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进宽出”到“宽进严出”:大学教育当以严谨治学重塑价值

中网深读 2024-08-15 14:43:54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蔡渊迪公开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我所负责三门课卷面不及格率高的说明》的文章称,因其所负责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三门课程的卷面不合格率都在30%以上,被要求就此问题作出解释说明并提供整改方案。

蔡渊迪教授在解释情况时还透露,考试时出了一道题《孔雀东南飞》一文的两个主人公是谁?竟然有一半的学生答错,是不是太离谱了?这还是人文学科的学生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人们大多认为这位敢于负责、较真且课堂教学颇受学生认可的老师,值得尊重。许多人再次反思和追问这一事件背后的学情及教学管理变化,不少人呼吁大学教育要向西方国家“宽进严出”的方向靠拢。其实,随着这些年来的不断扩招,大专以上教育几乎覆盖了全部的高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宽进严出”的基础。

然而,在当今高等教育的舞台上,部分大学中“躺平”混文凭的现象却如乌云般笼罩。浙大城市学院蔡渊迪教师所经历的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了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宽进严出”的理念愈发重要。要让学生们感觉到进了大学不是进了保险箱,如果浑浑噩噩几年下来专业知识学得一塌糊涂,不但学不到真本领,连文凭也混不到,这样他们才能不再”躺平摆烂“。

蔡渊迪教授敢于较真、对教学负责,可为何会出现如此高的不及格率呢?这背后反映出的学情变化值得我们深思。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还是教学内容与方法未能完全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或许两者皆有。可是,当学生们连基本的语文书写规范都难以做到,当人文学科的学生连《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这样的基础文学知识都能答错一半时,我们不得不质疑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状态。

大学本应是知识的殿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然而,部分学生却抱着“混文凭”的心态,在大学中“躺平”。他们缺乏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忽视了自身能力的提升。这种现象不仅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也严重影响了大学教育的质量和声誉。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学必须坚持“宽进严出”的原则。一方面,在招生时可以适当放宽门槛,让更多有潜力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考核。教师们应该像蔡渊迪教授一样,坚守教育的底线,对学生的学业负责。对于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批评和引导;对达到一定挂科比例的学生予以开除学籍,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大学教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严谨治学的态度重塑教育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0 阅读:21

中网深读

简介: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做有价值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