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部分热门高铁线路票价上调、燃气价格上调等事件,仍然历历在目。
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
但不接受,也没什用,不妨碍人家涨价,这里面的问题是,企业亏损运营,地方财政无力给予更多补贴,不涨又能怎么办?
说起亏损,恐怕没有哪个行业能比得过地铁,除了天价建设成本,地铁运营费用依旧高昂,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仅靠售票,根本无法维持地铁正常运转。
大多数城市的地铁,都要依靠地方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运营,以北京地铁为例,已经连续多年补贴在250亿元以上。
当然,也有几个特例,人家不但不亏损,还很赚钱,比如,曾经的深圳地铁,每年利润都保持在20亿元以上,但这已经成为曾经了,从数据可知,深圳地铁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从三位数到个位数,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更是史无前例的亏损了18.5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97%。
我不知道,这三年时间里,深圳地铁到底经历了什么,从盈利到大幅亏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似乎又很理所当然。
从大多数地铁公司的角度,深圳地铁,只不过是回归正常状态而已,大家都一样了,都在亏损,但是,从其他角度去看,这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亏损了怎么办?
自然由地方财政补贴,深圳财政有钱,没问题,但问题是,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说过,现在指望深圳财政吃饭、维持运营的不仅仅只是深圳地铁或者深圳的国资企业,还有很多依靠转移支付才能维持下去的城市,比如,之前说的,半月谈在乌蒙山A县调查时发现,一个财政财政年收入只有7.02亿元的小县城,当地体制内薪酬开支却高达26.3亿元。
你以为这个县城怎么维持的?
肯定不是依靠自身财政,而是依靠转移支付,依靠深圳这样大城市的财政收入。
转移支付的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了,从各地方体制内目前寅吃卯粮情况看,这个规模显然是不够的,但从深圳等地的情况看,维持这个规模已然有些紧张。
怎么办?
推动体制内减员降薪,可以解决可问题,但都不想这么做,所以,从目前情况看,很多地区在努力创收。同时,给予地方国资企业的补贴正在陆续减少,这也是为啥之前会出现价格上调的事情。
毕竟,企业要运行下去。
补贴不够,就只能依靠价格上涨来凑。
很多地方、很多行业都是这么做的。所以,深圳地铁扛不住了,可能是地铁票价全面上调的信号,不知道你是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