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三位搭档,每一位都是军事奇才,他们分别是谁?

巨龙大世界 2025-04-12 09:32:59

但是,林彪之所以能有那么出色的表现,不光是因为他出色的军事领导能力,还因为他身边有三位非常给力的政委一起合作。

在这三个人里头,有两个后来被封为了开国的大元帅,剩下那一个,功劳也是大得很,只可惜啊,因为被叛徒出卖,年纪轻轻就没了。

好吧,咱们来聊聊林彪身边那三位政委大佬,他们都是谁,又各自干了些啥大事呢?这三位政委啊,在林彪的团队里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先说第一位,他军事才能出众,不仅在战场上指挥若定,还经常给士兵们打气鼓劲,带着大家打胜仗,立下赫赫战功。再说第二位,他不仅政治觉悟高,而且特别擅长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队伍的凝聚力那是杠杠的,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可以说为团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这位政委,也是个人物。他不仅在后勤方面搞得井井有条,保障了大伙儿的吃喝拉撒,还在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妙招,给前线提供有力的支援,也是功不可没啊。所以啊,这三位政委在林彪的团队里那可是各显神通,都取得了不小的功绩,让人不得不佩服。

【彭清泉:热血青年,英年早逝】

林彪老家在湖北黄冈,他年轻时是个有文化的人,从武昌共进中学念完书就直接回了老家,当上了老师,日子过得挺安稳的。

然而,林彪在年轻时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念的熏陶,并且积极投身于多次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国家的爱国行动中,这使得革命的火花在他内心深处悄然生根发芽。

因此,在林彪18岁那年,他果断放弃了教书的工作,决定跑到广东去,进了黄埔军校深造。

1926年那会儿,林彪从黄埔军校学成出来,紧接着就入了党。打那以后,他在叶挺的独立团里头,军事才能那是相当出众,特别显眼。

后来,他接连参与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当跟着毛主席一起上了井冈山后,林彪在军队里已经是非常有名气了。

1930年6月份,林彪挑起了红1军团红四军军长的大梁,那时候,他不过才23岁的毛头小伙子。

就在那会儿,林彪头一回碰见了彭清泉,这是他从军生涯里头一回跟政委搭档,就是这位彭政委。

那时候,彭清泉才27岁出头,不过他在部队里是出了名的沉稳老练,正好和林彪的性格挺搭,两人配合得相当默契。

有了他的协助,林彪变得不那么骄傲急躁,带兵打仗的本事也更上一层楼了。

提到彭清泉这个名字,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知道,不过在过去,他可是个响当当的红军大人物。

1903年,彭清泉在湖南浏阳呱呱坠地。他小时候受到了挺不错的教育,所以在1920年,成功考进了岳云中学,开始在那里上学。

在学校那会儿,他搞了个叫《新民》的进步报纸,使劲儿推广共产主义思想,就因为这事儿,他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清泉有过一段跟林彪有点像的经历,他也曾是个小学教师,不过呢,他教书的事儿其实是次要的,主要是想借着教师的身份当个掩护。

从1924年起,他就热心带动乡亲们,并且在浏阳这块地方上,亲手建起了头一个农村党的组织。

不过,彭清泉因为自己的行动惹上了麻烦,学校直接把他开除了。没办法,他只好回到老家,接着搞工农运动。

彭清泉出身于地主家庭,可他心里头特别痛恨那些欺负农民的地主。因此,一回到老家,他就先从自家开刀,着手改善当地的风气。

他帮了忙后,咱家的佃户和雇工拿到了一些欠条和收据,然后用这些在彭清泉他娘那里抵掉了好大一笔地租。

彭清泉做的事,确实给租地的农民们减轻了好多的负担,可这也导致他和家人的关系变得不太一样了。就连他的老丈人都直接说了,以后不让他再踏进家门一步。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光里,彭清泉一直待在浏阳没离开。他先是把好多能人吸引进了党,接着又成立了地方上的执委会,还拉起了一支农民武装队伍。这支队伍跟当地那些反动的武装力量,正面硬碰硬地干了好几仗。

1927年年初的时候,经过他的一番努力筹备,浏阳的工农义勇队终于成功建起来了。到了那一年的8月,彭清泉终于有幸见到了他一直特别敬仰的毛主席。

他们俩对湖南以及整个中国要完成的革命使命抱有极大的信心,因此聊得非常投机,并且还一块去前线亲自指挥打仗去了。

那时候,彭清泉和毛主席不小心碰上了一群大概有十几个的团丁。为了能让毛主席安全脱身,彭清泉把身上带着的所有银元都撒了出去,吸引他们的注意,结果自己却不幸被抓了起来。

幸运的是,他最后成功摆脱了困境,从此,毛主席和彭清泉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9月9号那天,秋收起义的大旗举起来了,彭清泉带着的浏阳工农勇士们,一下子就成了特别关键的一股势力。

起义虽然没能成功,但彭清泉在军队里的名声却因此响亮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光里,彭清泉跑遍了长沙、武汉、上海这些大城市,为革命事业出了不少力,他的付出是没人能顶替的。

所以,到了1930年6月,他一到井冈山就得到了重用,直接当上了红四军的政委,和林彪一起搭档工作。

他们俩配合得非常好,赢了很多场战斗。但因为工作需要,彭清泉没过多久就调离了红四军。

那年12月,他因为被叛徒出卖,被国民党的保安团给抓了起来,而且没经过任何审问就直接给枪毙了。

就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突然间离世,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惋惜。在彭清泉朴素的葬礼上,好几百名老百姓自发前来,一块儿来给他做最后的告别。

【罗荣桓:军中儒将,林彪的良师益友】

彭清泉走后,林彪又得一个人扛起整个红四军的军务大旗。他这人本来就话不多,也不爱跟人打交道,因此那些杂七杂八的日常事务,让他头疼得要命。

不久,毛主席就注意到了林彪的那个状况,他心里清楚,要是不赶紧帮林彪缓解一下压力,恐怕会大大妨碍他在战场上的表现。

那么,谁来扛这个大旗比较合适呢?

毛泽东主席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人影,就是那位性格谦和、举止文雅的罗荣桓。

这时候,罗荣桓在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里头是个委员,毛主席就让他换了份工作,不干那个了,而是让他去当红四军军委书记,并且还让他兼着政治委员的职务。

于是乎,罗荣桓担任起了林彪的政委一职。

罗荣桓干工作那真是润物细无声,一开始跟林彪合作,他就把林彪的脾气摸透了,小事上他从不跟人较真,但遇到大事,那是一点都不含糊,坚决不退让。

所以,罗荣桓就着这条线索,采取了交流、商量的办法来处理冲突。没多久,红四军里积攒的那些问题都被摆平了,林彪也就能一门心思地研究打仗技巧了。

毛主席听到这事儿后,心里头那个高兴啊,他咧嘴就乐呵上了:“瞧瞧,谁说林彪那家伙难对付,罗荣桓不就轻轻松松摆平了嘛。”

说实在的,罗荣桓和林彪能搭档得那么顺手,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罗荣桓的那些经历。

早些时候,罗荣桓是青岛大学的一名优秀毕业生。因为接触并深受马克思主义的感染,他下定决心参加了革命。

但是,就算在军队里,罗荣桓依然带着他那股文人的范儿,和人聊天时从不发火,并且总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用感情去打动人,用道理去说服人。

因此赢得了众多士兵的青睐。

秋收起义那会儿,罗荣桓就铁了心跟着毛主席走,后来更是一同上了井冈山。说到古田会议,他在里面那可是扮演了关键角色,作用大得很。

所以,毛主席很信任他,才敢把红四军政委这么重要的位子交给他来担任。

肯定的是,他干得相当出色,没辜负毛主席的期望。跟林彪合作的两年时光里,他把红四军里里外外的问题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样一来,林彪就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战斗指挥中了。

他俩携手合作,红四军势力越来越大,期间还干掉了不少来找茬的国军部队。

挺让人惋惜的是,从1932年3月起,因为革命工作的安排,林彪被调去做了红1军团的军团长,罗荣桓呢,就成了政治部主任,他们俩就不再是直接搭班子一起干活的伙伴了。

那时候,他们心里头都琢磨着,合作的事儿很快就能重新拾起来。可谁成想,这一分开就是漫长的13年。一直到解放战争打响,俩人才又并肩作战,成了搭档。

在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林彪和罗荣桓两人一块儿,急匆匆地去了东北,为的是壮大那边的军队力量。他俩一起使劲儿,最终把东北的革命根据地给建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原本人数不到十万的东北民主联军,没想到壮大成了规模超过百万的东北野战军。

林彪在解放战争那会儿,赢得了军神的称号,但罗荣桓的功劳也是大得很,不能小看。

他俩,一个管着党和政府的事,一个负责军队的领导,从东北那边一路往南打,直接打到了海南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一大批,多得都数不清。

在辽沈战役里,东北的野战军一下子干掉了敌人47万多号人。

林彪和罗荣桓两人合作的效果相当明显,等到新中国建立起来,他们因为立下的大功劳,都顺利成为了开国元帅。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大多时候忙的是政治上的事儿,罗荣桓呢,他还是一心扑在军队建设上。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俩打交道就少了,慢慢地,外面就有了些风言风语,说他们关系不好,有了矛盾。

但是,到了1963年年初那会儿,罗荣桓因为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林彪一听这消息,立马就赶去看望他了,并且还让自个儿的媳妇儿叶群过去帮忙照料。

1963年冬天12月份,罗荣桓因为生病在北京走了,林彪心里特别难过,他顶着漫天大雪赶到医院,去给罗荣桓送最后一程。

之后,罗荣桓的告别仪式上,林彪亲自提笔,写下了一幅挽词:“至交导师”。

很明显,他心里头,罗荣桓一直都是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得力伙伴。

【聂荣臻:长征路上的好战友】

林彪的第三任政治委员,是赫赫有名的聂荣臻大将军。

1932年3月份,罗荣桓调走后,聂荣臻就接过了他政委的担子。从那以后,聂荣臻和这位比自己年轻8岁的军团长搭档,一块儿带着红一军团四处征战。

聂荣臻是重庆江津人,他小时候就特别聪明,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上私塾那会儿,他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夸他学习好。

上学时,聂荣臻被很多国内外的书深深打动,他觉得要拯救中国,发展实业才是出路。

1919年以后,聂荣臻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在国外待了整整5年。那时候,他差不多把欧洲各国都走遍了,而且还在苏联深入钻研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问。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聂荣臻渐渐明白,光做些表面功夫可不行。要真正扭转咱们中华大地的混乱局面,还是得靠深层次的政治变革才行。

所以,他决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一回国就挑起了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担子,主要干的是宣传和组织的活儿。

在黄埔那个地方,他碰到了周总理,他们俩合作得非常默契,对我党一开始的成长和壮大,真的是出了大力气,帮了大忙。

不过,1927年发生了“四一二”事变后,聂荣臻没办法再待在黄埔,他只好到处奔走,先后去了南昌、福州等好几个地方,去组织起义的事情。

那段时间,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而且,他还很有远见地提出,每个党员都应该去学习军事技能。这个观点,给后来的部队建设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1930年5月份,聂荣臻再次动身去了上海,他跟着周总理一起,参与了中央特科的一些秘密情报工作。

聂荣臻常常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下,设法传递重要情报并发展新党员。那时候,环境非常险恶,到处都是危险,但他既勇敢又机智,每次任务都圆满完成,从没让人失望过。

但是,到了第二年,顾顺章背叛了组织,导致中央特科的秘密被曝光,聂荣臻没办法,只好离开上海。

就在这时,井冈山那块的革命根据地势头正猛,特别缺军事方面的高手。于是呢,根据党中央的安排,他就去了中央苏区,开始在那里工作。

在井冈山那会儿,聂荣臻特别受毛主席看重。特别是1932年打漳州那一仗,聂荣臻指挥起来不慌不忙,稳稳当当,让毛主席直夸他厉害。

因此,就安排他挑起了罗荣桓的担子,成了红1军团的政委,跟林彪一起搭档工作。

没过多久,国民党那边就开始对红军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堵”。有了聂荣臻的协助,林彪指挥起红1军团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他们跟国民党军队斗智斗勇,结果我军四次打破“围堵”的战斗都赢了。

挺遗憾的,因为王明、博古他们的指挥出了问题,导致第五次对抗国民党“围剿”的行动没能成功,红军就这样踏上了艰难的长征旅程。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聂荣臻的表现还是相当亮眼。

在他跟林彪一块儿带领下,红军不光冲破了蒋介石布下的第三道防线,还成功上演了四次横渡赤水河、智取金沙江这些大战,就这样,红军彻底甩掉了国民党军队的追赶和拦截。

1935年5月份的时候,聂荣臻和刘伯承开始搭档合作,而林彪则和他暂时分开了两年。一直等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打响,聂荣臻才又重新和林彪一起,带领八路军115师。

国民党不让八路军设政委,所以聂荣臻虽然在名义上是115师的副师长,但在部队里头,大家都知道,他实际上就是政委,负责着思想政治工作。

1937年9月份,聂荣臻和林彪带着军队打了个漂亮的平型关战斗,那一仗下来,八路军干掉了敌人一千多人。这事儿一出,全国的老百姓和军队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觉得抗日更有希望了。

之后,林彪因为受伤,跑去苏联医治了。这样一来,聂荣臻就转到了晋察冀军区,他在那边继续大展身手,表现还是相当出色。

他领头后,晋察冀那块抗日的地盘儿慢慢变大变强,也让抗日战争赢得更快了。

1955年的时候,因为立下了好多大战的功劳,聂荣臻被正式封为了元帅。

【结语】

讲来讲去,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了,林彪被叫做“军神”,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本事大,更重要的是军队里大伙一起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像彭清泉、罗荣桓、聂荣臻这三位政委,他们的功劳也不小。

在革命的不同时期,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替林彪分担了许多军队里的大事小情。因为有了他们的鼎力相助,林彪才得以专心致志地指挥作战,最终打造出了逢战必胜的传奇。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217
巨龙大世界

巨龙大世界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