太过乖张,总会吃亏的。谁家脑筋转得快的孩子会不淘气呢?
收起思念的泪水,他这才说到这次前来最要紧的事,对了,我此次过来还想告诉你一件事,师兄他原来还有一个外甥。这个臭小子资质不错,的确有我当年的风范,莽莽撞撞的,目中无人。他还很难缠,幸亏我溜得快。还是这样自由来去的比较好。对吧?
这个方多病不仅热衷于行侠仗义,还特别爱管闲事,和当年的李相夷真的是如出一辙。
而如今的李莲花,只想完成夙愿,清清静静地过完最后的日子。
光阴轮转,当年不懂的事,如今懂了一些。当年不敢诉说的事,如今似乎也没有再说的必要。
黄鹤楼中吹玉笛,琵琶声停欲语迟。
现如今李莲花对着师父的墓碑,依然是报喜不报忧。他中了碧茶之毒十年未清,只剩一成内力,余下寿命已不足一年,这些事,谁又会知道呢?
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莲花与方多病联手侦破了一连串的案件,南胤复国阴谋与单孤刀假死都不再是角落里的隐秘。
为夺罗摩天冰,单孤刀不仅公然到天机山庄宣战,还当众揭穿了李莲花就是李相夷的秘密,并与李莲花约定十招对决,又在对决之时故意告诉李莲花师父是如何被他害死的。
决战之后,李莲花独自在竹林中饮酒、舞剑,用翩若惊鸿的剑,与过去的兄弟、十年的夙愿彻底画上句点。
方多病悄悄跟在他身后,眼见他将刎颈剑掷向对面山崖。这时候,方多病知道,不仅李莲花心中有千言万语,他自己也憋不住要一吐为快。
方多病走到山崖边,与李莲花并肩而立,明知道自己有伤,刚才还强行动了那么多次内力,真不要命了?
李莲花淡淡一笑,都是小伤,无碍。
方多病震惊于他对碧茶之毒的无视,反问道,无碍?
他伸手抓住李莲花的手腕,另一只手拨开衣袖,只见李莲花臂上尽是青紫色淤痕,经脉呈墨青色。李莲花抬眸见方多病面露不忍之色,用力从他手里抽回手臂,再将袖子甩下遮住。
方多病眉头紧蹙,在云隐山的时候,你就告诉我毒已经解了,我居然还真信了。
李莲花不语。
方多病看他神情便知他心中所想,问道,你又把所有事情都赖自己身上了?都说了这不是你的错。
与他相交这么久,他已经知道李莲花从来不解释,更不爱把责任推给别人,反而总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本是一名剑客,却喜欢用儒家思想要求自己,这怎么能行?
李莲花却道,因为我识人不慧、用人不察,那就是错了。
他这是又回到了李相夷的立场,在反思当年四顾门与金鸳盟的决战,在反思师父的死。
方多病忍不住劝道,既然要忘了李相夷的身份,就应该好好面对现在的自己啊?何必揪着过去的事情不放呢?
李莲花道,我已经放得太久了,李莲花已经过了十年的逍遥日子。该结束了。
当年他的自我放逐,而今却像是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过去没有看清的事,过去藏在阴暗之中的秘密,经过十年时间终于浮出水面,而当年李相夷没有完成的事,依旧需要他去完成。
是时候结束李莲花江湖游医的身份,继续前行了。
方多病心中一凛,结束什么?从云隐山到现在,你体内的毒怕已经……怕已经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救你,你知道吗?
他的泪水随着话语止不住迸出眼角。
李莲花轻轻一笑,柔声道,方小宝,碧茶之毒是无解的。
眼泪前仆后继在方多病脸上纷纷坠落,谁说无解了?我现在已经想办法让人四处寻忘川花了。一定有办法救你的。我方多病这一世,只认你李莲花一个知己。我是一定不会让你死的。其他事情你都不要管了。
李莲花动容一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小宝的肩头,小宝,如今我的时日已经不多了,所以更要在死前,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单孤刀,我一定要阻止他。
山风拂过发梢衣摆,也吹过崖壁之上的刎颈,李莲花心里一片决心已定的安然。
曾经没来得及聆听师父最后的教诲,没有能够从同侪之中获得通达的谅解,但是李相夷在十年之后遇到了一位真正懂得他的后起之秀。他给了他最深刻的理解,最纯粹的信任,以及最绝对的知己之义。
不过,李莲花无法告诉他,等这件事了结以后,他恐怕也无法再做李莲花了。至于那忘川花,“忘川”正是忘记前尘旧事的所在。“遗忘”才是忘川的花语,解毒的良方,小宝你可知道?
《诉说》是一首中西合璧的曲子,钢琴叮咚与丝竹之声相得益彰,就像是性格迥异的知己相对而坐,静静聆听对方诉说。
诉说,不必全然理解与接纳,也没有是非对错,只要一个人还愿将心中郁结讲给另一个人听,那便不是没有解的难题。
十年前的李相夷没有机会诉说,也不屑于诉说,便被李莲花淡漠而决然地掐断了曾经如日中天的一切。
十年后的李莲花终于能够诉说,即便一切都已经晚了,那又如何?总好过始终错怪那个一腔热血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