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看“仗义每多屠狗辈”(下)

芥菜树下 2025-02-17 15:30:50

原本,只是想跟大家聊聊,职场上“仗义每多屠狗辈”的感触。

怎么忽然就聊起那么多关于曹学佺?都是快四百年前的人物了?

大概是因为,这是一位隐藏的牛人吧。智商情商双高,且为人正直有气节。这是多少职场人,努力一辈子都难以到达的高度。当然,没必要刻意吹捧一位四百年前的古人。人家早就脱了这身皮囊,压根就不需要听后世的好话歹话。但是,至少,这样一个人,曾经来过,曾经真的做到了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职场上的成就,用“能臣干吏”来评价,并不为过。学问上的成就,也很厉害。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一生著书多达30多种。另外,还会写剧本,被传是闽剧始祖之一。真真正正,是新一代的开山怪。

沿用对他的画作《贞松图》的评价:行笔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得晋唐风尚,无娇揉做作之态,显露出温婉敦和、落落坦然的君子气象。

君子其人其言,难道不值得我们花点时间去了解么?

反观现今那么多所谓“专家”所谓“老师”,他们讲的那些片儿汤话,毫无营养,却能吸引到一大批信以为真的人。甚至,那些头像后面都不是一个个真人。连滤镜都不需要,就整些关键词,就出来一个东西。明眼人知道那是假,挡不住有人就会当了真。有时候实在想不通,怎么就会有人把人设当成了人。忍不住引用一下《溏心风暴2》中前期负心汉形象的Jo爸在堂上的表演:

Why?Why?Why?

是因为现代人太忙,没有心思听一点需要自己消化的内容,而不得不被动接受看似简单易懂,实则空无一物的废话?是被包装的头衔吸引,无暇查证,便在头衔的光环下自动接受?

还是因为,原本只是想放松,随便找点东西看看听听?

也不指望学到啥,想些啥;只是求个职场之外,老板视线之外,同事聒噪之外的时空,让自己有片刻放松。哪怕,找到的东西就是一坨什么东西,也无所谓。因为只是划过就算,不会有什么目标啊任务的,让自己绷紧神经,就是纯粹地填满时间。然而在无形中,却实实在在地,给自己的脑袋装进了一堆垃圾。

想要知道芥菜树下为什么忽然有些激动?

不妨看看家里的长辈们,抱着手机,源源不断输出莫名其妙的奇谈怪论,且自以为勘破天机时,你那一刻的无奈。没法争辩,辩也辩不通。况且,就算辩赢了又怎样?对你有半分的好处吗?只会让长辈们觉得,生了个什么东西,连哄他们都不愿意。

又跑题了。

只是想说,你还年轻,还有时间,还有力气。用好你的时间和力气,不要被易得的垃圾埋没。

很多宝贝,藏在我们瞧不上的故纸堆里。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