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在各个文献中,关于描写毛主席晚年生活的状态中总会提及“70年代以后,毛主席就不再吃辣椒了。”
记者在采访毛主席贴身厨师时问起:“为何毛主席在70年代不再吃辣椒了?是医生的叮嘱吗?”程汝明笑着说:“并非医生叮嘱……”
之后程汝明的回答令众人恍然大悟。
“这个大师傅不错嘛!”给毛主席做饭,是程汝明一生都难忘的事。就算时隔多年,他依然记得第一次给主席做的菜肴。
程汝明13岁出来打工,在天津各个餐馆学习厨艺。当时天津还有很多租界,外国人多,吃西餐的人也多,于是程汝明就在餐馆里面学习外国厨师做西餐。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程汝明的厨艺都可以算得上是精湛。他在厨师行业里,也有了小小的名气。1950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程汝明有幸被选中成为国有铁路的员工。
有了这个机会,程汝明更加卖力地工作,在工作中从不懈怠,努力上进。在他出色的厨艺的加持下,程汝明赢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年年是先进工作者。
正因为他的努力,领导才将之后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做。那是1952年,保卫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次承办这样大型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极为重要,不能出现半点差池。
我国为此会议做了很多准备,中央组织召集了大量的组织筹备和后勤保障人员。其中就包括程汝明在内。
程汝明接受组织安排调到了供与会外宾乘坐的专列上,为外宾做西餐。在服务期间,程汝明能将牛排做的和外国大厨做得别无二致,外宾们都非常喜欢。而程汝明也受到了外交部的夸赞。
1953年,程汝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他能为毛主席做菜的第一步。
程汝明
程汝明的厨艺自然是精湛,这让领导更加信任他,也在为提拔他寻找机会。终于到1954年,还真有一个机会。这一年,毛主席要在各地视察工作。毛主席有个习惯,要是在某个地方待的时间不是很长,毛主席就会一直在列车上接见各地领导人。
这时候,就需要很多人手,列车上的厨师李锡吾忙不过来了,铁道队的领导人一下就想到了会做西餐的程汝明,将他调了过来。
程汝明心里万分激动,没有想到自己能有一天亲手为毛主席做饭,这是无上的荣耀呀!程汝明问了大厨李锡吾毛主席的口味,专心研究起来。他发现毛主席不大爱吃西餐,对中国传统美食却是十分喜爱。
于是他就做了一次葱花饼,他先将猪肉切丁,放上葱花、拌上盐等调味料,放到油锅里烙。很快,车厢内就飘满了烙饼的香味。
烙饼被端上了毛主席的餐桌,程汝明的心里很是忐忑,不知道主席是否会喜欢。身边的李锡吾安慰他说:“放宽心,我给主席做饭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过主席批评饭不好吃的。”程汝明还是不放心,他还想一辈子给主席做饭呢!
毛主席
片刻后,毛主席的餐盘被端了出来,里面的烙饼全都吃完了。送来餐盘的小同志说:“主席很满意今天的烙饼,还说这个大师傅不错,做得饼好吃。”
听到毛主席的夸赞,程汝明乐开了花,这是主席对他厨艺的肯定,他怎么能不高兴。
自此以后,程汝明就在毛主席的专列上专门为主席准备菜肴。每一次主席都能吃得很开心。
“这鱼是我做的”程汝明逐渐在毛主席身边熟练起来,毛主席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他都一清二楚。
有一次程汝明得知毛主席特别爱吃红烧肉,于是他决定为毛主席做一次。他从挑选食材到摆盘盛出,每一步都认真仔细。不久,香喷喷的红烧肉就被做了出来,光看色泽,就能勾起大伙的食欲。
可过了一会儿,红烧肉居然原封不动地端了回来。程汝明这次可真的被吓坏了,他以为毛主席不爱吃他做的红烧肉。他连忙拜托主席身边的小同志,帮忙问一下主席原因。
毛主席
等小同志回来后,程汝明这才知道了原因。原来是毛主席不喜欢吃酱油,而他做的红烧肉里面就有酱油。为什么毛主席会有这个习惯呢?
原来,毛主席少年时家里面就开着酱油作坊,那些年的酱油大多是通过自然酿造出来的,有一年夏天,毛主席看到酿造的缸中泛起了白点,他仔细一看原来是生出了蛆虫,这给他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从此之后毛主席就再也没有吃过酱油。
可红烧肉不用酱油怎么能做得出来?毛主席又那样爱吃红烧肉,程汝明又特别想让主席吃,怎么办呢?
聪明的程汝明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其实这个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用糖做着色调料,然后在撒上盐,这样就有了酱油的作用,红烧肉的味道又提升了一大步。程汝明的这个办法还真的管用,当红烧肉再一次端在主席餐桌上的时候,毛主席吃得很开心,竟一点儿也没有剩下。
毛主席
毛主席也逐渐爱上了程汝明做的红烧肉,之后所有给毛主席做红烧肉的厨师都会采用程汝明的这一方法。后人给红烧肉的这种做法起名叫“毛氏红烧肉”。
程汝明的厨艺毛主席很是喜欢,主要是因为程汝明会上心研究,仔细观察每一次主席用餐的情况,这才保证每一道菜肴都能够让主席喜欢。
在专列上最记忆犹新的,是毛主席在武汉视察期间发生的一件事。1956年,程汝明和李锡吾正在列车上面准备做饭,这时,听得有人大声对他们说:“两位师傅,快点准备一下,马上就要动身走了!”
当时,列车在长沙马上要开往武汉。程汝明和李锡吾两人连忙把厨具都收起来,在匆忙之际,程汝明顺手拿了一条正要准备做的武昌鱼。
毛主席
列车上没有电冰箱,只有他们自制的冷藏箱,程汝明就将鱼放在那里。据程汝明回忆,他们在毛主席那里工作的时候,始终坚持死了的鱼不能出现在主席的餐桌上,像那种翻了肚皮的,他们不会买回去。
这次的武昌鱼本来是要先做的,但是由于时间紧迫,程汝明只能把鱼放在了自制冰箱中。
到了吃饭的时候,列车已经到了武汉。程汝明就把那条武昌鱼做上了桌,他将鱼和紫苏叶子放在一起,然后倒上料酒烧一下,之后又放上了盐等调料,这种吃法据说是毛主席的故乡特有的一种吃法。
毛主席食用后觉得非常可口,吃了很多。吃完还不住地夸程汝明的厨艺更精进了。程汝明也非常高兴,毕竟主席的夸奖就是他做出更美味的食物的动力。
毛主席
令程汝明没有想到的还在后面。毛主席两度游长江,非常高兴。大自然的工艺使毛主席诗意大发,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长江》,公开发表时为《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句: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诗文被发表出来的时候,程汝明看到报纸上的“又食武昌鱼”留下了幸福的眼泪。当时有很多人以为,武昌鱼是在长江里面捉的,但程汝明告诉众人:“这鱼是从长沙买的,这鱼是我做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明显地看到程汝明脸上骄傲的表情。
走进中南海可以说程汝明人生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在1958年进入中南海了吧!那一年,中央在成都召开了工作会议,毛主席在会上发表六次重要讲话。这一次程汝明和李锡吾不仅在列车上给毛主席做饭,回到北京的时候他们还被带进了中南海。
毛主席
程汝明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他成为了毛主席的家庭厨师。为毛主席做饭,对厨师的挑选谨慎又严格。程汝明在列车上与主席生活得那么长时间,紧紧地抓住了主席的胃,可以说程汝明是靠自己高超的厨艺,赢得了毛主席的青睐。
而程汝明能最终“胜出”,还靠着他正直、忠厚老实、性情随和等等的优秀品质。
成为毛主席的家庭厨师后,因为要长期给主席一家做饭,所以每个人的口味、忌口都要特别注意,但这难不倒心细的程汝明。
除了这些程汝明的应变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有一次毛主席突然想吃“酪炸”,“酪炸”用现代的叫法就是“炸鲜奶”,这是毛主席在上海的时候最喜欢吃的一道美食了。
而这种吃法正好从西餐演变过来的,所有身为主做西餐的程汝明这并不是难事,但做“酪炸”需要时间,如果不是事先准备好的话,估计要花费很长时间。一般毛主席不会这么突然,这次也应该是突然有了兴致。
程汝明和毛主席
按照平常的做饭速度,毛主席提出吃什么,厨师们会在半个小时内就将食物做好,端到桌子上面。而且毛主席会在吃饭前服用安眠药,安眠药会在半个小时后发作,一般等主席吃饭,也就能美美地睡一觉了。
让毛主席等着也不是道理,跟主席说做不了?那更是不行。程汝明决定与其他厨师一起拼一拼速度,在他们匆忙地准备下,总算没有耽误毛主席用餐。
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坚决不在吃肉,在餐饮里面更是不准放任何肉,但为了毛主席营养均衡,程汝明准备为主席做一顿美餐。
程汝明想起他第一次给毛主席做的烙饼,那里面就有猪肉,只要将猪肉剁碎,和面融合在一起就绝对不会被发现。
除夕夜那天,程汝明将猪肉偷偷和在了面中,毛主席吃得很开心,而且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是称赞程汝明的厨艺高超。
但没过多久还是被毛主席发现了。毛主席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告诉他:“我不吃肉是因为现在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人民生活困难,他们想吃肉也吃不到,我不能看着他们受苦,自己在家享福吧!以后不要再做了!”
程汝明(右)
程汝明知道毛主席的苦心,看着毛主席日益消瘦的脸颊,他的内心万分煎熬,这就是毛主席呀,一位同人民共苦难的伟大领导人。在他的记忆中,即使在丰衣足食的时期,毛主席一直都非常节俭,没有浪费过粮食。
何况在困难时期,毛主席更加节俭,过着和群众一样的生活。程汝明清楚地记得,困难时期的每一次过年,吃完年夜饭后,毛主席一定会嘱咐他一定要将今天没有吃完的年夜饭留着明天吃。
毛主席一直都是用自己的工资结算伙食费,秉承着不多花一分钱的理念,程汝明想方设法做好吃的,做的饭菜既要好吃又要便宜。毛主席爱吃鱼,那么程汝明就用豆腐做一道菜,名叫“鱼头豆腐”。
虽然名字里面有鱼,但是只是豆腐做的。毛主席并不在意,还觉得程汝明做菜特别用心,他很满意。
毛主席
70年代以后不吃辣椒几乎在记录毛主席的所有书中都会提到“70年代以后,毛主席就不吃辣椒了。”在毛主席身边的人都知道毛主席是非常喜欢吃辣椒的。
对于毛主席是否喜欢吃辣椒,程汝明最有发言权,在主席身边的那些年,他已经掌握了毛主席的所有口味。
他记得1961年的时候,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请湖南老乡,席间毛主席对众人说:“待会儿会来一个贵宾,你们一定都听过他的大名。”
众人很不解,难道是哪位将军吗?这时门外走进来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个子不高,很是精瘦,还戴着一副圆框眼镜,他就是爱新觉罗▪溥仪。那时候溥仪经过改造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法的公民了。
溥仪
宴请溥仪的这顿饭就是程汝明做的,其中有一道菜叫辣椒苦瓜,溥仪很是惊奇,苦瓜居然也能做成美味佳肴?先开始溥仪不敢尝,但是毛主席鼓励他说:“吃吧,很好吃,不要怕辣,不吃辣不吃苦不能搞革命哟!”
溥仪这才壮着胆子吃了一口,但很快他皱着的眉头就被美味所化解开。后来溥仪回到家,也想吃辣椒苦瓜,就让家里人做了一道。他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还说没有毛主席家的好吃。
由此,毛主席是非常喜欢吃辣的。当记者问起程汝明:“毛主席为什么在70年代以后就不吃辣椒了?是医生特意嘱咐的吗?”
程汝明笑着说:“医生才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呢!我们经常和医生打交道,毛主席晚年身体逐渐衰退是正常现象,但每次主席生病的时候,他不想吃的药,怎么样也不会吃,主席自己心中有数,别人左右不了他。”
程汝明
程汝明说得一点都没错。有一次,毛主席着了风寒有点感冒,气管炎也有点发作,医生叮嘱毛主席最近就不要吃油腻的食物,毛主席立马说:“不吃油腻的?可以,咱们下一顿就吃红烧肉。”
所以不吃辣椒并不是医生的叮嘱,而是毛主席自己的决定。毛主席到晚年的时候,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毛主席还经常抽烟,所以经常咳嗽,毛主席以为辣椒是造成他不停咳嗽的原因,所以,晚年就不再吃辣椒了。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
程汝明在毛主席身边22年,身边的老同志们都换了一批,只有他一直照顾着毛主席的饮食,可想而知毛主席是多么信得过他。
在毛主席身边有个规定,那就是不许工作人员留菜单。每次做完菜一定要把所有菜单都全部销毁。这样保证了领导人们的安全,不会被有心人抓住机会发难。
程汝明将这个规矩死死地记在了心里,平常都不跟人说话,这就给别人留下了孤傲、不爱与人交流的印象。
程汝明
程汝明晚年回忆起在主席身边做菜时的场景,总会说:“过去人家觉得我清高,比较傲,不爱搭理人。实际上我心里是很想跟人说话的,就是担心自己说得多了,将不该说的透露出去。”
1976年,程汝明离开了中南海,离开了毛主席。他被调到新一届中共中央书记处那里,为新一届书记们提供餐饮。他的名气也日益增大,有很多年轻的厨师都找他“拜师”,他也倾囊相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厨师。
那时候程汝明拿到的工作并不高,跟他的厨艺很不匹配,但程汝明并不在意,只是一心想把餐饮做好。程汝明其实已经获得了厨师界的最高荣誉了,后来有了特级厨师,他才获得了更高的荣誉。
程汝明晚年创办了自己的程府宴,彻底在餐饮行业打响名声。而他创办程府宴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尤其是那道自创的“毛氏红烧肉”做法。
程府宴
2002年,北京烹饪协会授予程汝明“国宝级烹饪大师”的称号,当时在整个北京城也只有16为国宝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