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 6》最近播到二公分组环节,好多观众跟追电视剧似的看得津津有味。要说这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舞台表演,就是姐姐们分组时的各种互动细节,尤其是自由姐姐们在等待区的座位选择,简直像一面镜子,把大家的关系亲疏照得明明白白。
这次分组规则有点复杂,不过说白了就是 “赢家先挑人”。一公获胜的四个团成了 “乘风领衔团”,能保留原来的 3 个人,再额外选 1 个新成员,像宋妍霏、侯佩岑她们,等于手里握了张 “优先选择权” 的牌,组队起点就比别人高。而失利团队呢,就得重新选队长,叶童、吴宣仪、倪虹洁、李艺彤这四位靠人气当上队长,从零开始组 3 人团。剩下的 12 位姐姐就成了 “自由姐姐”,在等待区等着和队长互选,这时候坐哪儿、怎么坐,可就有讲究了。
镜头给到自由姐姐等待区,前排的座位特别热闹。李晟、张小婉、李嘉琦三个人紧紧挨着坐在左边,一看就是关系好的小团体。她们一公一起表演《野人》,舞台上是活力满满的组合,台下也处成了好姐妹。你看李嘉琦胳膊搭在张小婉肩上,李晟身子往这边倾,三人凑得近近的,说话都带着笑,就像上学时课间总凑在一起的同桌,恨不得把 “我们关系好” 写在脑门上。这样坐不仅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说不定也想着 “我们仨一起被选的几率大”,毕竟队长们看到配合默契的组合,心里也会多加分。
隔壁卡琳娜和 VaVa 坐在一起,两人一公和吴宣仪组队,虽说舞台成绩一般,但私下互动挺有看点。卡琳娜是俄罗斯的芭蕾舞者,VaVa 是 rapper,两种风格碰撞在一起,反而有别样的化学反应。她们坐在那儿,时不时往吴宣仪的方向看,眼神里多少带点期待,毕竟吴宣仪成了二公队长,谁不想和熟悉的人再合作呢?不过后来吴宣仪选人时犹豫,导致卡琳娜轮空,这是后话了,但当时她们坐在一起,就像等着被老师点名的学生,既期待又有点紧张。
右边的江一燕和蒋一侨也坐得近,两人头挨着头说话,看着特别亲。她们一公都在倪虹洁队,虽说舞台没特别出圈,但私下处得不错。蒋一侨胳膊搭在江一燕肩上,江一燕还帮她理理头发,这种自然的小动作,就像认识多年的闺蜜,不用刻意表演,亲密感就出来了。她们这样坐,说不定也是给倪虹洁队长信号:“我们俩一起组队,肯定省心又合拍。”
后排的座位就有点微妙了。黄英来得早,坐在中间位置,房琪和彭小苒一公是《珊瑚海》的队友,这回却没坐一块儿。彭小苒带着努恩坐在黄英右边,坐下时还把努恩往身边拉了拉,像是在说 “咱俩更熟”;房琪呢,坐在黄英左边,背挺得直直的,眼神很少往彭小苒那边看。两人中间隔着黄英,距离不算远,但气氛有点僵。听说她们一公时因为舞台改编有过分歧,彭小苒想加说唱,房琪觉得经典曲目别大改,后来团队表现一般,估计心里多少有点疙瘩。这座位一远,感觉两人的关系也像隔了层纱,虽说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但明显没以前热乎了。
陈德容的落座挺让人意外的。她一公和王蓉的争执闹得沸沸扬扬,话题度特别高,可二公镜头明显少了。她坐在后排边缘,旁边是房琪,落座过程节目组都没怎么拍,再出现时就安静地坐着,偶尔笑笑,看着有点孤单。按理说她和黄英一公同队,黄英还帮过她,可这会儿两人也没坐近,不知道是节目组有意减少她的曝光,还是她自己想低调点。说句心里话,明星参加综艺,话题多了争议也多,怎么在流量和口碑之间找平衡,还真挺难的。
还有 VaVa 后来挪座位,从前排挤的地方搬到后排左边,和江一燕、蒋一侨坐一起,这举动挺聪明的。既不跟卡琳娜挤着显得抱团,又离潜在队长倪虹洁的队员近,方便一会儿互动,就像下棋时走了步好棋,给自己多留了条路。
其实看这些座位选择,就像拼一幅人际关系拼图,每个人的位置都有讲究。有人靠亲密互动刷存在感,有人用距离表达态度,还有人被节目组的镜头 “安排” 着。比如李晟她们仨,观众一公就喜欢她们的喜剧感,节目组多给镜头,既是满足观众需求,也是打造看点;彭小苒和房琪的座位距离,说不定也有节目组想延续话题的意思,毕竟有争议才有讨论度。
说起来,成年人的社交真挺复杂的,就连坐哪儿都得琢磨琢磨。叶童资历深,可连续两轮组队成绩一般,除了舞台表现,会不会也和她不太主动社交有关?她就像那种默默做事的人,不擅长在镜头前刷存在感,可综艺里有时候就得 “会来事儿”,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己。
现在二公分组尘埃落定,接下来的舞台表演又成了新看点。但每次回看这些座位细节,都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像看一场现实版的 “职场社交课”,每个人都在权衡利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你说,要是你在那种场合,会怎么选座位呢?是主动和熟悉的人坐一起,还是趁机认识新伙伴?说不定不同的选择,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