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智力资源的利用与古代王朝兴衰

奕廷成长漫谈 2024-10-04 11:59:47

历史发展的明线是权斗,暗线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魔咒是资源的兼并,关键因素是社会智力资源的利用。为什么说智力资源的利用是关键?因为主导王朝兴衰的文治武功,都是人干出来的,其根基在于人才的选拔和利用。好的人才甚至可以改变权斗结果,可以缓解资源兼并的速度。

中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有天份的人才分布在山川乡野、或市井街头、或深宅大院各处,分散的人才无法聚集成智力资源为君王所用,只有良好的人才发掘机制才能保证社会智力资源的利用率。

春秋之始,兴养“士”之风,“士”也叫门客,后“士”经过“文武分途”以后,各自向专门的方向发展。一类发展成类似职业刺客或侠士的群体。如,为报答鲁庄公,孤身一人“执匕首劫齐桓公” 的曹沫,为阖闾扫清障碍,刺王僚的专诸,刺庆忌的要离等。另一类化身为谋士,也叫幕僚,类似于后世所说的智囊型人才。在鲍叔牙向公子小白拼死举荐曾经行刺小白的管仲后,齐桓公(公子小白)因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延揽四方名士给予优待,为其出谋划策,使其成为五霸之首。

齐桓公的称霸,让各诸侯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开始开展人才争夺战。换句话说,这种分割的局面助长了社会智力资源的争夺与开发。人才选拔的机制有:客卿制,举荐、提拔,著书立说,游说等等,形式各异,各有各的特点。

可以说在那个诸侯割据竞争的时代,英雄总能找到“用武“之地,伍子胥从楚国逃往吴国,经过一番运作后,被拜为大夫,与孙武辅佐吴国阖闾称霸;

商鞅经孝公宠臣景监举荐,三次游说孝公,被委以重任主持秦国变法,使蛮夷之地的秦走向了强国之路。

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范雎逃去秦国,游说秦王提出“远交近攻”被秦昭王重用,不但削弱了魏冉并开创秦国新的外交策略。

一代战神吴起,在鲁国成名,被猜忌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夺河西之地,任西河郡守。再受猜疑后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受命强军变法,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以致“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打到黄河边饮马)的强盛局面。

那时的苏秦、张仪、苏代等凭一张嘴到处游说而挂相印。孙武、 墨翟、王诩等靠著书赢得赏识,得以施展才华。

李斯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嬴政下令驱逐一切来客,李斯上《谏逐客书》方为秦王关注,这也算游说的一种吧。

齐威王(田氏,非姜氏)拜名士邹忌为相,进行变革,求才纳谏,创办了著名的稷下学宫,吸纳并培养出众多人才,齐国重夺回霸主的宝座。也因为人才的竞争,那个时代的平民才有机会读书,并出现鬼谷等民间私学。

秦统一六国之后,结束诸侯长久分争的局面,后世的王朝进入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周期率之中。

战乱“分”争之时能聚拢人才者都能胜出,完成“合”之使命。

刘邦聚集张良、萧何、韩信、陈平等当时顶尖人才,才有机会将一手烂牌打好,成就帝业。这四人哪怕差一人刘邦绝无成功之可能;反观自大的项羽麾下仅范增一个二流谋士还被他气走。两边的战略决策不在一个水平上,项羽只有被吊打的份。

三国更是上演抢人大戏,一边三顾茅庐,一边赤足相迎,三方都重视人才,以至于数十年相持不下。而任人为亲的袁绍早早就被迫下课;

隋末李氏有李靖、李勣、苏定方等猛人,遂灭王世充、窦建德等多方割据势力。相反,瓦岗李密、陈胜吴广、赤眉军、黄巢等起义,因为没智慧,不懂用人之术,一个个惨淡收场。

通常来说,大一统王朝的初期百废待兴,一般都会设立较好的人才机制,等到各种利益集团坐稳各自的山头之后,有可能由利益集团把握高阶人才的供应。

两汉时期选拔人才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察举是否得其人,还须经过考核,量才录用。乡举里选,考核有茂才、察廉、孝廉、光禄四行等十数种。

两汉朝堂之上的基本上外戚就是士族,士族基本上靠举荐和考试,出有名臣袁安、杨敞、王允等人。两汉的召宣之治,明章之治、永元之隆等盛世缔造,外戚贡献大,士族读书人也有一定的贡献。

两晋实行门阀互举的人才机制。王朝的人才供应由王谢袁萧等门阀世家把持,世家之间互为姻亲,互相举荐对方子弟入朝为官。也诞生过王导、王羲之、王献之,谢安、谢玄、谢灵运的名人。但是总体来说朝政治理差,离其他人才利用机制完善的王朝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唐朝的科举分制举和常举,制举随意,常举春闱考试一般针对馆学生徒,因为考试试卷不糊名,需要行卷(行卷即考前拜师作弊),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落榜三次,后经人提点,行卷后成功上岸,李白杜甫王维都行过卷,电影《长安三万里》渤海高氏高侃之孙高适空有报国情怀,行卷无门,失落之情溢出屏幕,后经张九皋推荐才有机会中进士入仕途。

自宋之后科举制度成熟完善,大概可以网罗天下多数英才。如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出了一位名将,三位大文豪,前后还有九位宰相,天圣五年进士榜有韩琦、王尧臣、赵概、文彦博、包拯等名臣。

宋的“武功”不行,但是文治确实是王朝的顶点。范仲淹、覃恩信等科举名臣协助赵祯缔造了仁宗盛世。宋真宗赵恒任用贤臣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使政绩有声有色,缔造咸平之治。宋孝宗赵昚用丞相张浚、张栻、叶颙,缔造“乾淳之治”。

明朝科举为朝堂贡献了不少栋梁之才。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的丁未科进士榜单,牛人云集,包括张居正、李春芳、殷正茂、杨继盛、王世贞、宋仪望、殷士儋、汪道昆。

夏原吉协助朱棣缔造永乐盛世;

三杨(内阁杨荣、杨溥、杨士奇)协助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缔造“仁宣之治”;

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掳去之时,于谦更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打赢北京保卫战,再造大明;

刘吉、徐溥协助孝宗朱祐樘缔造“弘治中兴”;

嘉靖帝朱厚熜重用夏言做首辅时也有10年治世,自重用严嵩父子之后才逐渐衰落;

万历帝朱翊钧在位前期,在首辅张居正的治理下,有也短暂的万历中兴,等张居正死后,朱翊钧二十几年不上朝,以致于内政废弛,腐败横行。

哪怕晚清大厦将倾之际,扭转乾坤的中兴四大名臣,除左宗棠外,其他都是进士或举人出身。

结论:

两晋因各门阀共同把持人才的供应,都是小圈子的智力资源的利用,利用率稍差。在国家治理、削藩、外交方面一直没有值得后世称道的地方。

唐是尚武的朝代,武力值一直不错,但是其科举制度有行卷的重大bug,以致于玄宗之后,没几个高水平的文臣可用,唐朝七次都城沦陷,皇帝七次弃城出逃,基本上每次都靠武将扭转乾坤。

宋的江山来路不正,实行抑武重文策略。虽然对外作战和外交很糟糕,但是国内治理一直不错。在宋那个昏君层出的朝代,也还有319年的国祚。如果不是北方的草原民族太能打,说不定还可以有N多年江山可以享受。

明洪武帝草根出身,不擅长搞经济,实行海禁、重农抑商,又为自身集权撤了丞相岗位,这些举措影响了经济和治理的发展。加之其后世子孙贪图享乐、修仙炼丹的不少,但每当危机出现时,总有能臣来解决或暂缓问题。以致朱载坖这种平庸好色的主子,接下嘉靖帝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的烂摊子,在高拱、张居正、徐阶、陈以勤等臣子的辅佐下也能出现治世。

古代科举虽然有许多诟病的地方,仍须客观看待。在大一统王朝里公正的科举制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古代君王,一方面他是王朝利益的代言人,需要有能臣来替他牧民;因其集所有权力于一身,权力是满足欲望最佳途径,免不了需要用阿谀奉承的佞臣来满足自身的情绪价值。所以,在开明君主的朝堂之上,往往是能臣、佞臣相斗争;公利和私利在博弈。如果刚好代表公利的能臣在博弈中稍稍占点上风时,治世自然会来到。

注: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史书或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只是从人性角度分析一下历史人物,权当娱乐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