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检安全高效——探访三澳核电站线路保障一线

经济日报 2025-01-18 06:50:14

“500千伏澳南线无人机夜间自主巡检开始!”春节前夕,在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苍南无人机(大数据)应用中心,每当夜幕降临,线路值班员黄磊就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下达指令,无人机机巢随即打开,一架无人机飞往500千伏澳南线、澳雁线开展自主巡检。

“无人机夜间巡视是电力部门应对极端降温天气,全力保障三澳核电站建设可靠用电的一项重要举措。”国网苍南县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李世添介绍,三澳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是全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民用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120万千瓦“华龙一号”机组。全部商运后,每年将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提供清洁能源超540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0余万吨。

核电站安装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坚强可靠的调试电源线路作为保障,其中,500千伏澳南线、澳雁线是三澳核电站送出线路,目前作为三澳核电站调试工作的电源线路使用。为确保春节期间安全运行,核电站内调试工作高效进行,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制定了涉核线路专项保电方案。“我们利用属地协调优势,组建了一支市县联动的红船党员服务队,运用无人机机巢自主巡检技术加强巡视频率,实现线路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李世添说。

1月14日下午,记者看到,搭载了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像仪的巡检无人机,如同电网的“空中哨兵”,巡视人员只需在电脑端设置当日巡检任务并下发工单,无人机便可对线路设备状态进行全方位扫描,同时将数据传送回后台,巡视人员在监控端便可观测到杆塔和线路的每一处细节。待无人机结束飞行、返回机巢后,巡视人员将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上传至图像智能识别系统,通过系统自动识别检测隐患缺陷,生成无人机作业报告,完成工单闭环,为后续消缺、抢修工作提供依据。

尽管科技赋能可以大幅提升巡检效率,迅速完成大范围线路的检查,但机巢无人机的应用也面临局限。由于核电线路大部分位于植被茂盛的偏远山区,网络信号弱,远超无人机机巢覆盖范围,因此也需要运检人员携带无人机“上场”。

当天晚上10时许,运检人员李卫在空旷地带操作双光夜视无人机,对机巢无人机无法覆盖的线路进行“人工+无人机”巡检,无人机灵活地穿梭在夜幕中,缓慢靠近导线……巡视完成后,李卫收起无人机,在寒风中搓了搓手,“我们把巡视时间安排在18时后,是因为线路设备过热、放电等现象在夜间较为明显,巡视结果较为准确。我们利用‘人机+无人机机巢’的精准巡视,对线路进行全方位‘体检’,确保隐患查无遗漏”。

核电线路保电工作中的科技手段,不仅体现在无人机上,还有“数字观冰”技术。早在入冬前,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就在易覆冰区的设备上安装了防冰拉力传感器、视频图像监测装置,通过输电全景智慧监控中心在线监测感知“覆冰”情况,实现“人工观冰”到“数字观冰”的转变。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技术主管胡柯表示,将严密监控涉核线路运行状态,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制度,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核电建设保驾护航。 (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