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战争看中国,为何欧洲始终脱离不了美国,不得不佩服毛主席

史间行客聊话 2025-04-19 14:19:24

世界上的工业革命是从欧洲开始的,到了18世纪,英国因为蒸汽机的出现,一下子变得特别强大,很快就占领了全球很多地方,让这些地方都变成了它的殖民地。

19世纪时,发电机首先在法国和德国被搞了出来。但这场发电机的变革大戏,却是在北美大地上唱响的。美国因此坐上了火箭,嗖嗖地往上升,整个世界的局面都跟着变了天。结果就是,二战之后,原本牛气冲天的欧洲,开始走了下坡路。

二战让欧洲遭到了巨大破坏,到处都是破烂不堪的建筑,经济也是一塌糊涂。尤其是德国,情况更是糟糕透顶。那时候,两根香烟就能换到一个姑娘,真是惨得没法说。

二战能赢,苏联绝对功不可没。但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一打完仗就翻脸不认人,立马把矛头对准了苏联。后来呢,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推波助澜下,美国也被拽进了反苏的阵营。这事儿,就是大家熟知的马歇尔计划。

因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才下定决心要助力欧洲的建设。因此,把德国的发展跟新中国的发展直接相提并论,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不仅仅是德国,包括欧洲的其他国家,它们都是在美国提供的援助之下,实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到了1951年,这事儿就正式启动了。

那时候,欧洲人觉得得从错误里学点啥,就琢磨着欧洲国家得联手,整个一体化,这样一来,二战那样的惨剧就不会再上演了。美国人呢,他们另有打算,想着通过一体化,把欧洲伙伴拉进自己的队伍,一块儿对抗苏联。

从1951年起,欧洲就一步步搞起了各种能源联盟。而美国人呢,为了自家好处,不停地拿钱援助,帮着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别以为美国是出于好心才帮他们建立共同体的,其实美国野心勃勃呢。那时候的欧洲啥商品都缺,就像咱们新中国那时候,物资紧张得很。

美国人瞅准时机,说是要帮忙,实际上是把自家大堆便宜货一股脑儿地往欧洲送,很快就霸占了欧洲的市场。以前欧洲佬自个儿有钱时,还瞧不上美国货呢,现在倒好,一个劲儿地夸美国的东西实惠又好。

美国佬说了,你们觉得不错那就行,往后咱就是自个儿人了。咱们得拧成一股绳,一块儿对付咱那对头苏联。不过话说回来,为了咱们大伙儿的利益着想,我觉得咱得整个团体,这样一来既能防着苏联,又能保障大家的安全。

北约就这么诞生了,现在你看欧洲各国,到处都是美国的军队驻扎。说白了,欧洲算是彻彻底底没了自主权。

但经济好转以后,法国和德国觉得老靠着美国也不是个事儿,就琢磨着搞个欧洲军团。可美国哪会轻易放他们单飞,暗地里使绊子,搞得这事一直拖拖沓沓,就是成不了。

欧洲人不死心,琢磨出另一招。既然战场上斗不过,那就从美元经济那儿找突破口。所以,他们又开始大力推广欧元,想把美元比下去,好摆脱美国的控制。

但说实话,美国人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欧洲人弄出欧元是想干啥。所以,就在关键时候,1999年那会儿,科索沃战争爆发了,结果欧元就一下子栽了大跟头,半死不活的。

说实在的,美国那美元老大的地位,你可别去惹。要是真惹毛了他们,非得整到你倾家荡产不可。所以在2010年,美国又拿希腊的债务开刀,制造了一场大风波,结果就是让欧元跌得那叫一个惨。

很明显,欧洲现在靠美国罩着,生活过得挺滋润,但他们心里明白,这种舒服日子可没法长久地直起腰板来。所以啊,他们得琢磨着怎么拼一把,万一拼赢了,就能摆脱美国的束缚了。

在欧洲那边的军队和美元行不通后,欧盟就琢磨着得从科技这块儿下手,想要把美国的科技老大地位,也就是美股,给比下去。于是,欧洲人就琢磨出一个伽利略卫星计划,打算用这个来顶替掉美国的GPS系统。可美国那边动作快,一下子就把GPS给民用化了,这么一来,欧洲的伽利略计划就半拉子工程了,拖拖拉拉地搞了好多年才整出个样子来。

欧洲人还是不甘心,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智能技术和数字工业,琢磨着得找个法子挽回面子。可问题是,欧洲的工业被能源问题给拖后腿了。这时,美国那边又在能源上动起了脑筋,具体怎么做的,咱们也不清楚。

到了2022年,因为北约不断向东扩张,俄乌之间就打了起来。随后呢,北溪天然气管道就出事了,炸了。美国这时候站出来,拿着自由民主这套说法,让欧洲各国站一块制裁俄罗斯。这一连串的事情,搞得欧洲能源紧张,能源危机就这么爆发了。

欧洲各国没别的招儿,只能“紧衣缩食”,限制民用能源,好让工业能源够用。可美国人这时候悠哉游哉地抛出个《通胀削减法案》,里面全是补贴和优惠,一下子就把欧洲那刚有点苗头的工业吸引力全拽到美国去了。这一下子,欧洲整个儿被掏空了。

前段时间,欧盟琢磨着用8000亿欧元来发动欧洲的“大机器”,打算搞个欧洲防护计划。但那些研究机构的人说了,想搞这个防护,想让欧洲“大机器”重新转起来,至少还得等个十年八年的。

后来,欧盟那边有个叫莱恩的寡妇,她喊话欧洲各国的公司,说买卖东西得多关照欧洲自家的企业。大概就是这意思,反正就是得把钱往欧洲企业里投,这样才能让欧洲的企业发展起来嘛。

说到这里,你们脑海中可能浮现出毛主席的一个观点:虽然造船花费巨大,但钱还在咱们自己家里转,就像钱从左边的兜挪到了右边的兜,终究还是自家的肉,没掉出锅外头去……

如今回望,我们真心感慨毛主席眼光独到,这也就是他为何坚持不靠他人,而要自力更生、砥砺前行的原因。瞅瞅欧洲的现状,就能明白他的深谋远虑了。

现在欧洲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想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恐怕依旧相当不易。

0 阅读:14
史间行客聊话

史间行客聊话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