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姓名识别满族:满族的姓氏和名字有什么特点?

历史民族 2025-04-16 17:24:19
姓名姓氏

《清文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封面

满族的姓氏叫做“哈拉”(满语:ᡥᠠᠯᠠ,穆麟德转写:hala),主要承继自金朝女真姓氏。常用“穆昆”(满语:ᠮᡠᡴᡡᠨ,穆麟德转写:mukūn)冠于哈拉之前,用表示来同一姓氏内的家族分支。

即满族的姓氏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姓”(哈拉),另一部分是基于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以爱新觉罗为例,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汉族中的姓氏和家族关系。就像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一样,会有某地张氏这样的相似情况。

根据乾隆年间编纂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洲姓氏多达1114个。其中被称作“著姓”的有: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他塔喇氏、觉罗氏和那拉氏。金朝时期,由于女真人受契丹人和汉人影响,习惯于姓名连写。但蒙古灭金之后,女真人长期受接受蒙古文化,所以元明女真人、清代满洲人同蒙古人一样,有“称名不道姓”的习俗。这常使他人产生“满族没有姓氏”、“旗人父子不同姓”、“满族一辈一姓”等误解。不过,与蒙古族不同,满族人人皆有姓氏。历史上,满族也曾有过使用汉姓的习惯。金朝时期即有“完颜汉姓曰王、乌顾论曰商、纥石烈曰高、女奚烈曰郎、蒲察曰李……”的记载。但清朝为了防止姓氏汉化,不准满人使用汉姓。一经发现,会遭到朝廷治罪。

但清末很多满族改姓,满族在清末民初改姓的主要原因包括:

‌社会恐惧‌:辛亥革命后,满族人担心遭到汉人报复,因此改用汉姓以隐藏身份‌‌。‌民族融合‌:随着满汉文化的融合,许多满族人开始冠以汉姓,以适应社会变迁‌‌。‌生计需求‌:清朝灭亡后,许多满族人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来源,改姓成为获取工作和生存的一种方式‌‌。

名字

满族人有自己传统命名习俗,取名时会在词尾添加“阿”(᠊ᠩᡤᠠ -ngga)、“额”(᠊ᠩᡤᡝ -ngge)、“武”(᠊ᠩᡤᠣ -nggo)等,表示形容词“的”之意味;也会在词尾使用“布”(᠊ᠪᡠ -bu)的后缀,表示被动词“使”;也会使用名词,尤其以动物名命名;或是以出生时长辈某人年龄的数字命名;还有词尾接以“保”(᠊ᠪᠣᠣ 穆麟德:-boo,太清:-bou)、“善”(᠊ᡧᠠᠨ 穆麟德:-šan,太清:-xan)、“齐”(᠊ᠴᡞ 穆麟德:-ci,太清:-qi)等命名方式。满族也会采用蒙古族命名方式,在词尾添加“泰”(᠊ᡨ᠋ᠠᡳ -tai)或“图”(᠊ᡨᡠ᠋ -tu)来表示“有”,或是直接用蒙古语命名。满族也有用汉语命名的习惯。清朝时期,满族取汉名喜用吉利字眼,但至嘉庆年间起,命名字又被正式限制在两字。

现状

当代满族人大多数以汉语命名,所使用的汉姓大多与本来的满族姓氏或祖先名字的首字有关,所以通常均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而来。此外,也有使用汉姓满名。

满族采用的汉姓主要包括:金、关、佟、马、索、赫、富、那、郎等‌。这些汉姓大多源于满族的八大姓氏: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

0 阅读:32
历史民族

历史民族

关于历史民族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