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的金融体系

世界历史网 2020-12-08 19:07:57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将美国的未来视为一个大都会,商业,工业社会,与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小农民族相反。当两个人都听过华盛顿总统的讲话时,汉密尔顿的视野被证明是最有吸引力和持久的。约翰·特伦布尔(John Trumbull),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肖像,1806年。

同时,在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担任总统期间,政治麻烦已经在酝酿之中。华盛顿内阁的选择反映了想要和害怕强大的国民政府的政治人物之间的持续紧张。副总统是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华盛顿任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为财政部长。两人都希望有一个积极的政府,通过支持美国工业来促进繁荣。但是,华盛顿选择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为国务卿,杰斐逊(Jefferson)致力于限制联邦权力并维护基于农业的经济。几乎从一开始,华盛顿就努力调和其政府内部的“联邦主义者”和“共和党”(或民主共和党)派系。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认为,自利是“人类行为的最有力动机”。为了个人利益,人们开始积累财产,这种努力创造了商业和工业。汉密尔顿认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国家应保护私人财产免遭盗窃。第二,根据汉密尔顿,国家应该使用人类的“热情”,“使他们屈从于公共利益。”换句话说,一个明智的政府将利用其公民对财产的渴望,使个人和国家都将从中受益。

汉密尔顿像他的许多当代政治家一样,不相信国家应确保财产的平等分配。不平等是“社会上最大的和根本的区别”,汉密尔顿认为没有理由改变这一现实。相反,汉密尔顿希望将富裕的美国人或“有钱人”的经济利益与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挂钩。如果富人需要政府,那么他们将全力以赴,以确保它仍然具有偿付能力。

因此,汉密尔顿认为联邦政府必须是“富人权利的储备库”。作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他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财政计划来实现这一目标。

汉密尔顿计划的第一部分涉及联邦“承担”国家债务,这些债务大部分是革命战争遗留下来的。联邦政府将为各州的未偿债务承担责任,债务总额约为2500万美元。其次,汉密尔顿希望国会创建一家银行-美国银行。

这些建议的目的是将联邦权力与该国的经济活力联系起来。根据这一设想提案,各州的债权人(拥有国债或本票的人)会将其旧票据上缴国库,并获得面额相同的新联邦票据。汉密尔顿预见到,这些债券将像钱一样流通,充当“商业引擎,工商业工具”。然而,他的计划的这一部分由于两个原因而引起争议。

首先,许多纳税人反对以全额票面价值支付已经贬值的旧票据。当前的持有人常常是从原始债权人那里以美元的便士购买它们的。因此,要全额付给他们,就意味着要以纳税人的费用来奖励投机者。汉密尔顿反驳说,必须全额偿还政府债务,否则公民将失去对政府的所有信任。其次,许多南方人反对他们已经偿还了未偿还的国家债务,因此联邦的假设将意味着迫使他们再次为新英格兰人的债务偿还债务。尽管如此,华盛顿总统和国会都接受了汉密尔顿的论点。到1794年底,该国98%的国内债务已转换为新的联邦债券。

同样,汉密尔顿的美国银行计划尽管遭到了强烈反对,但仍获得了国会的批准。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和其他共和党人认为该计划违反宪法。宪法未授权国会创建银行。但是,汉密尔顿(Hamilton)认为,该银行不仅具有宪法意义,而且对国家繁荣也很重要。美国银行将满足一些需求。它可以作为联邦资金的方便存放人。它会打印有实物(金或银)支持的纸钞。它的代理商还可以通过定期将国有银行纸币带到其原产银行并要求以现金作为交换,限制国有银行印刷的纸币数量,从而帮助控制通货膨胀。此外,这将使富人对联邦政府的财政享有既得利益。政府将只控制银行20%的股份。其余百分之八十由私人投资者拥有。因此,政府与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将使双方受益,而且这种联系将促进美国的贸易。

因此,1791年,国会批准了美国银行20年的租船合同。该银行的股票,加上联邦债券,创造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新金融工具。这些刺激了证券市场的形成,从而允许联邦政府借入更多的钱,并承销了1790年代州立银行和其他私人商业公司的迅速蔓延。对于联邦主义者来说,这是联邦政府的主要宗旨之一。但是,对于那些想要在工业界发挥更有限作用,或者生活在边境而又缺乏资本渠道的反对者来说,汉密尔顿的体系似乎加强了阶级界限,并赋予了联邦政府丰富的过度权力。

此外,汉密尔顿的计划还有另一个引起争议的因素。为了偿还新债券所欠的款项,联邦政府需要可靠的税收来源。1791年,汉密尔顿提议对包括威士忌在内的多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征收联邦消费税。

0 阅读:14
世界历史网

世界历史网

分享一些世界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