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边正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双方上个星期进行了第一轮接触,随即引起了中国的关注。
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在接受韩方采访时,就专门援引韩国内部观点,提醒韩方应该“谨慎应对”,随后重申中方立场,鉴于各国国情不同,如果其他国家与美国平等磋商,解决经贸问题,中国对此予以尊重,但反对为了与美国达成交易,就试图牺牲中国利益。
【美韩进行首轮贸易谈判,韩国把底牌露得干干净净】
这句话敲打韩国的意图,可以说再明显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也说明韩国对美国无底线妥协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美韩关系的客观现实,就注定韩国并不具备与美国“对等磋商”的能耐。
更何况,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在外交政策上倾向于对美国一边倒,早就是公开的事实。
尹锡悦掌权时期,这个特点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他现在遭到弹劾下台,代理政府也基本保留了之前的外交惯性,在重大决策之前,优先看美国人的脸色。
同样是美国在亚太的地区盟友,日韩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表现,有些微妙的区别。
日本的口风十分硬气,在与美方谈判之后,先是说“不急于达成协议”,又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企图拉拢日本加入针对中国的“关税同盟”,日方会抵制。
至于韩国,对美国摆出的姿态,就比较“低声下气”了。
【中国驻韩大使话里有话】
毕竟两者情况不同,石破茂政府不是很怕拖,时间拖得越久,日本手里的议价权反而越多,也就越不怕美国极限施压;
韩国这边政局不稳,代理政府无法履行完整的行政职责,在重大决策上处处受限。
此前韩方代表团赴美谈判,见了美国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不断对美方强调,韩国是美国的“可靠伙伴”,愿意帮助美国重建造船业,换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豁免。
韩方还请求美国对韩国的难处“予以理解”,比如说国内政治日程较为复杂,美韩谈判需要韩国国会参与等等。
随后韩方总结称,美韩形成了“不仓促、冷静有序开展谈判”的共识,这次磋商“开局顺利”。
【戴兵接受采访,提及美韩经贸谈判】
接下来美韩准备针对特定问题,分别成立工作组,开展深入磋商,争取在关税政策90天暂缓到期前达成协议。
可美国那边的口风截然不同。
首轮谈判之后,贝森特声称,美韩谈判进展“超出预期”,双方最快在下个星期达成谅解协议。这种表述,其实是在反过来施压韩国,按照美国制定的时间表进行谈判。
韩国舆论对自家人的表现极其不满,战略界人士批评说,美韩首轮谈判,韩国主动暴露了自己的底牌,明明在关税政策上就事论事就挺好,偏偏要往经济安全、汇率政策等方向拓展,仿佛巴不得给美国送上把柄。
那接下来的谈判,韩国还有什么主动权可言?
【韩德洙准备辞职,参与总统竞选】
更不要说,美韩为达成协议设定了时间期限,韩国还主动提出在7月前达成协议,摆明是为了迎合特朗普快速推进的诉求,完全脱离实际,忽略了客观条件的种种现实,
因为设定期限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时间压力,很难作为谈判的推动力,最后导致功亏一篑。
再说了,以韩国目前的政局,7月前达成一揽子协议并不现实。
韩国目前最重要的事务,不是处理美国的对等关税,而是要优先确保在6月选出新总统,届时内阁也要大换血。
如果那时美韩还没有正式达成协议,韩国这边的谈判团队预计会换上新面孔,这势必影响到谈判进程。
【李在明对总统之位势在必得】
这下问题来了,美韩要想达成协议,只剩两个月的窗口期,即便代理政府抓紧时间,与美国达成初步协议框架,可有资格代表韩国签署协议的,只能是新政府。
如果后者对协议不满意,就要冒着得罪特朗普的风险重新谈判。在这个过程中,代理政府有很多机会给新总统挖坑。以韩国政治斗争的烈度与下限而言,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此外,代理总统韩德洙已经准备辞去职务,投身总统之位的角逐。那接下来,韩国这边谁负责跟进美韩谈判,制定规划?
频繁的人事变动,又会对磋商进程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必须考虑在内。
韩国如果为了尽快达成协议,不排除会对美国处处让步,哪怕美国打算在美韩谈判中加入涉华议题,拉拢韩国加入关税同盟,韩方可能也会赔笑答应。
反正国民力量党并不介意多得罪中国一些,加大新政府修复中韩关系的政治成本。
也难怪中国驻韩大使要特意提醒,不能对特朗普政府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韩国要是在美韩谈判期间,打起了中国的主意,那么也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用户10xxx27
韩国是美国最亲盟国,美国战死数万名军队得来的韩国这盟国,很难保证韩国不岀卖稀土讨好美国
左岸春天
弄死小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