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消费者可能不会想到,自己驾驶的某些车型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历史。
曾几何时,日本的部分知名汽车品牌不仅是现代工业的象征,更是曾经侵华战争的重要工具。它们通过大规模掠夺中国资源、制造军需物资,为日军的侵略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有些甚至是甲级战犯,参与了战争的策划与实施。
而这些企业在二战后,不但迅速复苏,甚至在中国的市场上大获成功。
日产汽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日产创始人鲇川义介作为甲级战犯,在战争结束后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这家起源于侵华战争的企业,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又为何能够在中国市场大红大紫?
日产汽车的创始人鲇川义介,出生于日本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他在东京大学接受了精英教育,随后前往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办了“户畑铸造所”。
这家公司最初经营并不顺利,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但鲇川的命运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发生了转折。
战争带来了大量的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向鲇川的公司下达了大批军火订单,这帮助他渡过了破产危机,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1927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许多企业陷入困境。鲇川义介利用这一机会,接管了濒临破产的“久源矿业”,并将其改名为“日本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后来的日产公司。
在日本军方的支持下,日产迅速崛起,逐步扩展业务,特别是在中国东北的“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全面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并发现了这里丰富的煤、铁、石油等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成为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后勤保障”,为他们的侵略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鲇川义介迅速将日产的业务转移到中国东北,并通过日本军阀的支持成立了“满业”,自己担任了社长,牢牢掌控了公司。
满业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汽车、煤炭、钢铁、铁路、飞机等多个领域。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产公司借助东北丰富的资源,大规模制造军用卡车和运输车,直接为侵华日军提供了大量物资支持。
1938年,日产在中国东北生产了约3万辆汽车,这些车辆要么直接参与了侵略战争,要么间接为战争服务,成为日本侵华战争中的“重要工具”。
更为残酷的是,在“满业”控制下,超过300万名中国劳工被强制征用,其中一半以上被分配到满业的工厂工作。
这些劳工每天被迫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超过16个小时,生活环境恶劣,食物匮乏,常年在高强度的劳动中遭受折磨,更有无数中国劳工在这种非人道的条件下丧命,成为了这段历史中沉默的受害者。
不仅仅是日产,丰田汽车也是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丰田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出身于一个纺织业大亨家庭,他的父亲丰田佐吉是日本著名的纺织机械发明家。
丰田喜一郎原本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但一次前往欧洲考察的机会让他被欧洲的汽车制造业深深吸引,决心进入汽车行业。
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灾后重建让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迅速增长,这为日本的汽车产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丰田喜一郎在父亲的资金支持下,决定转向汽车制造。
当时,由于核心技术被欧美企业垄断,丰田的汽车研发工作进展缓慢,资金消耗巨大,丰田公司一度陷入困境。最终,在军方的大订单帮助下,丰田公司度过了难关,并开始为日军制造大量的卡车和运输车。
在战争中,丰田公司通过这些军需订单赚取了巨额利润,并借此机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与资金。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丰田喜一郎还通过侵占中国东北的“民生牌”轿车设计图纸,推出了丰田C31轿车。
这款车成为丰田公司第一款成功的民用轿车,推动了丰田的发展。
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战败,鲇川义介作为甲级战犯被押上了审判台,但凭借他在商界的深厚关系网络,鲇川仅仅服刑一年,就成功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战后,鲇川义介迅速恢复了他的商界地位,并继续在日本和国际市场上活跃。
而丰田喜一郎更是以企业家的形象,继续带领丰田发展,还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口号:3年内赶超美国。
这些人在二战后的言行,并非个人行为,日本政府时至今日都没有对战时的罪行进行彻底反思,反而通过美化“工匠精神”等手段,试图掩盖曾经的侵略历史。
这也让日产和丰田等企业在战后迅速复苏,依然在汽车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逐渐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巨头。
而中国市场,曾经是这些企业掠夺资源的战场,如今却成了它们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今天,当我们提到日产和丰田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品牌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但很少有人清楚,隐藏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商业成就背后的是一段侵略与掠夺的历史。
面对这样的历史,作为中国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
个人选择无权干涉,更不该被指摘,但希望每个人能在消费选择上对国产品牌多一点关注,更重要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铭记过去的屈辱与苦难。
这不仅遭受百年屈辱的国人对历史应有的尊重,也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希望。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24-01-12:家之所在岂容成为日、美航母
反正我绝不买日货!做人还是要有良心与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