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第五代导演背后的那个男人。
令张艺谋、陈凯歌名声大噪的《红高粱》《霸王别姬》都是由顾长卫掌镜,绝佳的摄影技术让他名声大噪。
到了2005年,执导的首部电影《孔雀》问世,一出手便拿下了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该片的初剪版4个多小时,后又压缩到3个小时的最终版,通过审查的影片时长最终定格在两个多小时。
虽至今未等到导剪版,但目前的版本也叫人喜欢。
孔雀开屏,看似美丽,但也就那一瞬,就像《孔雀》,片中的一家五口围坐在一起吃饭,表面其乐融融,内里支离破碎。
但《孔雀》好就好在这种真实,把背后的东西挖出来展现在观众眼前,那些光鲜亮丽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带着毒的,致命又伤神,足以改变人生。
初看第一段张静初的故事,大多数人应该喜欢不起来。
张静初神经质,自己作,甚至为了拿回降落伞,不惜放弃自己的贞操,过于癫狂,一点也不懂的爱惜自己。
这是因为顾长卫在剧作结构上的专门安排,先以年轻人的视角为主视角,等到了第二三段故事时,再让大人视角和年轻人视角互相穿插。
一是解释清楚张静初为何会形成那样的性格,她一心想要走出去,走出那个困住她的家,让她不得有个性张扬的时代。
父母从小对哥哥的偏爱让她倍感不受重视,在一天天的日子中看清了生活,与其按部就班,不如大胆尝试,她当伞兵,想过上不被管教的生活,但现实不如意。
她认文艺团老头当干爹,想得到缺失的爱,老头自杀,她被骂狐狸精,她骑车挂着降落伞在街上狂奔,享受曾未实现的梦,被母亲看到后制止,回家后被打针。
在父母看来,张静初的行为就是离经叛道,不是那个时代正常女孩该有的样子,所以必须让她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什么是正轨?听话、懂事,按照父母的意愿长大,收敛起自己的性格,但张静初终究是管不住的孔雀,选择了嫁人。
只是好景不长,换了地方也没改变多少,张静初最后还是回到了父母家,为年轻时未得到过真爱与梦碎在路边摊强忍泪水,后来认清现实,成为了和父母那一代一样的人。
二是把家庭教育与时代遗留赤裸裸地摆在眼前。
一刀切的做法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极大,但父母受限于时代,在当时也别无选择。
弟弟正值青春期,对异性充满好奇,在作业本里夹着女人的画像,被父亲看到后厉声痛斥,还要把他赶出家门。
以至于到学校撬开他的书桌,让他退学,导致弟弟离家出走,多年杳无音讯,再次回家,早已不是当年模样。
刚刚结束那十年,步入到七十年代的人们都是循规蹈矩的,思想也不可能开放。
所有的东西都是压着的,不会去引导,而是永绝后患,因为都被遗留问题整怕了,所以弟弟人生轨迹的改变有父母的原因,也有时代的问题。
三是把孩子真实的一面描述出来,这一点很难得。
有太多国产片只知单向说原生家庭怎么样,制造矛盾与焦虑,为一时虐,赢一时热,却不知双向评价。
顾长卫在《孔雀》中做到了双向,既说了父母的问题,也道出了孩子的不足,他们尚小,不懂那么多成人世界的规则。
父母多疼患有脑疾的哥哥多一点,他们就认为是偏心,哥哥来学校送伞,弟弟会觉得丢人,致使做出下药的行为,幸好被张静初及时拦住才免遭大祸。
对于还没步入社会的孩子而言,这些行为与心理在孩子的价值观里都有可能做出。
顾长卫没有回避,也没有谴责,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客观记录,但在记录之外也不缺乏温情。
姐妹三人其实互相爱着对方,父母对他们的疼爱也不少,只是有些时候表达方式不那么让人接受。
如张静初出嫁前会把妈妈给的手表送给哥哥,哥哥喜欢的鸭子死了后,姐妹俩一起请哥哥吃大包并重新送他一只小鸭子。
哥哥虽然嘴上不愿意,但在下雨后依然为弟弟送伞,即便弟弟在同学面前不认他,他也没有埋怨,有一定的是非观,虽然不多。
母亲为了张静初的工作跑前跑后,父亲在弟弟失踪回来后还是愿意求别人给他个工作,张静初离婚后回到家,父母依然对她如初,不催促也不怪罪。
结尾处,姐妹三人各自有了家庭,一起去动物园看孔雀。
再多的洪流也没改变实实在在的亲情,正如末了的旁白一样,“那一年冬天,爸爸突然去世了,妈妈变老了,我们还好。”
家人之间没有隔夜仇,年轻时都想逃出去,年长后围城好像也不是那么不堪,家永远都是彼此的避风港,别人只愿看到你孔雀般美丽的羽翼,但家能一直接受你不那么雅观的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