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跪不退”,中方比谁都更清楚,对美国低头的下场是什么

庆彬有理 2025-04-29 16:15:24

美国要求中国作出“实质性让步”,外交部发布视频隔空回应,代表14亿人表了态,标题只有两个字:“不跪”,这不只是说给美国听的,也是说给国际社会的。

关税战打了快一个月,中国的坚定态度,各方都看在眼里。

而这个视频,则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不会在美国的关税威胁面前屈服。

【中国深谙向霸权者低头的后果是什么】

最核心的逻辑是:一旦向霸权者低头,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

视频中还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美日《广场协议》,还有曾经的法国工业巨头阿尔斯通。

说到《广场协议》,可能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上世纪80年代,美国以“贸易失衡”为借口,对日本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打压。

美国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有些类似,财政赤字节节攀高,负债累累,贸易逆差大幅增长,同时还有一个巨额顺差国家。

【外交部:中国不跪!】

以前是日本,现在是中国。而很多迹象表明,美国打算故技重施,用对付日本的方式,迫使中国妥协。

美国先是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本出口的竞争力,同时对日本出口美国的主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又在16年时间内,对日本产业发起15次“301调查”,对日本头部企业实施精准打击,最后日本不得不对美国承诺“限制出口”。

可日本不停对美国妥协,最后反而换来一个“失去的三十年”,让自己彻底在美日同盟关系中没了议价权。

而阿尔斯通的遭遇,更加让人唏嘘。

【美国对日本步步紧逼】

在被美国盯上之前,该企业电力业务相当出众,滥用“长臂管辖”,接连逮捕阿尔斯通的高管,最后阿尔斯通不得不将四分之三的业务出售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美国通用公司。

明明自家领先全球的支柱产业正在被美国公开肢解、收购,可整个过程,法国政府对此冷眼旁观,甚至在美国发起收购时还大开绿灯。

这里就不得不提,时任经济部部长,正是如今的法国总统马克龙。

阿尔斯通“跪”了之后,法国的核电业务,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美国企业,基本告别了战略自主。

通用公司收购阿尔斯通后,一开始姿态还是做得很足的,承诺会“重新开辟工作岗位”,结果四年之后就大量裁员。有不少观点认为,这是马克龙一手造成的“工业灾难”。

【美国政客在国会山前作秀,砸烂日本产品】

对我们而言,这些都是现成的教训。委曲求全换不来平等合作,只有斗争到底,坚决反制,才有机会让美国老老实实坐下来讲道理,而不是仗着霸权地位恣意妄为。

王毅外长在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期间,也特意强调,一味退缩,也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

如今,美国要求中国作出所谓的“实质性让步”,无非还是指望中国妥协,从而让自己兵不血刃地取得关税战的最终胜利。

为达成目的,特朗普政府不遗余力地混淆视听,释放“中美正在谈判”的烟雾弹,其谎言则是被中国迅速戳穿。

可事到如今,中国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必要对美国“低声下气”。

【阿尔斯通被收购、肢解,法国政府完全不作为】

平心而论,美国长期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从自由贸易中捞到了大量好处,如今靠着关税和国内市场当筹码,对国际社会敲诈勒索。这种做法只会将自己推到国际经贸秩序的对立面。

应该说,特朗普四处挥舞关税大棒,还是有点威慑力的。偏偏在他的规划中,中国成了那个最大的变数。

之前也说过,如果不是中国第一时间反制,特朗普可能还不会这么快收缩,对其他国家暂缓征收对等关税。

中国的坚决应对,对国际社会是一个显著的风向标,同时让美国关税筹码的效力大打折扣。

可以说,只要中国不低头,其他国家就更没必要委曲求全,完全可以观望下去,一直等到中美关税战分出胜负,亦或者美国那边先撑不住为止。

【特朗普还在指望中国作出所谓的“实质性让步”】

美国那边也意识到,局面走势已经不在掌控之中。

在短时间内,美国找不到中国供应链的替代品,重建国内制造业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最想达成协议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关税战打了几个星期后,白宫那边开始隐晦地承认,自己误判了中国可能的反应。中美经济关系很复杂,不是说美国作为逆差国,在这场关税战中就天然占据主动权。

如果美国还抱着这样的念头,单方面地等中国上门妥协,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为这场关税战,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说要奉陪到底,就一定不会食言。

5 阅读:1231
庆彬有理

庆彬有理

拓展思维世界,给广大读者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