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疫情管控,可能让年轻人的社交受到了重大影响,今年是疫情过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不再管控了,这个节日的到来,更让人不安。
有疫情,年轻人要不是不敢交往,要不就是不能交往,现在没有疫情了,但好像第三波疫情正在到来,新变异的病毒正在漫延着,国家不管控,没有染上病毒的人还在到处找病毒,无所顾忌的嘲笑前几年的疫情管控,还有人在宣传病毒的毒性差了,没有危害了,染上病毒的偷偷治病,没有染上病毒的无所顾忌。
距离农历七月初七还很久,就在有人早早盘算如果过节,和谁过节了,不用看新闻,也不用有猜测,小旅馆,娱乐场所,各大景点,又是男女约会的场地。
中国的好多传统节日,是因为和西方人的节日接轨后变味的,比如中国的七夕节,就是和西方人的2月14日情人节接轨后变味的,西方人有情人节,中国人也得有一个情人节啊,于是农历七月七日被这些人叫成中国人的情人节。
被西方思想侵蚀的中国年轻人,不是把节日当成仪式,不仅是2月14日这一天,就连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小旅馆大酒店,床位预订早已爆满,影点娱乐场所,手拉手的大多不是夫妻,最好的关系是恋人。好多人还把这一天如何约会,和谁约会当成炫耀,提前很多天氷在找约会的目标,节日只是借口,淫乱更是他们的目的。

疫情过后,经济不景气,大家的腰包都空了,国家的政策是振兴经济,促进消费是一个手段,好多人就有了更好的借口。国家经济的整体不景气,有些人失业,有些企业开工不足,更为这些人提供了便利条件。
看看网上这些乱吧,青岛看海的,浙江看潮的,这些人不顾自身安全,不顾及公共秩序,出了事情后消费的还是公共资源,也给别人制造了不便利。
国外不安全,缅北有风险,却阻挡不住有些人的消费的冲动,旅行社超低的价格,聪明一点的都知道会有猫腻,还有人敢还着全家去云南,3月份有人在泰国被拉到缅北的教训吓不到他,到了云南你应该庆幸能回家,他还和旅行社因为没吃好没住好打起了官司。
年轻人借所谓的情人节那就更放纵了,国家提倡消费振兴经济更让这些人产生冲动,你忘记了腰包空不空了吧,还是找到网上的新借贷了。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能量满满,也被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更多的节日内容是围绕着女孩子学手工展开的,还有一些内容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的。西方人的情人节中的“情人”两个字,也不一定是年轻人理解的没有家庭关系的人,大概是翻译的问题,西方人过情人节也大多限于夫妻,到了中国,被年轻人玩成了与陌生人约会的借口。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还是提倡年轻人劳动,学技能,家庭关系和睦等,疫情过后,腰包空了,国家提倡消费是让富人消费,给穷人提供劳动岗位,而不是让你们这些腰包本来就不鼓的人找到了花钱的机会。

好好的一个传统中国节日,被西方思潮的侵蚀给毁了,西方人不顾及家庭式的生活方式更容易让中国的年轻人接受。听一个到过泰国旅游的朋友回来说,泰国女人更喜欢欧洲人,好多欧洲人工作半年,挣到旅游的钱就到了泰国,租一个女导游生活半年,钱花完了就回国再挣。
现在来看,好多年中国年轻人也渐渐与西方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接轨了,比如那些穷游的,钓鱼的,探险的,四处找热点直播的,就知道中国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中国人传统的劳作习惯了。
中国社会应该警惕西方思想的侵蚀,检讨一些西方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中国年轻人的不良诱导,家里有孩子的,也更要注意孩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