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大和解,美国印太战略断掉重要一环

雨竹与世界 2024-10-25 02:08:52

最新消息,印度和中国同意结束边境危机,脱离接触。

作为一项重大突破,印度和中国已同意自 2020 年起解决边界危机。中印已就天南河谷和典角巡逻问题达成协议,意味着将脱离接触。

对峙第五年,两军将彻底完成西段脱离。

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说:”......经过过去几周的讨论,双方已就印中边境地区实际控制线沿线的巡逻安排达成协议,这将导致双方脱离接触,并最终解决这些在 2020 年出现的问题。”

10月21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新德里电视台(NDTV)主办的媒体活动上表示,“我们就边境巡逻问题达成了协议,并已恢复到2020年的位置。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说,我们与中国的脱离接触进程已经完成。”他说,细节将在适当时候公布。“我们今天才达成了谅解,能够像2020年之前那样继续巡逻。”苏杰生告诉NDTV总编辑,双方在边境实控线问题上取得突破是一个“积极的进展”,这归功于“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外交”。

他说:“我们一直说,如果扰乱了和平与安宁,双方关系的其余部分又怎么能向前发展呢?”当被问及这一进展对两国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时,苏杰生回答说:“这刚刚发生。我们后续将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措施。我不会这么快下结论。”

中印双方达成关于边境地区脱离接触的协议,意味着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以来,中印双方持续四年的高原对峙阶段性结束了。

2020年4月,印度多次单方面破坏双方达成的共识,先后在加勒万河谷地区、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等地区非法越线占控我国领土,公然挑衅,蓄谋袭击我解放军官兵,致使数名解放军官兵牺牲,造成边境局势紧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印度在中印边境西段驻军达到7万人以上,后来印度不断向边境地区增兵,最后在中印西段拥兵十几万人。中方这边自然要予以同等级别的应对。这样,双方在世界屋脊部署数十万人的部队互相对峙。

在双方的对峙中,印度不断要求中方在边境问题上做出让步,否则便以损害中印关系为要挟。

自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印度政府及执政党也借机炒作“中国威胁”,在经贸投资领域不断使出小动作,包括多次封禁中国手机应用、审查中企投资提案、无端打压在印中企、没收在印中企的合法所得……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俗语,“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虽然中方无数次释放善意,希望改善中印关系,但印度的底线是中国必须在边境问题上让步,才能获得中印关系的改善。中方的态度则是,边境问题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应从更高的战略高度看待两国关系,因此不能因为边境问题而导致双方关系如此恶化。

中方的态度,印度一直不予接受。虽然今年印度也释放出缓和的消息,但底线仍然是中方必须在边境问题上让步。

这次达成的协议,中方是否让步,笔者无从得知,在此不评论了。但显然,这次中印达成边境协议,其意义超越了边境问题。

对于已经冰冻了将近五年的中印关系来讲,这次协议的达成,可谓中印之间的“大和解”。

协议达成的时机,正值印度总理莫迪22日至24日访问俄罗斯并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前夕。协议的达成,有助于双方重启关系。因此本届金砖峰会,两国最高领导人会面极大概率会举行会晤。这为彼此间改善政治和商业关系奠定基础。

在笔者看来,除了双方缓和关系,这次中印大和解更主要的意义是,中国以暂时的忍让换取了自己战略环境的改善。

中印大和解,将让美国围堵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断掉重要的一环。

所谓印太(印度—太平洋)战略,是美国专门针对中国打造的一套遏制性战略,它同时也是一套官方政治话语,是美国对东亚、南亚、西太平洋、印度洋等广泛地理区域的地缘政治化操弄,也是夹带美国个体性政治目标的叙事。

2017年特朗普访问亚洲期间提出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以来,“印太战略”就成为了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核心。2022年2月11日,拜登政府发布其首份区域战略报告《美国印太战略》。

在我看来,印太战略包含政治与外交、军事与安全、经济与贸易、民主与叙事四个大的方面。

在政治外交方面,美国着意打造所谓民主国家同盟;在军事安全方面,美国则建立起美日澳印四方机制(QUAD),再将其与美日韩同盟、美澳新同盟、AUKUS机制、美菲共同防卫条约、与台湾关系法、太平洋岛屿控制等相衔接,构建的围堵、遏制中国的包围圈

在经贸方面,则是打造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以取代被特朗普废掉的TPP机制,企图打造ABC(Anywhere But China)机制,即打造脱离中国的产业链。

可以说,美国的这套“印太战略”着实狠辣无比,对中国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无论是印太战略还是ABC机制,印度都是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成功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讲,是因为印度体量足够大,作为棋子能够消耗中国相当的战略资源,作为产业链的承接方,印度也有足够的人口来承接从中国转移的产业。当然,印度其他方面是否能承接是另外一个问题。

总之,印度是美国选定了的,用于消耗中国战略资源,替代中国产业的理想国家。

美国联印制华,无非是想复制冷战成功的经验。

冷战之中,美国联华制苏是取得冷战胜利的重要一环。

抗美援朝让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实力。珍宝岛则冲突让美国看到了中国抗苏的意志。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既是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也是向美国纳上的投名状。

自1972年以来,联中制苏成了美国的大计,中美也曾度过历史上罕有的“蜜月期”。最终,在美国、中国、欧洲、阿拉伯国家的联合围攻之下,庞大的苏联帝国轰然倒塌。

由此观之,统战价值是打出来的。

所以现在流行的所谓美国人出于好心,让中国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完全是忘恩负义的说法,而现在与中国的脱钩,则是卸磨杀驴的做派。

现在,美国想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复制冷战的胜利。

中印两国的国情与关系,与苏中两国极为相似:

苏联是中国北方的大国;

苏联硬实力远远超出中国;

苏联的战略方向在欧洲,不在远东;

中国是苏联不可忽视的南方邻国;

中国虽然硬实力弱,但潜力很大;

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任何一个强国都难以完全征服;

中苏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现在这组关系,轮到中印之间了:

中国是印度北方的大国;

中国的硬实力远远超出印度;

中国的战略方向在东方,不在西南;

印度是中国不可忽视的南方邻国;

印度虽然硬实力弱,但潜力很大;

印度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任何一个强国都可以完全征服;

中印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看到没,中印矛盾简直是冷战时期中苏矛盾的复制版本。

美国存在着打压中国的痴念,很多时候已经走火入魔。这就是美国上赶着去舔印度的原因,虽然印度人不擦屁股,咖喱味又大。

可以说,美印两国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强大的阻碍作用:

美国是中国登顶世界的铁索关和拦路虎;

印度则是中国登顶世界的绊脚石和搅屎棍。

要说印度这根搅屎棍,确实是得了小英帝国的真传还有过之:

印度在上合组织中,否决了关于一带一路的声明,认为一带一路侵犯了其他国家主权(印度这个不参加一带一路的国家这么认为,但参加的国家都不会这么认为,可见印度的反对就是为了破坏中国的发展);

印度为对抗一带一路,推出了香料之路,虽然这个PPT还没等落地就胎死腹中;

印度在金砖国家组织中,反对巴基斯坦加入,并反对金砖支付系统的推出。

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积极支持越南与菲律宾(参见我相关文章,可用关键词搜索);

印度是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的幕后黑手,策划实施了多起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在国际平台上给中国下绊子,在双边关系上,印度对中国那是恶意满满:

印度与台湾眉来眼去,双方互设代表处,这是直接给中国抹眼药;

印度收留大喇嘛,鼓动藏独,组建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对抗中国;

印度至今仍侵占我国近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但即使如此印度仍不满足,继续对我国边境地区采取蚕食政策,2020年的冲突就是如此爆发的;

印度罚没中国企业经营所得,或低价收购股权,或要求印度人接管企业,造成中资企业的巨大损失;

印度下架中国企业手机应用程序,对中国企业进行单方打压;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哥有一点好,那就是它的很多措施并不仅仅针对中国,几乎所有外企都没有在印度吃到好果子。

印度其实不只是中国的搅屎棍,对于现在对其寄予厚望的美国来讲,将来也是搅屎棍。

美国如此拉拢印度,印度照样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利用购买俄国打折石油的机会大赚特赚。

美国如此下血本,印度仍然表示不会参加亚洲版的北约,以保持其独立性。

对于身处加拿大和美国的印度分裂分子,印度毫不手软,派特工直接干掉。加拿大向印度交涉,直接被印度反吐口水,并且驱逐了加拿大外交官。

不过,出于联印制华的战略需要,无论印度做的事情多么出格、多么腌臜,美国都要捏着鼻子和它合作下去。

因此,中印大和解是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即使印度暂时缓和对华态度,其仍有极大可能,在中国虚弱的时候再次向中国露出獠牙。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就是如此爆发的。

在与苏联交恶之后,中国同时被苏联和美国敌视和打压。1959到1961年,三年灾害更是令中国雪上加霜。

在中国最虚弱的时候,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将中印边境的蚕食策略改为鲸吞策略,妄图利用中国最虚弱的机会,侵占中国更多的领土。

在被暴打之后,尼赫鲁郁郁而终。

此次印度对中国搞事,也是如此。

大背景就是中美大博弈,印度利用美国需要搞死中国的机会,积极站队,利用边境摩擦向美国纳上投名状,并以极其恶心的纠缠战术试图占尽中国的便宜。

印度之所以愿意达成此次和解,就是四年多没占到啥便宜。

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印度不会反悔。撕毁双方的共识,对印度来讲,比丢掉厕纸还要轻松。当然了,印度没有厕纸可丢。

因此此次中印大和解,只是双方各取所需的一次阶段性缓和。如果中国一直强盛,印度就会老实一点;一旦中国虚弱,印度必将故技重施。

龙象共舞,只是天真的想象!

0 阅读:0
雨竹与世界

雨竹与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