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6亿美元!法国这次是下血本了。
12月27日,蒙古宣布与法国奥拉诺集团签订铀矿开采协议。
蒙古媒体将这次合作,看成是蒙古矿业的全新起点,也有人指出蒙古是想通过“第三邻国”战略与法国合作,撬动更大的国际空间。
问题是法国真能帮蒙古破局吗?铀矿运出蒙古势必要经过中俄边境线,合作又该如何变现呢?
16亿美元的大买卖
16亿美元的铀矿开采协议,哪怕是对于蒙古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也绝不是个小数目。
协议的初步草案已经提交议会等待批准,蒙古国这次动真格的了!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约定在2027年前进入准备阶段,预计2028年实现首次铀矿生产,整个项目的铀产量将在2044年达到峰值。
这是一个能影响蒙古国未来几十年的长期项目,如果真的成了,将会成为蒙古借外力振兴经济的经典案例。
采矿业基本上是蒙古国GDP的的中流砥柱,能够占据整个国家生产总值的1/4。
蒙古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对于矿产的使用量极低,所以开发出的矿产有90%都用在了出口创汇上,这些出口的矿石足足帮蒙古养活了全国3.6%的人口。
如果说是其他资源也就罢了,可这次蒙古和法国签署的是铀矿的合作协议,这可是核原料,是妥妥的战略资源,背后牵扯可不单单是经济利益,一招不慎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局势。
可为什么法国公司要千里迢迢的来蒙古开采铀矿呢?
欧洲“香饽饽”铀矿
其实这事儿法国也是迫于无奈,自打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就陷入了“冰点”。作为欧洲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俄罗斯手握欧洲能源市场的“命脉”。
可冲突一爆发,原本好好的天然气贸易协定就变了味儿,制裁、反制裁、限价、断供等一系列动作接连上演,欧洲天然气供应链瞬间就崩了,能源价格飞涨。
俄气一度因合同仲裁问题,直接切断了对奥地利的天然气供应,逼的奥地利被迫转向德国、意大利等国“求气”。
整个欧洲瞬间陷入了缺气恐慌。奥地利的惨状激起了欧洲各国的同仇敌忾,德国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命令国内的所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禁止处理任何源自俄罗斯的货物。
这下子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整个欧洲天然气供需网络很快遭到冲击,随着供应短缺的加剧,天然气价格一路狂飙,基准价格一路攀升至近年来的顶峰。
国家之间起了冲突不应该累及百姓,欧洲各国却全然不考虑这个问题,惹的整个欧洲都陷入了能源危机。
百姓冬天没有燃气取暖,只得想方设法找些木柴生炉子扛过寒冬,电费也涨得一塌糊涂,德国电价甚至涨到了几十块人民币每千瓦时的天价。
无奈之下欧洲各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能源结构,过分依赖俄罗斯的化石能源显然是行不通的,得赶紧找替代能源。
核电这个清洁且相对稳定的能源选项,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提上了日程。
法国一直是核电的拥趸,核电占其全国发电量的70%以上,既然欧洲整个缺电,作为核电龙头老大的法国自然得站出来扩大国内核电站的建设规模,以帮助兄弟国家扛过危机。
法国核能国企欧安诺集团,就成了铀矿资源的主要需求方,但问题是欧洲本地的铀矿资源并不丰富,目前全球铀浓缩市场中,俄罗斯占据了43%的份额,而法国仅占12%。
同俄罗斯已经陷入冰点,自然不可能厚着脸皮同俄罗斯进行铀矿交易,非洲就是出了名的动荡,一旦发生战争又想面临俄罗斯的难题。
这时蒙古国丰富的铀矿资源自然成了香饽饽。毕竟蒙古国铀矿资源的潜力,早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合组织核能机构确认过了,他们估算蒙古拥有约60,500吨铀的合理保证资源量。
对急需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欧洲来说,蒙古国的铀矿绝对算得上是救命稻草。
整个欧洲对铀矿的需求增长,直接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开采和投资热潮。法国奥拉诺公司显然是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才会不远万里和蒙古国达成这样大规模的合作协议。
法国对蒙古的兴趣自然不是单纯的出于经济合作,而是有更大的地缘政治意图。
俄乌冲突后,欧美国家加紧在俄罗斯周边布局,就是想要通过扩大影响力,来削弱俄罗斯在中亚和东欧的地位。
蒙古的地理位置对这些战略部署至关重要,所以法国表面上是来投资铀矿。实际上是想要在中俄之间打擦边球,拓展欧洲的势力范围。
既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源,还能在中俄两国的眼皮子底下插上一颗钉子,一举两得的事儿法国自然乐此不疲。
蒙古国也乐得借此机会,利用自己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外资,拉动本国经济发展。
这里面也藏着蒙古的小心思,在蒙古人眼里,自己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夹心饼干,日子那是相当的不好过。
一直以来蒙古国就在寻求一种平衡外交,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要在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和俄罗斯的同时,开拓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途径。
可问题是自己在地理位置上,永远都只能有中俄两个邻国,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谈何容易?
但办法都是人想的,在美国的怂恿之下,蒙古开始推行所谓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与美国、日本、欧盟走得越来越近。
16亿美元的铀矿开采协议,表面上看是蒙古为了经济发展吸引的外资,但最根源其实也是“第三邻国”政策的具体体现。
可靠这种“远交近攻”的策略,蒙古国真能摆脱中俄的影响吗。
紧抱“第三邻国”的蒙古
蒙古想搞好与“第三邻国”的关系,从政策上来说没毛病,可真的有可操作性吗?
光是从地理位置上看,蒙古国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中国和俄罗斯。无论蒙古国想要出口商品还是进口物资,都必须经过中俄两国的领土。蒙古国有90%的出口产品要通过中国天津港运输出去,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想完全绕开中俄搞外交做生意谈何容易?
虽然在过去几年蒙古国与美国、日本、法国等“第三邻国”走得很近,军事、经济合作等方面也互动频繁,但从根本上来说,蒙古国的经济仍旧严重依赖中国。
数据显示,蒙古国对我国的出口占到了该国出口总额的80%以上,而这其中矿产品又是绝对的大头。
所以蒙古国在国际政治中玩平衡,意图通过与“第三邻国”的合作来制衡中俄,完全就是舍本逐末的举动,放着好好的中国不合作,非得首鼠两端的同其他国家眉来眼去,蒙古的算盘看样子是打错了!
就像这次与法国奥拉诺公司的铀矿开采协议,看似是蒙古国通过与“第三邻国”的合作,实现了一次重要的经济突破,但蒙古国能从这份协议中真正获益多少,最终还得看中俄两国的“脸色”。
毕竟天然气可以断供,运输线路自然也可以封锁,蒙古国的矿产要出口到国际市场,少不了要从中俄的领土经过。
现在的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如此紧张,蒙古想要从俄罗斯借道出口铀矿石基本上没有可能,唯一的办法还是从我国借道天津港出口。
可蒙古这段时间同印度就稀土问题眉来眼去,想要向印度出口稀土以换取另一次第三邻国的外交胜利,我国难道真的会如蒙古所愿,不计前嫌的让其从天津港出口铀矿石吗?
法国与蒙古国的合作,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法国需要蒙古国的铀矿资源,来缓解欧洲的能源危机,而蒙古国则希望借助“第三邻国”的力量平衡中俄影响。
可16亿美元的投资看着很多,如果放在蒙古国整个国家发展的背景下,根本就不足以彻底改变其地缘政治格局。
所以,蒙古国推行“第三邻国”政策这代价太大了。就算确实能吸引外资,但帮助蒙古发展经济的比例也不会太大,地理位置上的尴尬,就已经锁死了蒙古发展的天花板。
而且蒙古与所谓的第三邻国频频接触,自然也会加剧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毕竟这些第三邻国有一个算一个,同我国的关系都不是特别友善,平衡不是这么玩儿的,蒙古现在就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
就算蒙古真正的抱紧了第三邻国的大腿,难道就真的能摆脱中俄的大怀抱吗?我看未必!
结语
总的来看,蒙古国和法国达成的这16亿美元铀矿开采协议,既是蒙古国经济转型的一次重大尝试,也是其“第三邻国”外交政策的又一重要成果。
这份协议能否如蒙古国所愿,实现经济上的腾飞并减轻中俄对其的影响还需时间验证。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蒙古国未来依然在两大强力和第三邻国的夹缝中左右摇摆,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信息来源:
今冬,欧洲“缺气”吗? 中国能源报 2024-11-26
开展“第三邻国”外交蒙古正渐行渐远 2012年05月18日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