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不断出事,百年企业一落千丈,工业明珠覆满尘土。说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为美国赚取最多出口额的企业之一——波音公司。
太离谱了!飞机飞着飞着,门没了。这是发生在1月5日美国一架波音737MAX客机上的事,因为螺栓没有拧好,所以舱门就在4876米的高空上突然罢工了,飞机出现了一个大空洞,强劲的风立马涌入进来,附近座位上的东西都被吸了出去,整个飞机上的氧气面罩全部脱落,连驾驶舱的门也被扯开了。万幸那个门周围没有坐人,另外飞机还没到正常平飞的高度,机组进行了正确操作,安全降落了。
祸不单行,1月13日,日本航空一架波音737在飞行途中,驾驶舱玻璃突然碎了。1月14日,两架波音飞机在美国机场降落滑行的时候撞了。还有一件特别丢脸的事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要出门,结果座驾发生了氧气系统泄露的事故。还没完呢!一架波音747在起飞后不久出现故障,飞机一边飞一边冒出火光,赶紧迫降返回了。
讲道理,这些跟波音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也不是每一个都是波音的问题,比如布林肯那事儿,是起飞基地的地勤人员应该背锅。俩飞机在机场相撞,也是机场调度的问题更大。不过波音的问题也确实已经大到不可掩盖了。飞机螺丝没拧好这事儿,美联航早就在做调查了,一排查,发现至少有15架飞机都有不同程度的螺丝松动的问题,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有人总是觉得,波音这么厉害的公司,这么先进的科技,只要波音认识到自己的小错误然后纠正过来,那么波音的江山,还是谁都抢不走。
如果,认识到问题就等于可以改正问题,有这么简单的话,那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王朝更替了。其实大到政治治理,小到公司结构生产链条,都有相似之处,误入歧途的原因很复杂,牵扯着失误的决策、庞大的利益和复杂的人群,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可等问题大到不能不管的时候,又已经很难跳出泥潭走出惯性了。
波音曾经是一家工程师文化的公司,波音的员工可以对公司和产品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后来,波音为了降本增效,不断裁员,开除爱提意见的员工。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背后,其实是波音公司顶层的经营方式,从以工程为驱动,变成了以财务为驱动。
这个变化从9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波音的新任CEO亲口说的:波音的首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制造领先于同行业的新型飞机,而是努力创造以稳定股价为基础的发展环境。这个CEO离任之后,继任者哈里·斯通塞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关心的就是告诉大家波音又赚了多少钱,技术、研发这些东西根本都没放在眼里。
如何稳定股价、提高股价,花大力气研发更新更畅销的机型?或者扩大产能?那都太费力气了!我不如控一控成本,员工少一些,研发少一些,把毛利率和财务报表做的漂漂亮亮,投资者就喜欢看这个,他们一高兴股价不就稳了嘛。这就叫管理的艺术!
波音大名鼎鼎的737Max系列,是波音追求短期利益、急功近利最鲜明的例子。当时,波音为了战胜竞争对手空客公司的省油型客机,抢下老客户几百架飞机的订单,只花了3个月就搞出了737Max,而正常的研发新客机的时间需要10年,改进旧机需要6年。
在这种机型投入使用之前,波音内部就有过敲钟人:这飞机要是飞了,每两年就会出一次空难。预警预过了,可管理层为了利益视而不见,然后,死亡预警一语成谶。
737Max是2016年完成首飞的,两年之后就发生了印尼狮航空难,机上189人全部遇难。仅仅半年之后,一架从埃塞俄比亚飞往肯尼亚的737Max在飞行途中坠毁,15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也无一幸免。
波音属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炸。连续两次死亡客机,可以想象全世界的质疑和愤怒之情会有多么强烈,波音管理层简直怕死了!这风向要是再持续下去,股价不得一泻千里啊?为了保住声誉,他们坚决否认是自己的设计出了问题,把过失完全推到了飞行员操作不当上。为了不长期遭受调查甚至吃上官司,波音的选择是——花钱买断,他们同意支付25亿美元以了结刑事调查,然后拉出了替罪羊——两个低级别员工成了公司欺骗联邦航管局的背锅侠。对于悲伤绝望的受害者家属,波音拒不道歉。
为什么美国司法、媒体和管理部门的追责如此轻易就放过波音呢,除了金钱的力量,恐怕也少不了有意的包庇,毕竟波音飞机是美国的工业明珠来着,军机和民航机的订单利润又是那么丰厚、那么重要,美国政客出门都要替波音推销。我自己搞臭自己、反思自己?不能够啊,差不多小惩大诫也就得了。你看,有了这种靠山保护和路径依赖,让波音把鞭子实实打在自己身上,简直违反人性。
此外,波音还有一个严重问题是在拼装和制造过程中,品控也越来越差了。外包比例在逐年增加,三代机型,外国供应商工作占比从2%、30%提升到了70%,以致于他们自己都吐槽自己就是一个装配公司,或者是设备集成商。当然,这不是说外国供应商就不好,外包可不可行的关键其实是你有没有能力管,波音公司必须在分散的环节和产业链条上做好品控,技术上控制好良率,在供应商和总部利益博弈上也要始终占据上风。
这一点苹果公司就做的很好,举个例子:远在中国的零件工厂,流水线上所有的控制软件和电脑都是被苹果总部控制的,工厂一条流水线上某一点有问题,苹果都会给当地工程师发送邮件,自己打开权限之后,让他们去进行查看。
而波音呢,别说是远在天边的外国供应商,就是眼皮子底下的工厂,都乱到工人自己都忍受不了了的地步了。2014年,半岛电视台做过一个揭露波音制造问题的纪录片,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波音工厂员工,带着摄像头揭露了波音工厂的严重问题:未受教育的流水线工人,没有经过训练,对组装飞机的安全性毫不关心,他们普遍吸毒,工作素质低下,车间经理也没好到哪儿去,管理十分混乱,生产过程漏洞百出。但问到车间工人是否会坐你组装的787飞机,大部分人都给了否定的回答。
不是外国的工人不靠谱,而是阿美自己的工厂就在谋财害命。美国作为发明了现代流水线作业方法、曾经贵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也够让人唏嘘的,华尔街确实蒸蒸日上财富屡创新高,但能给工人提供就业和客观工资的产业,确实江河日下。很难说不是冥冥之中的联系,美国实业工业逐渐落寞、产业脱实向虚的同时,波音的文化从工程师转向了股价至上,制造能力越来越不如从前。这是波音的问题,又何尝不是美国制造业的问题呢?
波音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话说回来,它又确实还有优势,因为大家根本没有多少选择。大飞机制造是一个太难太难的工作了,曾经有那么多国家也搞过大飞机想分走一杯羹,德国啊法国还是日本都搞过,但都失败了,现在的空客公司是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共同资助成立的,因为波音事故变多,他们的销量已经连续好几年都超过了波音。就这两家,占了全世界商用飞机85%的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空客的订单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
我们也在努力,虽然已经成功首飞,但制造链和产能还没有完全捋顺,接到了很多订单,给人交付却还是问题。
你觉得波音这次会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