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一个传奇的巾帼英雄,女权运动的鼻祖人物,1907年7月15日,慷慨赴义,但他的婆婆却拒绝安葬他,他的丈夫也在两年后去世。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秋瑾婆婆的这样的做法是有些冷漠无情的,甚至对于现在人来说,出了一名烈士这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她却不愿安葬,这是对烈士的不尊重。
但这件事如果放在当时的背景下看,可能也情有可原,当时虽然清朝已经时日不多了,但毕竟还没有灭亡,而秋瑾所做的事在那些封建家族眼里那就是要被灭满门、诛九族的大罪。而秋瑾的婆家也是一个名门望族,她的丈夫还给清政府当差,而且还是重要官员,本来秋瑾被杀后,他们就怕受到牵连,不仅导致官位不保,还有可能整个家族都保不住,怎么还可能把秋瑾葬在在祖坟呢。
不仅是王家,就是秋家因为怕受到株连,也不敢前往为秋瑾收尸,只是雇了一个人帮她缝合尸首,他们的做法从情感上可能让人难以接受。但处于他们的立场,家族的上百口人也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这里面也可以看出封建思想对于他们的禁锢。当时秋瑾也正是感受到了封建礼教对于女子的束缚,才会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秋瑾1875年出生在福建,后来又随父亲到了湖南,秋瑾能在当时成为少数女性革命战士,而且还是文学家和诗人,可能和他小时候就开始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有关。
虽然家里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坚持的依然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秋瑾的聪明好学,和坚韧的性格还是让得到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并且还是文武兼得,不过虽然学习上秋瑾的父亲让步了,但在裹脚和封建婚姻上即使秋瑾在反抗依然无法对抗命运。
就这样她嫁入了王家,成为王廷钧的妻子,虽然王廷钧是一个纨绔子弟,精通吃喝不求上进,但总体来说王廷钧还是对秋瑾比较爱护的,秋瑾也为王家生下了一儿一女,因此两人的婚姻生活总体还是和睦的。
不过这时候在秋瑾人生中出现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在友人的影响下,秋瑾思想上已经开始解放,后来因为王廷钧捐了官,秋瑾随他一同去往北京。而北京之行,彻底改变的秋瑾的命运,在这里她接收到了跟多更广阔的天地。
丈夫在外花天酒地,妻子在家只能默默忍受,受到新思想影响的秋瑾开始反抗,但这跟依然封建的丈夫站在了对立面,王廷钧把秋瑾的行为看做有辱门风,他动手大了秋瑾,对婚姻失望,对革命又坚定信心的秋瑾,毅然决定去往日本留学,也从而彻底走上革命的道路。
1907年因为起义失败,秋瑾本来有撤离的机会,但因为怕牵连其他人,就慷慨就义。秋瑾去世后,婆婆拒绝为他安葬,他的尸首还在义庄放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他的丈夫王廷钧可能也认识到了秋瑾的好,在秋瑾去世后,一直郁结在心缠绵病榻,两年之后也去了。
这时局势已经有所改变,秋瑾的婆婆看在他为王家生下两个孩子的份上,也同意秋瑾下葬到了王家的墓地,秋瑾去世后,他的两人孩子也是过得很坎坷,不过受到母亲精神的影响,他们成长的很优秀。
儿子王沅德成为一名商人,而且资助抗日力量不少钱财,也在危难的时候帮助过我党地下工作者,新中国建立后,在文史馆工作,整理有关母亲的文献,1955年因病去世。
而他的女儿王灿芝可能更像母亲,不仅拜师学武,还去美国学习飞机和空军知识,成为中国的一位女飞行员,后来担任航校的教授,建国后,去了香港,后来定居台湾,1967年因病去世。
秋瑾虽然牺牲了,生命也很短暂,他的革命也未成功,但革命的历程是艰辛和漫长的,总要经历第一个以及无数个,而秋瑾敢于打破封建对于女性的禁锢,就给那个时代的很多人心中划开了一道口子,后来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加入革命的浪潮中。
就想宋庆龄所说,秋瑾志在革命,但留名在千秋!
举报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