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可以,当儿子做孙子不行。”毛主席的这句话,或许是对当时恶劣的中苏关系,最好的概括。从亲密的苏联老大哥,再到反苏修时期的刀兵相见。苏联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段,让毛主席紧张到要撤离北京的一众领导人?点个赞,我们一起看看,那段新中国成立后,本土安全最受威胁的时刻。
1964年,随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引爆,我们这座东方大国,彻底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再畏惧任何威胁与恐吓。我们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自主的信念与决心,是丝毫动摇不得的。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中国核武的诞生,让本就出现裂缝的中苏关系,进一步发生了恶化。众所周知,在抗战时期,一直到新中国建立的初期,我国与苏联一直都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国民也都亲切的称苏联为“苏联老大哥”。但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事情发生了转变,苏联这位老大哥,似乎真的只是在将我国当作小弟使唤。“老大哥”,只是我国对于中苏关系的一种昵称。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就该屈之于人。于是乎,反帝反苏修的口号,正式在国内提出。一时间,全国进入了一种极为紧张的氛围。最终,双方的对峙,还是演化成了军事上的冲突。
1969年,我国士兵与苏联军队,在乌苏里江边境爆发了军事冲突。苏联很快便向边境大幅度调兵,并且依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出一副要大举进攻我国的态势。此时的中国,算是把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全给得罪了,这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形势可谓十分危急。面对当前的处境,毛主席很快制定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跟美国搞好关系,因为此时的中苏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了,以中国的现状,是无法同时对抗美苏两个大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美国的力量,从而限制苏联,避免更大危机的爆发。
但苏联却铁了心的要与我国为敌,依旧不断派兵在边境挑衅。尽管我国展露出了与美交好的态势,但冲突,还是爆发了。1969年的三月,珍宝岛战役正式打响。苏联方面动员了大量士兵,还有坦克的加持。而我军不仅人数不占优势,武器上也仅仅只有手中的步枪。双方的作战力量,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军士兵,依靠着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保家卫国的信念,没有退缩半步,成功将全副武装的苏联士兵,赶出了边境。
面对愈发频繁的军事冲突,毛主席的态度很明确,“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新中国不想要战争,但有些战却不得不打。但在作战方式上,毛主席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打仗可以,但中国必须得站在有理有据的地位上。因此,我方军队几乎未使用任何的重型武器,包括坦克,飞机等。而反观苏联方面,不光在边境派遣了大量军队。还直接给边境的苏联百姓,也分发了武器,鼓励他们一同加入战争,制造冲突。此外,各种坦克、战斗机,也是轮番上阵。我军士兵,仅靠血肉之躯,一次次的阻挡了苏军的猛烈进攻。如果只是军队上的冲突,我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担忧。但苏联却将态势进一步升级。在中苏边境,中蒙边境都建立了导弹基地。严重的危害到了我国内陆的安全,尤其是首都北京。
对于此种情况,毛主席也首次表露出了担忧之情,虽然苏联动用重型杀伤力武器的可能性很小,但为了避免万一,中央还是作出了必要的应对措施。于是乎,广挖洞,广屯粮的运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老百姓纷纷开始挖防空洞、防空壕,军方也将各种军事设备转移至洞库中。自抗日战争结束后,新中国首次面临着本土战争的威胁。虽然中美关系,正在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中苏的边境冲突却在成倍数的上升。知道核武概念的提出,毛主席彻底陷入了担忧。作为一种毁灭性的武器,自人类创造以来,核武器只在美国对日本的战争中使用过。其所展现的恐怖杀伤力,让世界一度认为,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将日本炸到了投降。虽然这种说法并不严谨,但也足以体现核武器那恐怖的力量。
而苏联要是真的对我国动用的核武器,那伤害是不可估量的。面对新出现的核威胁,毛主席也一改往日的乐观态度。立即作出了指示,要求聚集北京的一众中央领导人立即实施转移。同时,干部家属等也一同随之前往外地。同时,我国在工业体系上也实行了一次大调整,大转移。将原本北方的工业设备,全都转移到了西北等内陆地区。此外,学校,医院等等,基础设施,也都进行了迁移。
对于毛主席的反应,外界表示了不解,因为当时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了自己的核武器,而且在各式的导弹上,具备着打击能力。为何要如此惧怕苏联呢?对此,毛主席讲到,核武器是用来吓人的,真的打仗,依靠核武器是不行的。同时,毛主席还提出了要以斯大林为诫,不能在危机到来时,不做反应。哪怕核打击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也必须做出必要的准备措施,不能依靠判断,就令整个国家陷入危机当中。
在那个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了太多的外在威胁,动荡的国际局势,美苏两国的虎视眈眈。但一众党中央领导人,用他们的大智慧,带领着新中国一次次走出了困境。抗美援朝、中苏危机等等。中国人民始终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才有了今天的盛世局面。大家知道中苏关系破裂的更多原因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