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又有多少孩子开始手机不离手了。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作业可以不写,但是手机一定要看。
不管是站着看、坐着看,还是躺着看、趴着看,甚至蹲着看,他们都不会喊一声累。不管是白天看,还是晚上看,他们都不会喊一声困。
在看手机这件事上,我是真的佩服这群孩子,学习上所有吃不了的苦,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手机在手,所有的苦都能够甘之如饴,所有的困难也能够迎刃而解了。
家长们都知道沉迷手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为了避免孩子天天在家里玩手机,家长们各出奇招。
强迫孩子去上辅导班,既能学习又能远离手机。
尽量带孩子外出,减少手机的诱惑(我就是这么做到)。
家里安装摄像头,时刻监控孩子的动态。
给孩子安排满满的日程,让他没有时间玩手机。
把玩手机作为奖励,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可以玩一定时间的手机。
不管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手机毁了孩子。
我家里有两个孩子,在玩手机这件事上,我跟大家一样,期望孩子能够有一个理想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
拿得起:孩子可以玩手机。当孩子向我们表达他想玩手机的诉求时,我们可以把手机给他,不用担心他会沉迷。
放得下:当约定的玩手机时间到了的时候,孩子会主动把手机还给我们,然后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
拎得清:马上要面临很重要的考试或者比赛了,孩子会放弃玩手机,专心准备考试或者比赛。
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的孩子做不到这些,所以我们家长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管控手机。
不管家长采用什么样的办法管控孩子玩手机,请一定要尽量避开三个误区,孩子才会离理想状态越来越近。
误区一、严格控制,不允许孩子碰手机
亲戚家的孩子,从小到大,成绩优秀。高考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211高校。但是大学四年结束,他却没能顺利毕业,现在是肄业,原因是学分没有修够。
为什么成绩一向优秀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却连学分都修不够呢?听亲戚说,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学习,电视不能看,手机不能玩。
后来进入大学,没有了妈妈的管束,孩子彻底放飞自我了,整天沉迷手机,不去上课,最终导致考试挂科,得不到学分。
我们的孩子,未来的生活肯定是离不开手机的,所以,因为担心手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选择不让孩子碰手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可以在小学、初中管住孩子,还有更厉害的,可以在高中也管住孩子,可是孩子到了大学呢?
考上大学不是孩子的最终目标。如果孩子在大学里沉迷手机,放弃自我,之前那么多年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误区二、完全放纵,或者一阶段的放纵
有的家长可能因为家境殷实,不需要孩子努力读书来改变命运,也可能因为实在管不了孩子,彻底放弃,所以在玩手机这件事情上,对孩子是完全放纵的。我们都知道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还有的家长,因为自身特别忙碌,所以在假期里会给孩子一段时间的放纵。这种放纵非常可怕,因为它是孩子沉迷手机的一个起点。
去年暑假的时候,女儿同学的爸妈开始经营一个小店。因为生意刚刚开始,他们非常忙碌,无暇照顾孩子。好多时候,孩子到了晚上八九点才能吃上晚饭。
出于对孩子的愧疚,他们即便看到孩子玩手机,也不会阻止他。结果,这种放纵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
开学后,家长要求孩子该收心学习了,可是孩子根本放不下手机。每天早上上学前要看一会儿,晚上还要看到很晚才睡觉。结果可想而知,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后悔不已。
误区三、摇摆不定,给不给孩子看手机完全看家长的心情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看的手机,都是父母的。所以,孩子想要看手机,需要跟父母要。大家身边有没有存在这种情况:
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因为有的孩子看手机,其他的孩子跟父母要手机的时候,父母就会给他手机。
父母有事特别忙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儿,会给孩子看一会儿手机。
当孩子成绩取得进步的时候,会奖励孩子看一会儿手机。
当父母不想陪孩子玩的时候,会丢给孩子手机,让自己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
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大家可以评论区补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对孩子的这些破例的做法,会让孩子们觉得:虽然爸爸妈妈说了不让我玩手机,但是他们在某些时候会违反这个规定。
于是,孩子们会整天思考着如何才能创造机会让父母允许他们玩手机。譬如:想尽办法得到表扬,以获得玩手机的机会;本来父母不想去参加的一个亲友聚会,孩子可能会极力劝说家长去参加等。
其实手机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洪水猛兽,只要我们在日常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手机的使用问题上,避开上述三个误区,同时跟孩子一起约定好手机的使用规则,并且温柔且坚定的执行,不随意打破规则。
这样做,孩子才能在内心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规则意识。当他对于使用手机这件事,有了属于自己的规则意识后,他就会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