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3月18日,即154年前,发生了巴黎公社起义事件。此次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试图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旨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军事行动。巴黎公社标志着人类历史上首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
巴黎战火熊熊,愤怒情绪高涨,正义旗帜飘扬。蒙马特高地之上,炮火轰鸣打破宁静;城市的大街小巷,民众手持武器挺身而出。两位领袖倒台,国防力量反叛,激起了工农群众的昂扬斗志。红色旗帜高擎,宣告新政权的诞生,展现出磅礴的气势。
敌军凶猛如虎,激起无数勇士斗志昂扬。悲叹于进攻凡尔赛宫,功业近乎达成却终归失败;围攻城池,苦战连连,终难挽回颓势。英勇之气永存,革命精神不灭,鼓舞着世界各地的革命浪潮。世代传颂,赞誉公社英勇行为,其事迹永载史册。
19世纪中期,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经济状况持续下滑,外交努力也遭遇失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870年,为了争夺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法国挑起了普法战争,但法军最终遭受了重大失败。同年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因此覆灭,随后第三共和国宣告诞生,并成立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国防政府。彼时,普鲁士军队已占领了法国超过三分之一的领土,面对这一局势,国防政府选择妥协求和,与普鲁士签订了停战协议。
1871年3月18日清晨,梯也尔政府秘密派遣军队攻击位于蒙马特尔高地的武器存放地,意图解除工人的武装力量。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指挥下,巴黎的工人与民众迅速拿起武器进行反击,成功击败政府军队,并发起武装反抗,占领巴黎市政厅,推翻了梯也尔政府,标志着巴黎公社革命的胜利。此时,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实际上承担起临时革命政府的职责。然而,该委员会未能抓住时机向凡尔赛推进,而是忙于公社内部的选举事务,为反对派提供了喘息的机会,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到了3月28日,巴黎公社通过普遍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层,新当选的公社委员朗维埃郑重宣告:“我代表人民,宣布公社正式成立。”这一天,人类历史上首个无产阶级政权正式诞生。
巴黎欢庆起义成功的时刻,梯也尔政府却在暗中集结军事力量准备反击。4月2日,凡尔赛军队向巴黎发动炮击,公社执行委员会随即决定向凡尔赛发起进攻,但三支部队均未能成功。此后,凡尔赛军与普鲁士军队联手,于5月21日占领巴黎市区。在一周的街巷激战后,5月28日清晨,巴黎公社战士因物资耗尽而陷入绝境,最后147名成员在拉雪兹公墓东北墙下被反动军队全数杀害。这堵墙后来被称为“公社战士之墙”,成为巴黎公社精神不灭的历史标志。
巴黎公社革命历程,始于3月18日的武装反抗行动,随后在3月28日正式建立起巴黎公社政权,最终于5月28日被梯也尔政府暴力镇压。尽管仅持续72天,但它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了极其珍贵的经验与教训。此次革命标志着无产阶级首次尝试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自己的专政体系。
巴黎公社在成立后两个月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举措:确立公社委员会为唯一合法政权,取代旧有政府,并设立了10个新委员会,以替代原先政府的各部门职能。废除征兵制与常备军,确立以工人群众为基础的国民自卫队作为唯一军事组织。同时,推行民主选举机制,并结合群众监督机制,形成新的民主管理模式。公社废除了高薪制度,实行兼职不取酬的原则。此外,还发布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法规。这些改革为无产阶级政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公社的基本原则恒久不变。公社的英雄儿女,以他们的生命与鲜血,坚决守护新建立的政权,展现出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持续鼓舞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争取自由与解放不懈奋斗。1871年6月,巴黎公社革命的尘埃尚未落定,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便以激昂的文字,创作了影响深远的壮丽诗篇——《国际歌》(法文原名《Internationale》),这首歌也被称为《英特纳雄耐尔》。它艺术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念,以及巴黎公社的历史教训。
巴黎公社尽管遭遇了挫败,但其历史意义依然显著。马克思指出,巴黎及其公社作为新社会的先驱者,将长久地受到人们的尊敬。公社的英雄们,已深深烙印在工人阶级的记忆之中。
注明: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自创新调‖类沁园春·述巴黎公社革命昔日巴黎,风云变幻,公社崛起。民众心声,汇聚成潮,反抗强权。街巷烽火,武装抗争,意志如铁。封建余孽,资产阶级,颤抖不已。理想光辉,照亮民众,自由平等。政权易手,公仆为民,誓言铮铮。无奈时局,敌强我弱,悲壮落幕。历史铭记,公社精神,永垂不朽。而今回首,那段岁月,意义非凡。革命火焰,虽已熄灭,火种犹存。世界变革,潮流汹涌,公社启示。追求正义,不畏强权,人类共识。巴黎公社,短暂存在,影响深远。后人缅怀,继承遗志,继续前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公社精神,激励世人,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