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为何跳槽?

心恬澹 2022-11-22 19:31:05

商鞅,原本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后来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又称为商鞅。

商鞅在魏国时,虽然默默无闻。不过混得也还是不错的,魏国的宰相公叔座对他十分的赏识,也有意将他推荐给魏王。然而,商鞅这匹千里马却偏偏遇到魏王这个不识货的主儿。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就是“跳槽”人的心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志之士谁不想有更好的发展,更何况是“少好刑名之学”的商鞅。

尽管机遇与风险同在,可“跳槽”的人之所以还要“跳槽”,就是跳了,才有机遇,不跳,虽然没有风险,可以也没有更好的出路。

苏秦有句话最为形象:“假如我当初在洛阳城边有一顷良田,安心地耕种,难道我还能身佩六国的相印吗?”

此时的商鞅也是如此,当公叔座病危时,向魏王推荐他,商鞅不到三十岁,在魏王眼里的商鞅:一是年纪轻,二是地位低,三是经验少。这样的人怎能担任宰相协助自己管理国家呢。

魏王的想法,从客观上来讲是没错的,错就错在他的思维。

当时的战国,正好处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大变革时期,魏王在用人上表现出陈腐的观念,很难适应这种方兴未艾的历史潮流,他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也错失了商鞅这样优秀又敢于改革的人才。

商鞅受法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也属于开拓创新的人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魏王起用商鞅,商鞅的“强国之术”也会遭到魏王的反对而未必能得到很好的施行。

“道不同不相为谋”面对不懂得赏识自己的魏王,商鞅有志难伸,只得无奈的选择“跳槽”。

那么,往哪里跳就成为商鞅需要三思而后行的一大难题?

对于有志者来说“跳槽”为的就是能够遇见一个赏识自己的领导,能够谋求更好的环境,更大的发展。

因此,敏锐的判断和理性的选择至关重要,不过也不乏有运气的成分。很快,秦国的一纸求贤令,让观望中的商鞅眼前一亮锁定目标:“往秦国跳”。

商鞅选择前往秦国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秦国属于发展中的国家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尽管当时的秦国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也被中原一些诸侯国所瞧不起。因此,秦国上至王孙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憋着一股劲:求生存,谋发展。这些也让商鞅看见了希望。

秦孝公即位不久,很想干出一番事业,对于真才实学的人才,举双手欢迎。秦孝公的求贤令言辞恳切、求贤若渴也打动了商鞅,此时投奔秦孝公一定会有所作为。

秦孝公在求贤令中:“有谁能献奇计良策, 使秦国堵上,我让他居高位,且分给他土地。”

可见秦孝公求贤若渴、重用贤能,对人才的待遇也很高。这些条件对于怀才不遇,渴望得到伯乐赏识和重用的商鞅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诱惑。

不过,往哪里跳虽然至关重要。但是,怎么跳也是有讲究的,聪明如商鞅固然知道这个道理。

在“跳槽”秦国前,公叔座曾建议魏王杀了商鞅。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商鞅,其实公孙座这么做无非也是想卖个人情。

公叔座对商鞅说道:“我站在忠君的立场,建议魏王杀掉你。站在爱臣的立场,劝你赶快逃跑。”可是商鞅并没有买他的账。

商鞅也有自己的考虑,他的考虑是什么呢?

公叔座向魏王推荐商鞅时,魏王并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建议重用商鞅。因此,公叔座建议魏王杀掉商鞅,魏王也未必会听从。

此时,如果听从公叔座的话逃跑,反而引起魏王的警觉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商鞅在听完公叔座的劝告后:

一方面商鞅表现得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如既往的该干嘛干嘛。

一方面明松暗紧,心里正偷偷谋划自己“跳槽”的下步棋该如何走。

商鞅“跳槽”到了秦国后,他想尽办法与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打好关系,如何打好关系的,史料语焉不详,但是通过这层关系使得秦孝公接见了商鞅,并且商鞅也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

由此可见,商鞅的“跳槽”并非冲动而为,而是理性的选择。他清醒地把握住三点:不瞎跳,知道自己为什么跳。不胡跳,知道自己往哪里跳。不乱跳,知道自己怎么跳。如此”跳槽”想不成功,想不被重用也难。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商鞅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改革家。同时,商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法的思想家。

0 阅读:14
心恬澹

心恬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