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说她是林徽因的侄女,在美国,我们说林徽因是她的姑姑

遇言不止 2022-12-05 14:08:09

一个人的非凡品格,在她很小年纪时就已显示出来。

——遇言姐

前段时间,华裔建筑师林璎(Maya Lin)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评为“2022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和她一起入选的还有我们的冬奥会“吉祥物”谷爱凌,和杨紫琼。在遇言姐看来,林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同时上榜的这两位华裔女性。她是著名建筑师,耶鲁大学的校董,少女时代因设计华盛顿越战纪念碑而扬名全美。

▲2016年11月,林璎获得“总统自由勋章”,奥巴马总统亲自为林璎佩戴奖章

▲1995年,《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关于这位年轻的建筑师成长的纪录片

林璎设计的空灵而深厚的纪念碑,每年吸引200多万美国人到华盛顿驻足。这座V字型纪念碑由黝黑抛光的花岗岩砌成,上面刻满了阵亡官兵姓名,人们来到纪念碑前,奉献鲜花和眼泪。

▲越战纪念碑

有一年,在加拿大大学的艺术欣赏课上,我介绍了几位中国近代的艺术家,听众始终兴致寥寥,于是我点开林徽因的照片说:“这位女士是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师,也是Maya Lin的姑姑。”课堂上一片惊疑之声,连教授也忍不住连连发问:“真的吗?她有过什么作品?”事实是,在中国我们说她是林徽因的侄女,而在美国我们说林徽因是她的姑姑。

▲林璎和她的女儿,先生

1959年,林璎出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她的祖父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的政治家,父亲林桓是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后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系主任。林璎的母亲张明晖出生于医生世家,上海解放时她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护照和10美元缝在衣服中,从香港转道美国,一看就是一个敢做敢为的聪明姑娘,后来成为一位诗人,在俄亥俄大学教授文学。在林氏这个晚清著名的福建大族中,曾诞生过民国飞行员林恒、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等众多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志士。

▲烈士林觉民一家合影‍

出生并成长于美国的林璎不会说中文,甚至不太会用筷子。在一座2万人口的小城,她的家人自移民后便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父亲出于某种复杂的情绪,甚少跟子女提起往事。直到很久以后,《纽约客》的记者跟林璎提起她有一位姑姑,是中国首位女建筑师,她才得知这段身世。21岁生日时,父亲第一次和林璎谈起了自己的姐姐——林徽因。父亲言语间满是尊敬,“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我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

▲林璎的姑姑——林徽因

林璎童年是在一片森林的环抱中度过的,那是一段与世隔绝的时光——她的父母喜欢过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我一直都知道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是家,而他们真正的家——中国,却已经成为了过去。他们很少谈及过去,而且总是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疏离。”

▲少女时期的林璎,是个森女系妹子

虽然林璎生长在一个刻意遗忘和深藏文化传承的环境里,但她作品中含蓄、内敛、平衡的禅意却总是浑然天成,扑面而来,就仿佛这一切只是基因使然。

▲林璎儿时幸福一家合影

我看过很多林璎的视频,从少女时期到人至中年,她总是惊人地平静、镇定,几乎没有起伏的情绪。她说:“父母从不直接告诉我应该做什么而总是让我自己选择。他们说的东西我虽然有时候不理解,但却传达着一种微妙的反观。这种通往自我意识、自我觉醒的途径,被母亲称之为‘道’。”

▲林璎的母亲

1980年,林璎在耶鲁大学读书。她和5个同学计划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主要强调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诠释死亡。那一年,卡特总统通过了建造越战纪念碑的议案,有一个同学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一座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成为了战争的代价,应当被历史铭记的是人而不是政治。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然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刻满姓名的纪念碑,人们拓下亲人或战友的名字,留下纪念品

如今看来,这座纪念碑是如此的成功、与众不同,仿佛大地开裂容纳死者,简洁、厚重、震慑人心。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你面前的只有战争、死亡和生存。难以置信这件伟大的作品出自一个21岁女孩之手。在决定参加投标后,林璎特地赴华盛顿考察环境——长空如洗,芳草萋萋。“我突然有一种用刀将地面切开的冲动。”她说。

▲大学时期的林璎

当她站在那里时,开始本能地想象着自己用利刃将地面剖开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另一边指向华盛顿纪念碑,蔓延的荒草慢慢将其覆盖,纯黑抛光的大理石反射出人们的面孔,所有阵亡者的名字镌刻其上,无需再添加任何修饰。就像一道边界,隔离开我们的世界和另一个更详和、隐秘、遥远、人类无法触及的所在。与传统的方石尖碑不同,林璎的设计与大地合而为一,象征着沉思与安宁,黑色大理石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物体,而是大地的一角,是被掀开的一侧土地。

▲只是看照片都会有一种肃穆的感觉,现实场景更为震撼

在回耶鲁的路上林璎快速画下了草图,又觉得草图太简单、太拙劣了,几乎看不出所以然,她试着添入一些元素让图纸变得显眼一些,但很快发现任何修饰都是画蛇添足,于是林璎只好通过一篇说明文字来阐释设计意图。直到竞标截止前一天她才写完这篇短文,以至于没有时间打印出来而只能手抄到展板上。“我那时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作业来做,只担心能否通过考试。”当我把作品寄出去参赛时,没有抱丝毫获胜的希望,因为它全然不是一种对政治斗争的颂扬,而是集中在体现个体以及失去的生命的主题上。

▲林璎绘制的草图,手写的设计说明还有涂改的痕迹

1981年,由两名建筑师、两名景观建筑师、两个雕塑家和一个人类学家组成的评审团仔细评估了1441件参赛作品——其中有近40英尺高的摇椅,有近两层楼高的军靴,有占地面积两英亩的巨型美国国旗,还有的看起来像个巨大的钢盔。当大家看到林璎的设计时,一位评审员激动地惊叹:“这一定是一个天才的杰作!”当大家抽出展板背面的联系人卡片时,诧异地发现地址是耶鲁的一栋宿舍。在这场竞标中,众多知名设计师皆参加了角逐,谁想到得此殊荣的竟是一位在校生。

▲林璎的杂志专访

“我们深信这个设计是非同凡响的。虽然在我们做出最后决定之时就已经知道它将是一个引起争论的话题,但我们情愿一试。 ”评审员说。每读到这段史料我都心中一震。今日我们得以看到这座伟大的建筑,除却设计师的天分和坚持,更有许许多多秉持专业精神的支持者们顶着重重压力推动了方案的执行。

▲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品

“凝视它越久,你就越被它打动,就越看到其中蕴藏的惊人力量。于是每多看它一眼就使我更加确信,它毫无疑问就是我们要找的那唯一的一件”,评审团说,“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艺术品,它将会成为世界级的,能与一流建筑艺术品相媲美的作品”。然而,这个与传统的方式尖碑背道而驰的设计在民间遭到了汹涌的反对和抗议。

▲最初这个设计受到了很多质疑,人们甚至对它的颜色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是黑色的而不是红色和蓝色(美国国旗的颜色)?在纪念碑建成之前,仅仅从图面上,老兵们看到的是一座貌不惊人且低矮的石墙,他们想象不出陷入大地之中的V字打造出的是一个生者与死者相聚的空间,那片光可鉴人的黑色大理石和按阵亡时间排序的名单将带来何等的共情和缅怀。一些退伍军人和家属集会抗议,辱骂林璎的作品,说它是一个“令人羞辱的阴沟”、“丢脸的破墙”、“黑色的伤疤”。嫉妒林璎的建筑师则讽刺说,“她真是幸运,不过在纸上画一道黑线,就能得到冠军”,甚至连《华盛顿邮报》都刊发了一篇名为“一座献给亚洲战争的亚洲纪念碑”的文章来映射林璎的华裔出身。

▲天才少女建筑师的设计受到质疑,那年她21岁

共和党集体写信向里根抗议,出资人反悔授予林璎奖金,内政部长沃特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修改三处设计——“把颜色改为白色,使它高出地面,并在纪念碑的最高点插上国旗”,否则将不予通过。这一切与林璎“以人为本,去政治化”的理念大相径庭。

▲工作中的林璎

由于越战纪念碑引发的风波,美国艺术界为了公平起见,决定将参赛的所有作品重审,结果全体评审一致表决:林璎的作品确实是最好的。在你试图突破成见、旧传统和旧观念樊篱时,必然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在方案的胶着期,为了不使林璎的设计流产,迈克 ·戴维森将军提出了一个中合意见:保留林璎的原设计,但在纪念碑两侧树立几座雕像。

▲越战纪念碑和雕像群

1982年,在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会议室的听证会上。林璎陈词:“这座纪念碑给了每个人以自由的空间去想象那些参加越战的人们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它不是献给政治、战争抑或辩论的,而是献给所有曾经为我们的国家服务过的男人和女人们的。它将人们带入一个静默与沉思的空间,使他们成为纪念碑的一部分,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那些附加的设计对于原作来说无异于一种造成缺陷的入侵行为,丝毫不顾作品的空间美感,而5英尺高的塑像也已经超过了纪念碑本身的高度。这些塑像凌驾于那些名字之上,已经破坏了原作的涵义。我不是对这些塑像表示赞同或反对,我只是不同意这种野蛮地将两种风格的纪念碑放在一起的做法。”

▲一个不卑不亢却又顽强倔强的女子

国家艺术委员会最终通过林璎的设计。越战纪念碑开始动工后,林璎赴华盛顿监工,越战纪念碑设计的奖金提供人,德州富商罗斯裴洛气愤不已,鼓动退伍军人到华盛顿示威抗议,并要求政府拨款另外建造一座由白人雕塑家哈特设计的纪念碑——一座包括三位军人与一面美国国旗的特大铜像。

▲哈特的设计,被建立在越战纪念碑的对面

1982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哈特设计的铜像即刻动工兴建,林璎知道后伤心而无奈地说:他们硬要在我画的人像上涂抹两撇胡子。1982年11月,越战纪念碑在华盛顿正式揭幕,商贾政要云集的揭幕典礼上,没有任何人在致词时提及林璎的名字,揭幕典礼的节目单上,只有哈特的铜像印在封面上。当纪念碑终于对外开放时,处于舆论中心的林璎身心俱疲,她辞去了工作返回耶鲁继续学业,并在1986年获得建筑系硕士学位。

▲接受采访的林璎

一切纷纷扰扰都在岁月的品鉴中尘埃落定,人们终将认识到林璎设计的纪念碑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作品。它宽容、诚实、高于政治和时代,使人们在迂回之间得到一种感悟,从无赞扬斗争或是牺牲,只是清楚地记录下生命的代价。如同林璎所预料:人们努力反对的是一个他们并不了解的设计,但大众真正面对它时,他们会为之哭泣。

▲开放后的纪念碑深受欢迎

1988年,作为耶鲁大学建筑系最年轻的博士,林璎正在纽约的建筑事务所实习。有一天,她接到来自阿拉巴马州政府的电话:希望林璎能够为民权运动中的牺牲者设计一座纪念碑。

▲耶鲁大学建筑系最年轻的博士

起初,林璎很是犹豫,因为越战纪念碑所引起的骚乱还历历在目,但是当她得知美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民权运动纪念碑时便改变了想法。

▲往事历历在目,对于这次邀请林璎有点犹豫

林璎从小在闭塞的环境中长大,对民权运动的历史知之甚少,为此,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史料以获得感性认识。当我看到马丁·路德·金“只有当公平与正义如水流般直下时,才能真正使我们感到满足”这一句时,我便有了主意。水面平铺在刻有文字的花岗石圆盘上,仿佛静止,只有在参观者轻触水面时,看似不动的水流才会显出波纹;圆盘的底部开有槽隙,水滴洒下,仿佛热泪。

▲民权纪念碑:1989年,6000多人参加了民权运动纪念碑的捐献仪式

当收到耶鲁大学“纪念女性入学二十周年雕塑”的邀请时,林璎十分开心。1969年时,耶鲁才招收了第一名女性学生,并用了7年时间彻底取缔女性的入学限制。

▲耶鲁大学女性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我在2017去耶鲁学习的时候见过,低调含蓄,但是蕴含深义

▲为密西根大学(Ann Arbor)设计的地面艺术《浪涌》

▲雕塑作品《蓝湖通道》的灵感来自地图制作

▲著名生态建筑 - 温哥华天桥

2003年,林璎以83%的赞成票出任耶鲁大学校董。2010年,林璎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勋章,白宫东厅,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颁奖现场上林璎与奥巴马握手

在越战纪念碑落成10年后,林璎被邀请出席越战纪念日,那时的她已名满天下,神情依旧淡定,波澜不惊。她发表了一段简短的独白:“我对演讲不太在行,多数时候我都是让我的作品去说话。能够帮助这么多的人对我来说有非同寻常的含义。也许我是它的作者,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它是为你们而存在的,是为每一个带着情感而来的人存在的。是你们赋予了它生命。”写文时,我回看林璎的视频,忽然想到所谓“重剑无锋”指的就是林璎这样的人。她并不犀利,甚至有些钝感,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她的作品质朴、笨拙,并不完美却又浑然天成,直抵人心。她总是一个人决定,一个人完成。那一年她只有21岁,却毅然抵制住所有反对声浪,独自承受——一个人的非凡品格,在她很小年纪时就已显现出来。林璎的父亲在她21岁生日的时候,第一次和林璎谈起了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林徽因。他说到她是如何与丈夫梁思成一起,参与了天安门广场的设计,潜心整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又是如何跳出自己的女性弱者身份,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故事......父亲言语间满是尊敬,“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我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

▲林徽因在李庄的照片

有的时候,家传是一种文化,高贵非凡是一种基因。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END-

参考资料:

• Academy of achievement: Listen to this achiever on What It Takes

•MayalinStudio:https://www.mayalinstudio.com/

•ArtNews:The 20 Best Environmentalist Artworks of the Past 50 Years

附上林璎的作品选,照片来自https://www.mayalinstudio.com/

▲尼尔森图书馆, 2021 Smith College, Northampton MA

▲诺华生物医学研究中心Novartis Institute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Cambridge Campus, 2015

▲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2009

▲Box House, 2006Telluride, Colorado

▲Civil Rights Memorial, 1989

▲The Women’s Table, 1993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5 阅读:961

评论列表

小春

小春

3
2023-02-12 17:28

乱七八糟的,同父异母就可以乱称呼吗

水淡末

水淡末

2022-12-05 21:49

侵略战争失败了设计一个纪念碑?华裔在美国真的好恰饭

心有执念 回复 冰帝狼王 12-21 18:06
我们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啊。 越南侵犯我们的领土了,我们进行反击。而美国当时就是侵略啊,跟日本侵略亚洲国家没什么区别。 你有什么疑问吗?

冰帝狼王 回复 12-20 16:28
越战是侵略战争?那我们对越战争是啥?

谢挺疯

谢挺疯

2023-03-12 04:50

家教好

遇言不止

遇言不止

中国最领先的女性励志全媒体,专业主义精英女性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