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苏珍泉非孤仅 遗存更有多材质
在清咸丰年宝苏局所铸钱的体系中,其中有两式最为珍罕,那就是“咸丰元宝宝苏当五百”和“咸丰元宝宝苏当千”大钱。其中,当五百大钱,更是定为罕珍,并在泉界搏得名头。其原因在于,宝苏局铸有咸丰元宝当五百、当千大钱的信息,首见披露非为有典籍记载,而是由上世纪钱币收藏大家陈达农先生率先披露的。陈达农在其《古钱学入门》一书中记述了咸丰元宝当五百大钱得而复失,仅留拓图的经历(一家之言,事实并非如此,其存世非止一二)。
然而,宝苏局当五百钱虽为罕珍,然较之其当千大钱,则不仅见有谱载,收藏实践中也偶有所见,只有其当千大钱脱谱并在收藏实践中更加罕见,被泉界视为清钱大珍之一。就之前偶见的公开披露来看,宝苏局当千大钱,乃为黄铜质地(所见伪作皆黄铜),未见红铜质地者。
公元2023年12月22日愚曾在本人自媒体上,首发展赏了一品“宝苏局咸丰元宝当千红铜大钱”,以开门见山的实物证实了宝苏当千除了黄铜还有红铜的事实。时至今日,再检点愚帐中所藏,宝苏当千黄铜质地者有所藏,未曾展赏过。是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咸丰元宝”四字,直读,背满文“宝苏”,汉文“当千”二字,汉文为楷书书体。可见其汉字书写中规中矩,笔划清晰,粗细适中,横直竖立,笔划亦见十足力道。其“寳”字为“缶宝”,字形大小适中,布局亦是协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其背“当”字的个性特征,即“當”字第五笔横撇,其“撇”倾斜度高,直接向左与“口”相接(红铜版亦是如此)。藉此,品文识书,无需细表,其端庄的书相是为宝苏局官炉铸品无疑,其门得开,没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直径约为66.65毫米,重量125.67克(较之红铜品轻),铸体较为厚实,当千大钱形制。续可见,其制式为中宽缘,较粗穿廓,穿口亦是较狭。其铸体显示,方圆廓正,平坦地章,穿轮皆是干干净净。再察看其字廓,轮廓分明,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其中,其字印笔划较粗,宝、丰二字笔划有粘连,然整体上呈干净利落之貌相。如此这般,观铸识体,本品铸相显示其乃宝苏官炉出品,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一眼可识,其乃熟坑传世之锈相。虽有些许露铜,然仍可见其包浆凝重,皮壳叠嶂,深浅相间,分布极为自然。其浆质皮壳,眼见实测,皆是坚硬而不糟,一眼老气横秋,天下制伪者,盖不能得之矣。续察其材质,是为黄铜质地无疑,而其铜色更是老旧感十足,润和彰显。藉此,辩锈识浆,毫无疑问,本品锈相,真乃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大门可谓洞开,天目山直入眼底,自当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宝苏局咸丰元宝当千黄铜”大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一眼开门见山,真品真相,毋容置疑。如前所述,此宝苏当千大钱,在收藏实践中难得碰到,其作为当时试铸或者是实铸,但因太平天国攻占苏州而迅速熄炉停铸,故其铸量确实有限,遗存自然十分稀少,故而导致早前某些泉家所见有限,甚至是终身未见实物,这才导致其成为大珍之品。当然,迄今为止,在三相一材上,门门过关的,确实也是罕见,其大珍之名头,至今不衰,具有颇高的收藏价值,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矣。
以下为2023年12月22日公开展赏了的“宝苏局咸丰元宝当千红铜大钱”。可见其与黄铜版品,书相铸相一致,材质不同,包浆皮壳完全不同,可以有力互证——这就是宝苏局咸丰当千钱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