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数再创新低,发生了什么!

一坨杠精 2025-02-15 17:07:18
我们继续讲故事哈,有个星球叫利维坦,上面有个国家叫瓦坎达,江湖绰号东大!

再东大,这几年那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20刚开始口罩那气势如虹,到现在你懂的。。。。。。

更刺激的还在后面呢!那就是关于婚恋和人口的。

这刚开年就刺激不断。前些天去年的,就是2024年的数据出来了,预料到婚的人数要往下,没想到趋势却比想象的更迅猛。

最新数据公布,2024年全东大结了610.6万对。这个数字,创下近40年的最新低,同比跌幅是20.5%。

这种“断崖式”下跌的态势,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这个幅度比去年前三季度的16.6%、以及去年上半年的12.7%进一步扩大的,说明趋势越来越强烈了。

对比之前巅峰期的2013,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东大结婚的就下了54.7%!

超过一半了,越来越多人清醒了。

这是真正影响东大未来20年的大事,当然对于宏大叙事的影响我们不管,毕竟那属于求锤得锤,但这玩意,其实会影响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因为生娃、就业、养老、消费等问题,会影响到大家的退休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环环相扣、密切相关。

普通人咋就这么难呢?

当然,塔也开始慌了,在不久前,最大的塔发布了一份重磅A4纸,推动建设“生的友好型”,明确加快完善支持策略体系,要求:

各地要坚持塔的第一话事人亲自抓负总责这件事。

可见,婚恋和要娃这事,已经上升到“话事人工程”,塔急了,力度前所未有。

真是喜大普奔了,我们继续看乐子吧,因为虽然这些也会影响到普通人未来的生活质量,但很多事情我们无力改变,所以我们就一起努力,把单赢变成双输。

看看现状哈,《再见爱人》等离婚和情感类综艺,非常爆火,大家清醒了都爱上了离婚、分手的桥段。

这几年F价不断下降,也还是没多人买了去婚恋?这些年年轻人越来越清醒,一心搞钱,绝口不提婚恋,过好自己的躺平日子。

各地从塔到事业单位再到G企,都在鼓吹要婚恋、要娃,甚至出了各种策略,但是年轻人就是不结。绝对的开心的事情哈!

看看过去20多年,东大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在11-14年的最高峰,每年都超1300万对,此后逐步往下,速度很稳定,2022已经不足700万。

到了2024,610万对的数据出来,意思是未来可能要下探到“5字头”的区间。

与之相关联的自然就是生娃。如果婚恋都没有了,何谈要娃?更何谈两个三个?

从趋势来看,2024年出现的生娃小高峰,应该也是昙花一现,原因我们昨天说了,一个是2022结束了口罩,23年出现了延迟结婚小高峰,那么24年自然到了生娃的日子,另一个是2024毕竟是龙年,很多人想要龙宝宝呢。所以我们拭目以待就可以了!当然这也说明年轻人越来越清醒了!

例如你看过去很多人一说不结婚,就说“F价太高”“丈母娘要求高”,现在F价差不多已经回16的水平了,但结果呢?

直接“腰斩”,喜大普奔。

看看“结离比”,更是惊人。2000年,东大每7对结的,才有1对离的,结离比是7.0。但这几年,已经到了2.0左右。

2024结离比是2.33,依然在低位。对此,塔也很着急,说要改善环境果。

醋省某地推出措施,大力奖励,结了就发钱:规定2025年1月1日起,双方都是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给予1500元,在婚姻登记窗口直接就领取。

赣的做法不断倡导“低彩礼”“零彩礼”,移风易俗,希望把阻碍结婚的“彩礼问题”打掉。

比如有个县,就在全县普及“喜事管家”,安排复联、村话事人、德高望重乡贤等一起,牵头对嫁娶礼金、桌数、天数、范围、流程等制定标准,纳入规约。一旦发现“高彩礼”,还要进行劝导。

而醋省婚假30天消息也上热搜了。再看看有26个省宣布“延长婚假”。婚假30天的省,不止醋省一个。而坚持只放3天假的,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第二梯队的是豫州、疆和,婚假20天。疆是23天。豫州最多28天,黑最多25天,当然有前提,得参加婚检。大部分省的天数在10-20天之间,是第三梯队。吉、山城、粤、青为15天。包邮区、徽派、贵、琼等都是13天。在长安和宁,参加婚检,最多可以给到13天。

另外,帝都、魔都、津们、乌斯藏等都是10天。

除此之外,塔还是图让结变得更“容易”。

2024年8月,《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就明确:登记和离婚都不要户口簿了,过去那种地域管辖的规定也取消了。

以后拍电视,不用出现“偷户口簿去结”这样的情节了。

当然他们还设置了离婚变得越来越难。

结不需要户口簿上热搜的同一天,另一条也来了:冷静期相当魔幻:

结怕你冷静,离婚又怕冲动。这画面,着实让人无语凝噎。

但问题是,虽然他们看上去转向了,但作为普通人,一定要想明白,生活是自己的,到底要不要婚恋要娃,一定要想清楚。

就拿人人都参与其中的消费来说,很多人认为现在大环境拉,周期向下,所以应该是多存点钱,少去消费。

当然,如果你去观察,那就是旅游的到处都是人,路边吃个饭的饭店还要排队,奶茶也喝不完,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依然在扩招中。

和“不好”的固有认知正好相反。

当然,这只是表象,真的去研究,会发现旅游就是口红效应,而且也开始退潮,路边饭店排队的永远是其中那几家,倒了的更多,奶茶都喝雪王家的,因为便宜,外卖快递人员虽然扩招,但是单价不断往下掉。

这也说明,就是说无论宣传的主流是什么,你得自己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好的。

而最近有种说法,最近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那就是只要不买房不婚恋不内卷不养娃不攀比超前消费,那就什么都买得起。

想想其实也对,尤其是那个买房,一线城市一平方好几万,拿出一半来出去转转,脚丫子都给逛废了。

例如婚恋,从恋爱到结婚,加上婚礼,不算买房最起码也要六位数,拿出一半去按摩店,捣烂了都花不完。

在例如养娃,从生下来到毕业给他操办婚事,少说也得七位数,再加上给他买房,拿出这些票子,润北欧都够了。

在例如内卷,拼命干工作,最后还是老板挣得多,或者欠薪跑路,你就算仲裁,最多也是拿到自己应得的,但是你随便干点啥,挣到饭钱,然后每天躺平,wife+游戏,基本不花钱。

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这些观点。

当然,你这样,东大的塔就不高兴了。

毕竟这样的话,人矿就少了。

当然年轻人想的很透彻,你说为什么要搭上一辈子给资B/塔去创造价值呢?

一旦接受了不买房不婚恋不养娃不内卷的设定,很多人就活得非常潇洒通透了。

当然这种思想从萌芽到现在成为主流,其实也都不到4年。

买房结婚养娃内卷,努力奋斗争做人上人这些必经的传统观念,在一瞬间被抛了个干净,就好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而且当这种认知开始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进来,拒绝甚至抵触塔介入的纠偏,塔越是纠偏,向下螺旋形成得也就越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生小人。

2016之前,东大还是个重要小人的国家,养儿防老是东大千百年的固有传统,这种传统似乎可以刻入大家的DNA。

但是当年轻人想明白,拒绝要小人后,生Y率滑得有多疯狂,前无古人肯定是了,后有没有来者现在还有待考证。

仅6年时间,小人直接腰斩,从2016的1883.2万到2023年的902万人,并且完全没有停滞向下的意思。

不要笑人这种思想,像口罩一样传播,只要没有实质性改变,想法深刻只会越来越深。

所谓实质改变,大规模提高公共服务,俗称给钱;然后降低成本,俗称帮你养。

不出意外的话,十年内是别想看到了。

所以,有了要小人这个实例,几乎可以100%地肯定,在随着就业的不断拉胯,D产和消费的走势也会异曲同工。

这个利维坦上没有哪个市场,是仅靠存量,不靠增量就能一直混下去的。

F价必然会像小人一样,2024就是断崖时刻,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为东大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运转的。

看看大A,跌的时候从来不搞什么阴跌,短期内瞬间完成保爆发;

前年口罩也不给搞什么过渡,瞬间180°的大调头。

当大家开始完全认可某个想法的时候,就会主动推进这种想法,洪流势不可挡。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已经接受了“F价要跌”和“可以后继无人”的思想,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非但不会拧着干,反而会不断参与加速这个进程,会产生一种一起上路的快感。

那么站在塔的角度,这可能就不是什么好的了。

所以现在M体一直致力于搞“正能量”,希望年轻人可以回到原来传统的路子上来,能够按部就班地过完一生,能够努力买F,婚恋,生育,奋斗内卷。

只是很喜感,效果很一般,就像开头说的,东大人建立认知是一瞬间的,一旦建立后,会立刻推翻过去的固有认知。

因此用一个词来预测未来东大的发展,可能应该是“加速”。

思维越是一致的地方,加速度会更快,比如F产,生育,婚恋,奋斗这些方面年轻人的想法已经是很一致了,别说身边的人怎么样,用大数据判断才是最精准的。

当到了某个临界点,那根最细微的弦开始颤的时候,真正的改变会出现。

就好像2022年11月份口罩那样。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改变一定是180度的,速度之快会让大家瞠目结舌。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也许不需要买F了,也许也没能力生育了,也许没人一起混乱了,也许内卷你奋斗也干不动了,但是时代的灰尘终究需要一批人来扛。

把现在的年轻人称为“殉道者”更为贴切。

当然,无论如何,有自己的想法,为自己活着,那真的是挺好的。

很快乐哈!

你说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做?

那就给点建议吧:

首先是心态,反正已经这样了,就放下什么道德素质责任感,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还没有婚恋的年轻人,要看清现实,别被世俗禁锢,别被宏大叙事洗脑,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如果努力真的无法跃迁,那就可以直接躺平。

随便干点什么,挣到自己能活下去的钱就好,别那么辛苦,更不要自我感动,设置什么目标限制,当前这个状况,大家都迷茫,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严冬的时候就需要蛰伏。

中年人同样如此,有老婆孩子,奋斗就是给他们的,实在扛不住了,就休息休息,也不能太有责任感,不然早晚拖死自己。

给孩子老婆挣到饭钱就可以了,其他的什么奢望不要想了,什么跃迁,什么豪宅,豪车,什么升职加薪,先放放吧!

然后就是出门在外,对于自己的安全一定要上心,远离人多嘈杂的地方,对人都客气点,谁知道他是不是正处在情绪爆发的临界点?

提前感知预防注意可能存在的危险和人,没事别在外边乱溜达,忙完了就回家,多看看学学安全知识。

无论是防止意外事件,还是防着一些突然情绪化的人开无双,都很有必要,毕竟自己的安全只有自己能完全负责!

然后就是生活了,为了防止自己也往下跳,或者扛不住开无双,建议:

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花费自己之前的储蓄。

如果没储蓄更应该缩减开支储蓄,因为寒冬开始了,这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为,不是说这一两年就会过去,可能是5年,也可能10年。

不管如何,每个人都应该为将来考虑一下,至少要有一定的储蓄来应对可能持续的危机,保证1-2年甚至更久的存款或等价物。

接下来是抉择,一是尽量活着,忍耐也要活着,然后就是千万别扯宏大叙事,要做的是殚精竭虑去赚钱,不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陷入贫困状态。

传统教育的认识,总说苦难会让人更为强大。实际上大部分人,被苦难折磨得不成样子,懦弱、保守、浑身充满奴性。能吃苦是吧,那就多吃点。

其次工作上别任性,别裸辞。996也好,896也罢,大环境下没人是容易的。一份工作,既是基本生活保障的兜底,也是你维持绝大部分细胞求生欲望与活力所需要的疼痛的清醒。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创业。实在想要尝试,那就试试轻资产,最好不需要资产投入的生意,比如做网红,自媒体。

然后资产配置上保守,别买F,别上杠杆,别D款,别轻易消费。如果想理财,那就定投能代表人类进化方向的科技类指数,或配置到长久期、低波动的类固定收益品种。

然后就是低调做人。下行期特征之充满怨艾和戾气,永远不知道一个什么举动就会让对面的人达到他的临界点而突然爆发。

幸运地混得好了,关起门来偷着乐就好了,外卖滴滴都客气点,混得不好就看看自己更不好的,找找平衡,同时也找找平替,人喝汽水你喝水人吃冰棍你吃冰,一样解决问题。

放平心态,反正当前现状已经这样了,就放下道德素质责任,舒缓心态,也别想着什么一夜暴富,更不要太焦虑。

焦虑对自己身体健康不好,其次在焦虑状态下,容易手忙脚乱失去思考能力,这时候做出的策略就容易出问题。

然后就是给自己减负,还没有有婚恋的年轻人,要看清现实,别被世俗禁锢别被宏大叙事洗脑,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扛不住就不婚恋不要娃,如果努力真的无法跃迁,那就可以直接躺平。

随便干点什么,挣到自己能活下去的钱就好,别那么辛苦,更不要自我感动,设置什么目标限制,当前这个状况,大家都迷茫,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严冬的时候就需要蛰伏。

中年人同样如此,有老婆孩子,奋斗就是给他们的,实在扛不住了,就休息休息,也不能太有责任感,不然早晚拖死自己。

给孩子老婆挣到饭钱就可以了,其他的什么奢望不要想了,什么跃迁,什么豪宅,豪车,什么升职加薪,先放放吧!

反正努力也没啥用,也没办法跃迁,反而可能被人噶了韭菜,那就稳当点。

然后心态还要摆正,可以对这个世界绝望,千万不能对自己绝望,因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就要好好的过完自己一生,要知道没什么是不能过去的,当然前提是放下那些羁绊。

要知道除了自己的命,其实一切都是空的。什么财富,什么事业,什么理想,甚至什么父母妻儿家人亲朋,在极端状态下,那也是空的。

要是实在觉得走不下去了,大可以把所有通讯方式都给注销,造成“已经走了”的假象,换个远点的地方,随便干点什么,只要能挣到活着的钱就行了,躺平摆烂呗。

等慢慢走出来了,再重新做回自己就是了,要知道当你有钱了,功成名就了,自然之前的不堪,也就变成苦难传奇了。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你看之前杰克马被人无视,麻花藤装女人陪人聊天,百度李住过地下室,这又咋了,现在不都成了传说吗!

要知道真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大不了被起诉,上个HEI名单,最差也就是上街要个饭,或者去爬犁子踩个缝纫机,还能怎么样?

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过去!

所以哈,放下道德和责任,不然最终难受的还是自己。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放下道德素质,享受飞驰人生。

少问自己为什么,多问别人凭什么。

心态上放平和,啥都别往心里去,长远的看,一切都不是什么事,没必要较劲,尽力了就行,学习躺平,爱咋咋地吧,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放下谏言清洁,尊重塔的命运。

少看宏大叙事,多像个人生活,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如果没结婚没孩子,就保持单身躺平,如果有了,那么尽自己努力就可以了,一定要放平心态,才能活得久啊!

然后就是要知道,有工作的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辞职啥的,能苟着就苟着,毕竟这一段日子不好过,有个收入就不错了。

你说什么没有情绪价值,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脸面,只有利益,千万别把自己玩进去。

人世皆苦,愿你我用心享受当下的每一天。

0 阅读:2
一坨杠精

一坨杠精

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