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
尺寸:通高28口径22厘米
年代:西周早期
用途:礼器
来源: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
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批次:2002年第一批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1996年,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家们通过分析研究史料,对相关遗物进行碳14测定,同时根据天文现象推算等艰苦细致的考证研究之后,得出武王克商的确切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而这一天正是甲子日,与利簋铭文的记载完美吻合。由于西周利簋因其铭文在商周断代中的作用,且是迄今为止的物证孤品,又被专家学者们称为“周代天灭簋”。
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释文译文大意: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