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审阅毛岸英烈士碑文,摩挲半天后叹息:碑文少刻了3个字

历史的小书生 2024-08-02 03:57:21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他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第一个儿子。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

在毛岸英短暂的28年人生中,经历了幼年被捕入狱,少年流浪乞讨为生,青年时期又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生命短暂而绚烂。

虽然28年时间里,他跟父亲毛主席聚少离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他总是追随着父亲的脚步,为追求崇高理想义无反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苏联,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先后有超过100名中国的孩子曾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而这些孩子大多是毛主席、刘少奇、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后代。

当然,除了中国的孩子外,还有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的后代。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父辈曾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活在这所“红色摇篮”中的孩子们,也从小耳濡目染,早在心中萌发了革命的种子。因此,在战争爆发后,这些孩子们以各种方式投入到了支援前线的斗争中。十几岁大的孩子们则接受军事训练,当民兵,主动申请要上战场。不到十岁的孩子们则主动帮忙照顾伤员,清洗绷带。

毛岸英便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苏德战争战争爆发后,毛岸英曾先后多次给斯大林写去了信,要求上战场杀敌。

1942年,毛岸英先后被送进苏雅士官学校、莫斯科军政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4年,毛岸英终于实现了上前线的愿望,前往白俄罗斯战场。战争结束后,他还受到斯大林的亲自接见,并收到了一把手枪。

自从离开祖国来到苏联后,包括毛岸英在内的孩子们便时时刻刻关注着国内的发展形势。解放战争期间,他们将中国地图挂在墙上,每从广播中听到解放军又解放了哪一座城市,便兴高采烈地将一面小红旗插在上面。

可以看出,这些孩子们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能够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在异国他乡漫长的等待时间里,他们又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只为了能够在日后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5年底,毛岸英终于回到了延安,与父亲团聚。父子俩虽然一直有通信,但细细算来也已经有18年没有见过面了。毛主席见到儿子后,十分高兴地抱了抱他,这段日子,毛主席的开心是写在脸上的,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了主席心情愉悦:

“毛主席原本正为中国革命忧心忡忡,岸英的到来,使他心情一下好了起来,房间和生活里,仿佛都亮堂了许多。”

虽然心疼儿子这些年的遭遇,但毛主席仅仅让他在家里住了两天,吃了两天小灶后,便安排他跟其他战士们一起吃大灶,干活去了。

一开始,毛岸英是在中央宣传部工作,负责翻译外文资料的。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便亲自安排他去当农民。

在毛主席看来,要想读懂真正的中国,就必须要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而认识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认识革命,认识农民和土地开始。

1946年春节刚刚过完,毛主席便让劳动模范吴满有收了毛岸英当徒弟,教他学会种地。

就这样,吴满有成了毛岸英进入“劳动大学”后的第一位老师。此后,毛岸英有7个月的时间都是在吴满有家里度过的,期间,毛岸英跟农民同吃同住,一起劳动,一点儿也没有享受过“毛主席长子”的特殊待遇。反而还受累不让看文艺演出,被要求回去下地干活。而同他一起的农民却被允许看完演出再回去。

毛岸英在延安生活了大约14个月的时间,其中7个月是在“劳动大学”度过的,虽然身体劳累,但他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并且毫无怨言。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从基层开始做起,进入了北京机器总厂工作,期间,他更是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工作十年。

然而,朝鲜战争的炮火打乱了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工作十年”的计划。1950年10月,中共中央毛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战略决策,面对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劝阻,毛岸英坚持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毛主席听说后也十分支持儿子的决定。

为了劝说父子俩,身边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人更是多次表达反对意见。众所周知,毛主席一家已经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牺牲了太多人了,如今,好不容易等来了和平,儿子又要上战场了,大家对此是很心疼的。

但毛主席只是淡淡地说道:“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就这样,毛岸英便成了志愿军的第一个兵,跟随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一起入朝,担任翻译兼机要秘书。在志愿军司令部工作期间,毛岸英低调、能干、为人朴实,除了少数几个领导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当时,志愿军司令部设在大榆洞,美军监测到这里发电报的频率很高,据此判断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于是,便经常派飞机执行轰炸。

毛主席也十分担心志愿军司令部的安全问题,曾多次发电报要求应特别注意司令部安全。1950年11月25日,4架美军飞机来得十分隐蔽又突然,直接向志愿军司令部投下了燃烧弹,司令部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毛岸英和高瑞欣壮烈牺牲。

得知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彭德怀很是难过,他强忍内心的痛苦给周总理发去了电报,汇报情况。

远在北京的周总理收到电报后,惊闻噩耗,立即找来刘少奇等同志商量,由于毛主席当时身体状况不好,加之还要指挥朝鲜战场作战,因此,大家一致决定暂时向毛主席隐瞒这一噩耗。

直到1951年1月2日,他们才向毛主席汇报了毛岸英同志牺牲的消息。毛主席听后愣在了原地,许久,他才悲叹道:“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话音刚落,身边的工作人员早已泪流满面。

毛岸英在牺牲后,跟其他同志一样被就地安葬。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总部决定修建烈士陵园,将分散在各地的烈士坟墓迁到陵园里。

根据规定,营级以上烈士的遗骸是要运回国内,安葬在沈阳的志愿军烈士陵园里的。作为团级干部的毛岸英原本也是要运回国内的。

然而,就在准备回国的当天,毛岸英烈士的新棺木又被抬回了附近的烈士陵园里安葬。战士们看到后,十分诧异和不解。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毛主席的决定”。

毛岸英的碑文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正面写着“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则刻着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同志的长子。”

其实,碑文是经过毛主席审阅的。毛主席看到碑文内容后,手总是情不自禁地摩挲着毛岸英三个字。在看完内容后,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道:“碑文写得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少了三个字——杨开慧。岸英从小跟着母亲,跟她感情深厚。”

一旁的周总理听后,也点点头表示同意,说道:“再补充一下吧。”

毛主席摆摆手,说道:“还是不用了。已经给他建了一座大理石石碑了,也算是先例了。不能再添麻烦了,还有那么多烈士需要刻碑文呢。”

就这样,碑文便按照原来的确定了下来。

年轻的毛岸英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后来,毛岸英虽然没有机会亲口听到答案,但他的遗孀刘思齐却听到了毛主席的答案:“合格,岸英是我的骄傲”。

毛岸英同志不仅是父亲毛主席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诠释了真正的爱国情怀,用鲜血凝成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历史的小书生

历史的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