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在河西走廊(55):留言集锦13

小曹奈奈 2025-03-07 14:28:12

文章可以分享转载,严禁剽窃

云是鹤家乡:你好大姐,我在河西堡生活了六十年,老父亲就是机务段的火车司机,咱们都是铁二代,今年退休了,现在广东旅居,你说的铁路俱乐部现在不是在原地址重建的,原先的位置在现在的铁路房建工区院子,准确的说就是门口那一排原先铁路供应站的商店,现在的俱乐部是八二年建好的,我八一年刚上班,还在那里义务劳动过。2024年12月24日

曹桂菊(回复云是鹤家乡):我的父亲是机务段保卫股的,去机务段捡煤核是我孩提时代记忆最深刻的事情。这次回河西堡在二马路看见小学和俱乐部,是在相距不远的平行线上,虽然他们告诉我是在原址上建的,但是我否定了,因为我知道学校和俱乐部中间隔着我们住的家属大院。这次能够找到这两处记忆深刻的地方我挺知足的,谢谢你的解惑。2025年3月3日

泾渭:不错,我也是80年代在金昌市干工程,当时老机务段还在,由于通讯落后,当时在机务段坡下租了个院子带电话和外面联系。北京开乌鲁木齐的69次,上海开乌鲁木齐的51次特快都在河西堡停。你的文章也勾起了我的许多记忆! 2024年12月25日

乘风破浪的光束: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已逝,旧地重游,自然是别有感触。——拾起一串串记忆的碎片,缝合一个甜蜜而又酸楚,欢快伴随着凄凉的梦………。2024年12月25日

曹桂菊(回复乘风破浪的光束):我是为了圆梦去的河西走廊,一是为了追寻西路军的行程,怀念、祭奠英烈们,二是故地重游回打柴沟、河西堡故地重游。这是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悟,这是回到了离别62年故土的激动。谢谢留言!2024年12月25日

云淡风轻就是我:真实的回忆与现场对接,太感人了,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读了才有亲身感悟和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2025年1月19日

曹桂菊(回复云淡风轻就是我):在河西堡生活的四年是咱们中国最困难的时候,饿是那时候最深的记忆,时过境迁,常常想起河西堡,反到是特别怀念那时候跟着奶奶捡煤核挖野菜的日子,那时候日子虽苦,家极温馨。2025年1月19日

自在的明月:前殷时间拜读了来金昌市,去了龙泉公园和矿山公园,花海等景点很感动,62年前对河西堡的记忆和62年后的重温次及对金昌的美好影像,今又读了这篇河西堡今昔对比和儿时的回忆非常感动,你上小学那年是我出生,76年参加工作来到了金昌市,现在是一个金昌人。非常欢迎你能够再次来金昌!2024年12月23日

曹桂菊(回复自在的明月):谢谢你的赞美和盛情邀请,今生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去金昌、河西堡、永昌,那是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地方。2024年12月23日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写的真好,真感人!我看了不少有关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书籍和回忆文章,也有我收藏的回忆、记述文章,闲了翻出来看看,红西路军将士悲壮的征程,每看一次我心灵就震撼一次,有时也流泪……。新中国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安宁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这位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看了后对我又是一次震撼和教育,红色基因让我们的后人代代传下去!2024年12月1日

曹桂菊(回复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文章最后一段老醋婆的日记是最真实的记录当时的情景,我从朋友的文章里摘录了临泽的片段,这本日记保存在民间。2024年12月1日

银行就是信用:从胜利走向胜利,毕竟是越来越好,一切美好的记忆,总有些许酸甜苦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是为今天的美好,做出过贡献的人们。2024年12月28日。

曹桂菊(回复银行就是信用):只有经历过才能懂得珍惜,从小挨过饿,我现在从来不浪费粮食。生活就是酸甜苦辣交响曲,什么滋味都尝过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2024年12月28日

T:写的非常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虽然那时候物质匮乏,但是开心、快乐,愿素未谋面的奶奶身体健康!2025年1月6日

曹桂菊(回复T):谢谢你对我文章的认可,多少年了,一直想去曾经生活的地方走走看看,即便看不到记忆里的房子和街道,总算脚踩在那里的土地上,心愿已了。2025年1月6日

0 阅读:0
小曹奈奈

小曹奈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