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提起同废太子胤礽交好的臣子,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胤礽的叔姥爷索额图。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而索额图则是辅政大臣索尼第三子、噶布喇的亲弟弟。正因为如此姻亲关系,康熙十分看重索额图,在索尼病逝后,让其子索额图平步青云,入阁拜相、位极人臣。
即便很清索额图与纳兰明珠(叶赫部最后一位国主金台吉的孙儿,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婿)之间的党争,康熙为了太子胤礽的地位与威严也会向着索额图,甚至削掉纳兰明珠的大学士之位。
然而胤礽在叔姥爷的唆使下,与康熙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
为了能挽回儿子,康熙将索额图囚禁而死;
然而此举,反而让胤礽越来越远。
哪怕是过去很多年,康熙提起索额图,还要将其称之为“大清第一罪人”!如此便可见康熙对索额图的痛恨程度,不过索额图还不是依附太子胤礽的臣子中结局最惨的。
康熙五十一年,因为“托合齐会饮案”,康熙下旨将兵部尚书齐世武用铁钉钉在墙壁上,齐世武哭嚎多日后去世。而托合齐会饮案的主角托合齐,则是被康熙囚禁在狱中,一年后去世。托合齐去世后,康熙下旨谁也不能为其收葬,最终将其挫骨扬灰。
齐世武其实在康熙四十八年之前还是康熙口中的“好官”,然而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这篇文章我们暂且不提齐世武,来看看托合齐在康熙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何会因为与同僚一起喝酒聊天而入狱呢?
01康熙的大舅子托合齐并不姓“托”,而是万琉哈氏。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康熙的定妃便是万琉哈氏,二人难道同出一族吗?
其实二人不仅仅同出一族,而且还是亲兄妹。
只是一开始托合齐以及家人全都是安亲王岳乐府上的包衣奴才,后来转成了内务府的包衣奴才。成为内务府包衣,自然便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奴才,跟之前的地位大不相同了。
清朝的包衣分为上三旗包衣(内务府包衣)与下五旗包衣(属于旗主王公),地位是大不相同的。比如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在顺治朝一直掌管正白旗,属于正白旗的旗主;但是等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便亲自统领正白旗,如此一来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则称之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
因此,正白旗的包衣便由王府包衣转变为内务府包衣。
比如康熙的保姆孙氏,便是孝庄太后从正白旗的包衣世家曹氏家族中挑选的,若非曹氏家族成为内务府包衣,是没有资格被选为康熙保姆的。
也正因为如此,曹氏一族崛起:
保姆孙氏的夫君曹玺,成为内廷二等侍卫兼康熙心腹,任江宁织造多年;
保姆孙氏的儿子曹寅,则是康熙一起长大的“同母兄弟”,康熙对其十分器重信任,让其接任父亲曹玺的江宁织造一职,康熙南巡时多次下榻曹府。
而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
托合齐的万琉哈氏一族跟曹氏一族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托合齐成为内务府包衣后,任广善库司库郎中。而托合齐的亲妹妹,也因为成为上三旗的包衣,而有了参加内务府主持的一年一次的选秀,只要是被选入宫,便可称为宫女、女官甚至是皇帝的妃嫔。
而托合齐的妹妹便如此幸运,通过内务府的选秀成为康熙后妃。
清朝选秀有两方式:内务府选秀,一年一次,大多选的是宫里的宫女,也可以推荐成为后妃;另一种方式便是三年一次的选秀,也称之为八旗选秀,专门为皇帝挑选后妃、为皇子皇孙们备婚,由户部来负责。
万琉哈氏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生,14岁时通过选秀入宫成为宫女,其实雍正帝的生母乌雅氏是同万琉哈氏一起入宫的。雍正皇帝的生母我们还是很熟悉的,是康熙朝四妃之一,很是得宠,先后为康熙生下了六个子女,是康熙所有后妃中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还有一位是荣妃马佳氏,也是六个子女),如此便可见康熙对孝恭仁皇后的宠爱程度。
而万琉哈氏便没有孝恭仁皇后那般幸运了,一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才生下皇十二子胤祹。
要知道此时的孝恭仁皇后已经在妃位上四年之久,生下两子两女。
而万琉哈氏即便是生下胤祹,仍旧是没有任何封号的庶妃(小福晋、格格级别);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晋封为定嫔。
雍正帝登基后,万琉哈氏才被晋封为定妃。
因为生母不得宠,胤祹的在康熙四十八年只是被晋封为贝子爵位,而此时的胤禛已经是亲王爵位
虽然万琉哈氏在康熙五十七年之前,一直都是没有封号的庶妃,但托合齐毕竟是胤祹的舅舅、庶妃万琉哈氏的亲兄长,康熙对其还是十分信任的。
康熙四十一年时,托合齐出任步兵统领一职。
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知道,步兵统领一职有多重要,雍正若没有步兵统领隆科多相助,很可能连皇位都坐不稳。托合齐能担如此重任,便可见此时的康熙已经将托合齐当成是心腹。
在康熙外出巡幸时,托合齐便负责将京城王公大臣们的言行举止、与谁来往以及有什么样的家庭矛盾等事无巨细,都要汇报给皇上。
托合齐因为有康熙的信任在,还是皇子胤祹的亲舅舅,在朝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然而这样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托合齐便因为参与到了九子夺嫡之中而不得善终。
02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如此一来太子之位便出现空缺,让几位年长的皇子开始夺嫡,而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皇长子胤禵与皇八子胤禩。这两位皇子都被康熙幽禁起来,尤其是胤禵自此以后再没有自由。
即便是胤禩被幽禁,朝中臣子还是大多支持胤禩为新太子。
这让康熙十分不满,很明确地告知群臣:自己不考虑将胤禩立为皇太子。其实此时的康熙出于对发妻孝诚仁皇后的愧疚,还是倾向于胤礽为太子。就这样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再次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然而虽然胤礽的太子之位被恢复,但是朝中的臣子们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支持胤礽,还是想要“八贤王”胤禩将来能继承皇位,如此便可见胤禩在朝中所谓的威望有多高。
而胤礽被恢复太子之位后,不仅没有想办法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反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甚至说出“哪有做了四十年的太子”这样忤逆的话,胤礽此言无疑是在告诉别人:他想要尽快登基做皇帝;换句话说:胤礽是在盼着自己的父皇去世。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康熙又怎么能不对儿子失望呢?
随着“托合齐会饮案”发后,不仅几位朝廷重臣被处死、被下狱,就连胤礽也再次被废,彻底失去了自由,被幽禁咸安宫。
那么,托合齐会饮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要从安郡王马尔浑去世开始说起: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安郡王马尔浑去世,也是这一年一年胤礽的太子之位恢复。
马尔浑的出身极为高贵,父亲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儿子岳乐,而岳乐在顺治朝时战功赫赫、深得顺治帝宠信而晋封为和硕安亲王,甚至顺治帝想要岳乐继承自己的皇位。岳乐在康熙朝三藩之乱时领兵南下平定叛乱,立下不世之功。
康熙二十九年病逝,其第十五子马尔浑降袭安郡王爵位。
而马尔浑的出身高贵,不仅仅因为父亲,还因为其母赫舍里氏。其生母赫舍里氏是历经五朝的老臣索尼的女儿,也就是说孝诚仁皇后还要称呼马尔浑的母亲为姑姑。
正因为出于对岳乐-马尔浑家族的重视,在马尔浑去世后。康熙特地下旨厚葬马尔浑,而且在丧礼期间不得喝酒、宴饮。
然而托合齐却同几位同僚多次宴饮,此时被马尔浑的同母弟经希状告给了康熙。
经希状告托合齐等人,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抗旨”吗?
自然不是!
其实康熙得知此事后,原本以为托合齐等人就是贪杯这么简单;而且经希同托合齐等人之间的矛盾本就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而托合齐是康熙的大舅子、心腹大臣,康熙便想要让“大事化小”。
然而经希却抓着这件事情不放,让康熙彻查。
而彻查的结果,让康熙脊背发凉,看似平平无奇的宴饮,背后却有着巨大的阴谋。
难道经希真的是因为康熙不被蒙蔽,才如此抓着托合齐的把柄不放吗?
当然也不是!
经希所在的岳乐—马尔浑家族,其实是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储君之位的主要势力。可能有人会问:马尔浑的生母不是索尼的女儿赫舍里氏吗?为何不支持胤礽,而支持胤禩呢?
康熙三十七年,皇家的一门亲事,让岳乐家族彻底选择了胤禩。
岳乐的外甥女郭络罗氏嫁给了皇八子胤禩,郭络罗氏从小便失去了父母,是由外祖父岳乐抚养长大,岳乐十分疼爱这个外甥女,而郭络罗氏的几个舅舅也是十分疼爱郭络罗氏,而郭络罗氏出嫁也是从安亲王王府出嫁的。
其实郭络罗氏的出身远非这么简单:
郭络罗氏的高祖母是太祖皇帝的亲妹妹沾河公主
郭络罗氏的曾祖母是努尔哈赤的次女嫩哲格格
郭络罗氏的祖母是太祖皇帝第七子阿巴泰的第三个女儿
至于郭络罗氏的父亲明尚额驸,则是娶了安亲王岳乐的第七女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郭络罗氏是胤禩的嫡福晋,理应做一个操持家务的贤内助;然而郭络罗氏却成为胤禩夺嫡路上出谋划策的军师,帮夫君联络朝中势力(娘家以及外祖父家)的关键。
托合齐虽然原先是岳乐府上的包衣,但其家族早已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家的奴才。
而且在托合齐平步青云的过程中,同皇太子胤礽的关系越来越好,坚定地支持胤礽。
这其实不难看出,经希状告托合齐,看似是在为兄长马尔浑“打抱不平”,但实际上就是帮自己支持的“八贤王”胤禩,来除掉支持太子胤礽的党羽;甚至将此事闹大,让康熙再次废太子。
历史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康熙确实再次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经希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03其实凭康熙对托合齐的宠信程度,即便是托合齐公然违抗圣旨,确实同同僚一起参加了宴会,喝酒聊天,也不是什么大的罪过,申斥几句也就过去了,不会重罚。
然而此事调查的结果是,同托合齐一起宴饮的这些朝臣,让康熙感到脊背发凉。
托合齐,步兵统领,掌管整个京城九门的卫戍,所以也称之为“九门提督”,掌管2万兵马;
齐世武,刑部尚书,康熙眼里的“好官”,却收受贿赂成为太子一党的人,负责整个大清的刑狱;
耿额,兵部尚书(别称大司马),掌管各地驻军粮草、兵马调动以及部队官员任命;
除了这三位位极人臣者,还有都统鄂缮、迓图等人,大多都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若是这些人密谋造反,让太子胤礽提前登基的话,康熙未必能有全身而退的对策;甚至很可能被胤礽“弑父篡位”。为了自身的身家性命,康熙不得不将托合齐会饮案直接定义为“谋逆案”。并且下旨简亲王雅尔江阿负责审理此案,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康熙在畅春园再次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此次废太子,便意味着胤礽不可能再有翻身的可能。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因为失望伤心而直接病倒了,好久才养好了身子;
而这一次废太子,康熙则是十分平静,或许此时的康熙已经对胤礽彻底失望了。但胤礽毕竟是康熙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胤礽一旦被废,康熙几十年的心血都白费了,同时意味着诸位皇子必然会明争暗斗争夺储君之位。
康熙的内心同样是十分痛苦的,他自然需要一个发泄的地方。
而与托合齐会饮案有关的臣子们,便是康熙发泄的对象,如此便有了开头的一幕:齐世武与托合齐不仅没有善终,而且结局十分凄惨。
至于其他与托合齐会饮案有关的官员,要么被流放,要么直接直接处死,同样下场凄凉。
其实说到底,托合齐等人的下场是九子夺嫡的必然结果。
只是废太子胤礽,是九子夺嫡中淘汰出局较早的一位,那些支持胤礽的臣子们不得善终也在情理之中。再往前推十几年的时间,雍正帝登基后,八爷党四位皇子,两位被幽禁但并未太过为难,两位则是被幽禁而死。至于那些支持皇八子胤禩与皇十四子胤禵的臣子们,大多也没有善终。
比如: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儿子阿灵阿,虽然早已去世,但还是被雍正追究,其家人要么被籍没为包衣奴才,要么就是被直接处死;
康熙的大舅舅佟国纲的长子鄂伦岱,被直接处死;
.....
这便是“成王败寇”的自然规律,更何况托合齐等人是直接触碰了康熙的逆鳞,康熙又怎么会轻易地饶恕呢?
结语可能有人会问:
托合齐既然是皇十二子胤祹的亲舅舅,为何不支持胤祹夺嫡而支持皇八子胤禩呢?
胤祹出生后便被康熙下旨,交给了宫女苏麻喇姑抚养。
苏麻喇姑是孝庄文皇后身边最为信任器重的宫女,虽然不是皇亲国戚但却被皇家当成是亲人一样对待,死后以妃嫔的规格下葬,可想而知苏麻喇姑的地位。
胤祹从小便从苏麻喇姑的身边长大,慢慢地养成了不争不抢、为人处世十分低调的性格。也正因为如此,在康熙朝晚期得到了父皇康熙的重用。
胤祹虽然序齿靠前,但从未参与夺嫡,也从未想过抢夺皇位。
除了跟苏麻喇姑的教养有关,跟胤祹的出身也有关系,胤祹的生母本就出身低微而且不得宠;这对胤祹来说,自然便不具备夺嫡的先决条件。
托合齐十分清楚自己外甥的脾性,又怎么会支持外甥夺嫡呢?
沾亲带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