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一个中国故事,其次是从制造向智造迭代的故事,最深刻和动人的是关于‘人’的故事。”
文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2月26日,海尔创业四十年。
尽管已经在“闭关”为年终秀做最后的准备,我还是很想为它写一点东西。然而,真的到动笔的时候,又觉得非常难写。不是没有东西写,而是可写的太多。
我跟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通了一个电话,他正在出差的动车上,交流断断续续的,如同这个时代的某些特征,动荡、连续而不确定。“海尔好像一个优等生,每门课的分数都很高,这反倒很难弄了。”我说。他在电话那头笑而不语。
周云杰
海尔四十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首先是一个中国故事,其次是从制造向智造迭代的故事,而最深刻和动人的,是关于“人”的故事。
全世界最先进的工厂,叫“灯塔工厂”,每年由世界经济论坛评选,目前全球有172座,中国大陆地区有74座,海尔有10座,列世界第一。
我曾经四次带队,去青岛的中德生态园考察学习那里的3个海尔灯塔工厂。在车间里,有两个细节令我印象很深。
宽敞的中央通道两侧立柱上,悬挂着很多工人的照片,他们都是这一工段的技术员,因提出了各自的微创新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有些独特的工艺甚至是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
车间里还挂着不少横幅标语,其中有一条写着:“人是目的本身。”没有落款人。是康德的原话。
在一般的理解中,越先进的智能化工厂,“机器替代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海尔的事实是,人仍然是一切“know How”的关键。这里的“人”,既包括企业各级决策人,更指代为每一个一线的产业工人。
人的进化,是一切生产进化的前提。劳动是人的本质,而人又是一切劳动的目的。
这样的表述听上去很抽象,却是海尔四十年最本质性的底层逻辑。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他上任后,制订了13条规章制度,其中有一条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其他还包括“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车间内不准吸烟”和“不准哄抢工厂物资”。
13条规章制度
今天听来,这些制度都挺可笑的,但却是中国工厂从计划经济体制挣脱出来后的第一个起点,很低很真实。到了1985年,张瑞敏把76台“问题冰箱”抬到车间的中央,让缺陷责任人当着全体工人的面,用一把大锤亲手砸成废铁。
在《激荡三十年》里,我将1984年定义为“公司元年”,把“张瑞敏砸冰箱”视为中国企业质量意识觉醒的标志性事件。产品合格的前提,是人的合格,对后者的规范化管理,是工业革命的首要任务。
我第一次去海尔调研,是1995年秋天。当时,工厂门前的一条马路刚刚拓宽竣工,被命名为“海尔路”,这是我见到的第一条以企业命名的道路。
那年,海尔收购了青岛的一家亏损企业红星电器厂,并用三个月的时间实现扭亏为盈。张瑞敏的那套做法被媒体称为“激活休克鱼”理论。
在当时的调研中,我便已经惊奇地发现,海尔对红星的再造,是一套管理制度输出的胜利。海尔是最早引入丰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中国企业,张瑞敏当年的某些管理主张,如“日清日高”等等,都带有浓厚的日系风格,又体现了与中国古典文化融合的特色。
2005年,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这是海尔在关于人的思考上一次飞跃式的进步。
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的科层制,将决策权、用人权和薪酬权交给员工,使员工从被动接受任务的经济人转变为自主创新的创造者。它需要在企业内部打破原有的岗位设计和组织模型,把人解放出来,从而呈现为一种开放的、耗散式的管理形态。
在二十年前,“人单合一”的提出几乎没有引起企业界太多的关注。首先是因为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其次,中国市场仍然有无数的增量存在,与其向内挖潜,不如跑到外面去抢蛋糕。其三,传统制造业不再那么性感,人们的注意力都在新兴的互联网经济上。
互联网兴起初期
后来的十年,对于海尔和张瑞敏而言,是默默磨剑的十年,是寂寞的。
我再一次见到张瑞敏是2015年,在总理召开一次座谈会上,他正好坐在我的旁边。彼时,海尔正在“砸组织”,也就是去掉中间管理层,先后多达2.6万人。张瑞敏在交流中提出了“创客模式”,这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
“平台主-小微主-创客”是“人单合一”在组织上的又一场革新。十年磨剑己露锋芒,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海尔内部孵化出四百多家创业公司,张瑞敏甚至把研发中心开放,向全球发布科研课题。
如何把一家大型企业在组织上“生态化”,这个命题是全球管理学界最前沿的实践课题,作为一家跨国性制造企业,海尔的经验无疑是国际性的。
张瑞敏曾与IBM原董事长、写出过《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的郭士纳有过一次交流,他把海尔扁平化的事讲给郭士纳听,后者说,“我在IBM的时候朝思暮想的一件事也是扁平化,但始终没有做,为什么?因为整个系统要变,涉及到二十几万人,一旦出事,整个企业荡然无存。”
在一次交谈中,我曾经问张瑞敏:“你怎么看外界对你改革的担忧和非议?”
他的声调突然抬高了三度,坐在一米开外的对面,我分明看到年近六旬的他眼眶陡然变红,他高声说,“如果我还在乎外界怎么看我,这场改革还搞得下去吗?”
这个场景,我曾在一篇专栏里讲述过,至今思起,历历在目。
又过去了将近十年,事实证明,“人单合一”和创客模式让海尔获得了一次组织意义上的重生。它对人的理解和重新定义,甚至是超越国界和文化的。
2016年,海尔以55.8亿美元收购美国GE的家电业务。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并购完成之后,海尔并没有派出一人参与管理,而是通过输出“人单合一”模式,再造了企业机制,从而实现扭亏为盈。
今天,海尔在全球有十二万名员工,其中3.9万名为非中国籍,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一百多个国家的海尔员工。“人单合一”模式落实于所有海尔的组织。此外,“人单合一”已形成国际标准,世界各地有47.1万家企业在实践学习。
周云杰是1988年入职海尔的。他告诉我,今天海尔的核心管理层,有从跨国公司引进的高级经理,但大多还是在海尔浸润了几十年的“子弟兵”。“所有的管理学理论,最后都需要解决人性的问题。企业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员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1年,海尔提出“网器”,比德国管理学家孔翰宁的“工业4.0”概念早了整整三年。
“网器”是家电业对物联网的一种具体的描述,它不仅意味着硬件的智能化和互联化,更意味着服务、功能、盈利模式的升级,以及一种生态化的产品和品牌战略。
在过去的几年里,海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场景品牌“三翼鸟”,同时,以食联网、衣联网、空气网、水联网等开放生态圈,打造了覆盖用户衣、食、住、娱各类需求的行业场景生态。
此外,由供应链部门孵化出来的卡奥斯,也成为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中国最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从2015年以后,我几乎每年都会去一趟海尔。每一次,我都能看到和听到新的创新项目,它们都不是自上而下“规划”出来的,而是如同新鲜的植物一般,从土壤里活泼泼地长出来的。
所以,在海尔,你永远先看见海尔人,再看见海尔事,然后是海尔造。
据海尔自己的总结,四十年海尔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战略转型,包括: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和生态品牌战略。
“人单合一”提出于2005年9月20日,其时,海尔创业二十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平台主-小微主-创客”的生态型组织提出于第五战略阶段,其时,海尔创业三十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2015年之后的这十年,海尔营收突破4000亿元。
营收加速增长,在表征上是规模效应、全球化策略和品牌战略的成功,而其内在的驱动力,则是二十多年来,生产关系改变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
很难想象,没有组织的生态化,会有生态战略的成功。那些发生在器、物、数据和空间的创新,本质上仍然是人在变革中的主动性发挥,以及企业在组织能力上的赋能和解放。
面向未来,人工智能革命对现有的商业秩序和模式构成更加深刻的破坏,海尔对人的重视以及据此而进行的组织革新,将越来越具有现实的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海尔的经验适用于几乎所有面临挑战的企业组织。
管理学,再度王者归来。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23年,海尔在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排在第一,而且是第15次蝉联。如果不出意外,加上今年,是第16次了。
在家电单品上,海尔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都是全球第一。目前,海尔智家的营业收入中,超过一半来自海外市场,在外销的中国家电品牌里,10台中有6台是海尔品牌。
比上面数据更重要的,海尔完成了接力棒的顺利交接。2021年11月,执掌海尔37年的创始人张瑞敏退休,大学毕业分配到海尔,在海尔工作三十三年的周云杰接过了帅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大体量的一个企业,这么重要的一次交接,竞然是如平滑,毫无波澜,甚至内部的员工,政府部门,合作伙伴都没感觉到海尔换了掌门人,周云杰在加速中顺利接过了接力棒,这是很不容易的,同时也应验了德鲁克所说,一个伟大的企业,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海尔四十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首先是一个中国故事。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家电厂,到如今“谁与争锋”的物联网时代世界引领的生态型企业,成为一个全球化企业、世界级品牌。海尔证明,当今全球最懂制造业的是中国人。
其次,是一个从“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迭代升级的故事。中国是第一制造大国,同时也是被互联网改造得最彻底的国家,在颠覆中重生,海尔是最生动的缩影。
而最深刻和动人的,是关于人的故事。张瑞敏、周云杰以及十二万国籍不同的海尔人,在一个全新的生态型组织中,真正成为了“物”的主人。
“人是目的本身”“劳动是人的本质”,康德和马克思在哲学著作里阐述的原理,在这家四十年的中国企业身上,得到一次实验意义上的诠释。
海尔生日快乐。
它诞生的1984年,西门子137岁,通用电气92岁,日本松下66岁。我很好奇,它们未来的四十年。
本篇作者 | 吴晓波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