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接连出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举措,涵盖强化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等工具做优做强等内容。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各地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举措逐步落地实施,资本市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支持优质企业上市
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地方政府重视资本市场,旨在通过其融资和投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资本市场能够将资金引导到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和重点领域集中。为优化资本市场培育机制、提高企业培育质效,四川省去年10月份印发《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培育机制,聚焦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动态筛选企业入库培育。
今年以来,多地制定方案,加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1月15日,《贵州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大力开展企业上市挂牌培育。1月21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型和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
“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田利辉看来,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践,有助于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初创企业往往没有可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如果可以通过IPO或者PE、VC等风险资本获得资金支持,企业能够实现较快发展。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从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高质量上市已成为共识。例如,河北省提出,加大培育力度,推动企业高质量上市;天津市提出,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四川省提出,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和扩大再融资。业内人士认为,地方政府树立正确“上市观”,坚持质量为先,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升资本市场整体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一方面,我国间接融资占比偏高,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表现低迷,权益资产对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加大,提振资本市场表现有助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广东省提出,将着力激发上市民营主体市场活力、强化国资国企上市引领支撑作用、重点发挥上市公司链主作用。贵州省表示,将推动上市公司规范发展提升投资价值、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做大做优做强、推动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
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受到各地高度关注。四川省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公众意识,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贵州省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建立提升投资价值的长效机制,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业绩考核体系。
2024年,中国证监会会同地方政府全年走访1622家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披露并购重组交易2131单;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田利辉表示,各地出台的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近期,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持续释放。业内认为,增强制度的包容性与适应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或将成为改革重点。杨德龙认为,应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引导资金进入优质企业和潜力行业。
各地纷纷推出相关举措,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例如,四川省提出,充分发挥基金支持作用。引导各类投资基金聚焦重点领域,大力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广东省提出,引导风投创投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田利辉表示,为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未来改革或将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和成本;优化并购重组制度,促进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
明明分析,接下来,各地应从监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两方面入手,既打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也鼓励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增强资本市场发展动能。 (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