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4年的6所国家重点大学,到如今137所双一流高校,这”升级”之路,就跟农村娃考上大学、奋斗成功人士一样,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啊!
要说这其中最牛的是谁?那可得是哈工大!
这哥们儿从新中国成立就开始当”学霸”,一路保持全勤,啥都没落下,就连清华北大这俩”学神”都得甘拜下风,少上了一个1952年的班儿。
咱就得好好唠唠这事儿,看看这些”学霸”们是咋一步步爬上神坛的。
1952年,新中国刚立国没多久,就跟选秀节目似的,挑了两所大学当”学习样板”。
一文一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工大,这俩就成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头号种子选手”。
这选择可不是瞎选的,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自己办的大学,哈工大在”东方莫斯科”哈尔滨,跟苏联老大哥学习那是占尽了地利。
到了1954年,国家觉得光有俩样板不够使,又选了6所重点大学。
清华、北大这俩”顶流”终于露脸了,加上人民大学、哈工大、北医和农大,这就是当年的”国家队”。
啥概念?就跟现在的”985”似的,都是”天之骄子”。
再往后头儿,咱们的重点大学就跟坐火箭似的蹭蹭往上涨。
1959年16所,1960年一下子蹦到64所,到1963年变成68所。
这扩招速度,比现在的新一线城市房价涨得还快!
要说最牛的一波扩招,得是1978年那次。
当时一口气定了88所重点大学,后来又补充到99所。
这阵势,就跟赶集似的,各路学霸齐聚一堂。
不过这里头有意思的是,有些原来的”老重点”反倒掉队了,这不就跟现在的”明星退圈”一样吗?
到了90年代,咱们又玩儿出了新花样。
先是1995年搞了个”211工程”,这回是冲着21世纪去的,名单一下子扩到112所。
没等大伙儿缓过劲来,1998年又整了个”985工程”,这下可真成了”精英俱乐部”,一共就39所,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现在咱们玩儿的是”双一流”,2017年一共圈定了137所高校。
这名单里有不少”双非”院校,就跟选秀节目里的”黑马”似的,给人一种”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机会”的希望。
说到底,从1954年到现在,咱们的重点大学评选就跟追剧似的,一波接一波,高潮不断。
有的学校从头到尾都是主角,比如哈工大;有的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比如后来补录的”双非”院校;
还有的是昙花一现,昨天还是”顶流”,今天就成了”路人甲”。
在这场持续70年的”重点大学选秀”中,你觉得哪所学校最有”主角光环”?
用户10xxx77
哈工大是真牛逼[点赞]
快乐 回复 02-15 08:22
唯一的一次不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