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清明孤山祭思

无语者爱文化 2025-04-01 08:15:37

青冢累然埋碧岑,白杨无力起寒阴。

一抔坟土空山在,三尺丰碑旧日沉。

花底鸟啼红雨乱,草根虫语绿烟侵。

可怜风物伤春处,寂寞东篱独抱琴。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在孤山之上祭扫逝去亲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尽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联“青冢累然埋碧岑,白杨无力起寒阴”开篇即点明祭扫的背景与环境。

青冢高耸于碧绿的山岑之间,显得格外醒目而凄凉,象征着逝者的安息之地。

白杨树无力地矗立着,枝叶稀疏,投下寒凉的阴影,仿佛也在为逝去之人默哀。

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烘托出祭扫时的悲伤氛围。

颔联“一抔坟土空山在,三尺丰碑旧日沉”进一步强调了坟墓的孤寂与岁月的流逝。

一抔坟土孤零零地立于空山之中,与周围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逝者的离世与孤独。

三尺高的丰碑虽然曾见证过逝者的荣耀与辉煌,但如今也已沉寂在岁月的长河中,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颈联“花底鸟啼红雨乱,草根虫语绿烟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扫环境中的自然景象。

花底鸟啼,声音清脆而哀伤,仿佛在为逝去之人哭泣;红雨乱落,花瓣随风飘散,如同泪水洒落人间。

草根虫语,细微而连绵,与绿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美的氛围。

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祭扫时的凄凉与孤寂。

尾联“可怜风物伤春处,寂寞东篱独抱琴”以自身的情感抒发作为结尾,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面对空山中的坟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思与寂寞。

独自站在东篱旁,怀抱古琴,却无人倾听。

这里的“东篱”与“琴”不仅是情感的寄托,也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一联通过情感的抒发,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感慨。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在凄美的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全诗营造出一种哀婉而动人的氛围,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