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魏延不死,蜀汉必有一搏?很可能会出现5种不可控制的场面

啱啱好 2024-12-05 10:45:51

234年8月,秦岭北麓的五丈原,秋风凄切,诸葛亮倒下了。

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在撤军途中随即爆发了内乱。这场内乱,以魏延被斩而宣告结束。

后世有人对魏延之死颇感惋惜,认为他是蜀汉中后期为数不多的名将,倘若魏延尚在,蜀汉必有一搏。

那么,是否会如此呢?

经历与性格,导致命运结局

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就要从魏延的经历和性格讲起。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郡人。魏延的一大高光时刻,是在219年被刘备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不过,自那年汉中之战后,蜀、魏在此地再也没发生过战事。

所以对魏延来说,有一个无比尴尬的现实——没有军功。

正是由于这份尴尬,才激发出魏延对于军功的极度渴望,期待着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刘备逝世后,随着诸葛亮于汉中筹划北伐事宜,魏延认为自己的机遇终于来到,没曾想,诸葛亮仍未重用他。

魏延常慨叹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好在诸葛亮后来还是给了他机会,那便是阳谿之战、卤城之战,魏延一次担任总指挥,一次作为主将。

纵观诸葛亮五次北伐,阳谿之战、卤城之战可以说是蜀对魏最大的两次胜利,因此,赞誉魏延为蜀汉中后期第一大将并不为过!

而至于魏延的性格,则跟关羽有一个极其相似的地方——高傲。

我们知道,关羽当年由于自傲,大意失了荆州,命丧于临沮。而至于魏延,则是被自己人斩首。

那还是在诸葛亮去世后,“长史”杨仪受丞相遗令,负责率领全军返回成都,却发现途中栈道全被烧毁。没错,正是魏延干的。

杨仪只好让将士们自行劈山开路,并且昼夜兼行。结果到了南谷口这个地方,遭到了魏延部队的攻击。

蜀将王平上前,对着魏延手下的那些士兵们道德谴责。

一听到“谋反”二字,士兵们纷纷吓得丢下了刀,四散而逃,魏延只好逃往汉中。可惜,他的马儿跑得不够快,被蜀将马岱追上,削掉了人头。

魏延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还是缘于他的自傲,以及对军功的极度渴求。

在魏延看来,以他“征西大将军”的身份,应当接替诸葛亮来对全军发号施令,况且,不能“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言下之意,应该由他统领全军继续北伐曹魏,而非返回成都。

可现实是,诸葛亮早已跟杨仪、费祎、姜维做好了退军安排,并且对魏延刻意隐瞒,这就导致其前后的心理落差过大。

火上浇油的是,负责率领蜀军撤退的杨仪,跟魏延还是如同水火的“死对头”,这让他更加生无可恋。

总之,魏延就如同提拔他的刘备一样,冲动行事,最后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场面1:诛杀同僚,铲除异己

在了解完魏延的经历和性格后,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那个话题:倘若魏延在234年没死,蜀汉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呢?

基于此,我们可以想象第一个场景:回到234年的那个秋天,魏延手下的士兵们,无比忠心,誓要与魏将军同生死。于是,他们与杨仪部队展开交战。

战争总是残酷的,若要使魏延活,则必使杨仪、王平、马岱,甚至是费祎死。

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个结果:本就人才匮乏的蜀汉,其人才资源将进一步枯竭。就拿上面四位来说,在真实历史中,王平、费祎后来都为蜀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而假使魏延带着一群平庸之辈,去挑战司马懿,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至于另一种假想,那便是:魏延效仿当年越王勾践之“卧薪尝胆”故事,选择隐忍,服从杨仪的一切安排,乖乖回到成都。但这不是说彻底认命了,而是等到将来时机成熟再铲除异己。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早在诸葛亮执政时期,蜀汉内部的人,都因魏延的自负和高傲而一直回避他,忍让他。当然,唯独杨仪不让。

杨仪也是“刺头”本性,心胸狭隘,脾气急躁,处事偏激。他俩闹得最凶的一次,竟把魏延气得差点拿刀砍了杨仪,好在费祎从中调解,才没让事态走向极端。

因此,以二人的不共戴天之仇来看,只要魏延能活下来,至少杨仪必须得死。

那么,魏延还有没有其他异己呢?

在蜀汉内部,蒋琬、董允、费祎均是“停战派”的代表人物,即主张休养生息,停止战事,不再北伐;“主战派”则以魏延、姜维为首。

因此,姜维应该不会被魏延铲除,因为他们拥有一致的想法和目标,至于蒋琬、董允和费祎三人,那可说不准了。

场面2:引发蜀汉派系斗争,魏延或再次被斩

第二种可能,实际上是第一种可能的“变体”。也就是说,魏延无法彻底铲除停战派,而是与他们长期处于相互斗争的状态。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那蒋琬、董允、费祎可比“臭皮匠”厉害,而那魏延也不如“诸葛亮”。

单论政治能力,魏延毫无疑问是欠缺的。

说回234年8月的那起冲突。当时,魏延和杨仪曾分别上表刘禅,指控对方叛逆。文书在一天之内送到了蜀汉朝廷,刘禅于是询问蒋琬和董允的看法。

结果,蒋琬、董允在毫不知情且未经调查的情况下,都保护杨仪而怀疑魏延。

蒋琬和董允心里清楚,对他们来说,杨仪作为文官并不可怕,相比之下,魏延的威胁更大。他官职高,资历深,一直渴望在北伐战役中建立不朽功勋。

作为“激进主战派”的典型代表,魏延已然成为朝堂上的刺,令那些“停战派”的蜀汉重臣深感忌惮,急于排除。

因此,魏延的处境可以说是岌岌可危,可他的政治洞察力却是极其缺乏——他非但没有任何防备,反而与杨仪公然剑拔弩张。

那么,就算魏延战胜了杨仪,又或者,即便他躲过了蒋琬、董允的第一次清洗,他真的能每次都侥幸逃脱吗?

以魏延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敏锐度来看,应该比较困难。运气或许能够帮他一时,但每一次的躲避,都只是在累积难以抵御的未来危机。

综上,魏延也许将再一次沦为政治的牺牲品。

原本,蜀汉政权的派系划分已经够复杂了,有荆州派、益州派和东州派,其中,以荆州派与益州派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而现在,蜀汉内部又分裂出了“主战派”和“停战派”。

在如此背景下,若是像魏延这样的激进分子介入斗争,怕是会让蜀汉政权变得越发动荡。

场面3:架空刘禅,成为三国“鳌拜”

第三种可能,是基于刘禅懦弱的性格而做出的假想。

早在诸葛亮当“相父”时,刘禅便对其言听计从,凡事没有主见,只是负责在诏令下签上自己的大名,便大功告成。

对于儒雅高洁的诸葛亮,刘禅尚且如此听话,那么面对性格刚烈、作风霸道的魏延,他又该如何自处呢?

恐怕“阿斗”将彻底沦为傀儡。

这不禁让人想到后来大清王朝的鳌拜。那时候的鳌拜,也同样是勇猛过人,武艺高强,被誉为“满清第一勇士”。鳌拜为满清入主紫禁城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无人出其右的武将。

顺治皇帝在驾崩前,给自己8岁的儿子(即后来的康熙皇帝)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鳌拜正是其中一位。

后来,随着“辅臣之首”索尼的离世,鳌拜开始变得嚣张跋扈。他权倾朝野,肆无忌惮到了极点,居然擅自篡改圣旨,不经康熙的批准,就将另一位辅政大臣处决。

这般行为,无疑是对皇权的直接挑战。

而类似“弱君难制权臣之嚣”的情节,也可能在魏延与刘禅之间上演。当然,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绝非弱君,等到他长大后,便用自己的手段除掉了鳌拜。

可那刘禅跟康熙比,着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场面4:“子午谷奇谋”或将上演

子午谷奇谋一直是魏延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以前北伐时,他就多次向诸葛亮请求领一万人的军队,分兵作战,走离关中最近的子午谷道,然后与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会师潼关。

潼关乃长安之“东大门”,从洛阳至长安必经潼关,因此,魏延估计是想阻击从洛阳派往关中的曹魏援兵,然后给予诸葛亮足够的空间在关中一路向东推进,最后二人合攻长安。

此计光听起来就有不小的风险,故而诸葛亮每次都拒绝魏延的提议,这使他常常感到郁闷和不甘心。

所以,假设魏延成为蜀汉大将军,独揽了军权,那么他就有可能去实现以前的遗憾。

事实上,在当时那个三国年代,还真有人尝试过子午谷奇谋,只不过行军方向相反,是魏国对蜀国。

那是在诸葛亮第一次挥师北伐后不久,曹魏兵分三路,向蜀汉发起进攻。曹魏的主力部队,由曹真领军,他们从长安出发,走子午谷道,目标直指汉中。

不曾想,曹真的部队在子午谷中遭遇了滂沱大雨,连绵几日不止,造成行军困难。一个月过去,却未能行进半程。

最后,受限于粮草的匮乏,曹真不得不带着颓废的意气,沿着原路折返。更糟糕的是,曹真在这场大雨中还得了重病,不久后竟撒手人寰。

后来,到了明末农民起义时期,领袖高迎祥也率领五万精兵,从汉中出发,同样走子午谷进军西安(昔日长安)。不料,他们在途中也遭遇了大雪,行军艰难。

更不幸的是,明末守将孙传庭洞悉敌意,提前预判到了高迎祥的军事行动,最终将其5万人全歼。

可见,子午谷奇谋若想实现,是何等的困难,而一旦失败,则又需要付出何等的代价。

而对本就兵力不多的蜀汉来说,子午谷奇谋无疑是一种豪赌。而这种豪赌,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存亡。

场面5:蜀汉或将提前灭国

至于最后一种可能,则是基于上述四种可能的总结,即:内忧外患之下,蜀汉可能加速灭亡。

内政方面:主战派与停战派的矛盾不断激化。魏延依仗自己的地位和职位,采取激烈手段来铲除停战派,当然,也可能是他自己被政敌清洗了。

不容忽视的还有一种情况,即刘禅被魏延彻底架空,魏延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实际掌控者。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对蜀汉的发展构成打击,将国家推向衰退的轨道。

外战方面:尽管魏延以勇猛善战著称,但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相比,他仍处于下风。而魏延的过度自信和急于求成,也可能为蜀汉带来大麻烦。

显然,魏延不太可能实行诸葛亮先前的“陇西计划”,而更倾向于类似子午谷奇谋那样的冒险策略。这类策略常以小博大,虽然不能排除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但更大的概率是满盘皆输。

诸葛亮驾鹤归西后,蜀国仍坚持了29年的发展。

结合诸葛亮生前的种种安排,我们不妨大胆推测其心中所想:魏延若死,蜀汉尚有延续的空间;魏延若不死,蜀汉的灭亡或许近在眼前。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疑惑:姜维难道摆不平魏延吗?

虽然后来的历史证明姜维是能堪重任的将领,但至少在234年的那个时间点,姜维的官职和地位在蜀汉实在是太低。

姜维于228年由曹魏投降蜀汉,身份仅仅是一名普通领军,与之相比,魏延早在9年前就已当上汉中太守了。

随着“五虎上将”的相继去世,魏延无疑成为了蜀汉武将的“门面担当”。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姜维与魏延之间的地位十分悬殊,故而使其不可能对魏延产生制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