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防部宣布将在2024年率先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新加坡5个印太地区国家建立军事维修中心,为美国打造全球范围内的关键作战平台维修中心网络积累经验。美军此举旨在以印太地区为优先作战方向,聚焦未来大国对手间的高端战争,着力构筑全球弹性后勤网络体系,为提升部队作战效能和实现全球作战目标而铺垫准备。
一、情况背景
近年来美军由于战区维修保障能力不足导致战备能力下降的问题被频繁发生。例如,隶属美海军第11驱逐舰中队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2017年6月日本附近执行任务时与日商船撞受损,但由于印太地区美军没有修复大型战舰的修理厂,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不得不返回美本土维修。此外,美空军F-35、F-22以及MV-22等先进飞机也多次因故障缺乏零配件而长期无法飞行。这种必须返回本土维修,或者等待本土零部件的做法既费时费力,又极大美军战备状态
对此,美战略学界及国防部评估认为,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军的后勤保障能力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依靠盟国发展对抗性后勤能力将成为美军备战高端的关键。因此,美国防部发布新的《区域保障框架》,明确提出利用盟友的国防工业设施进行美军先进武器平台的维修保养,通过建立分散的维修、大修网络,使美军获得对抗性后勤环境中的作战优势,从而提升美军整体战备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军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印太地区构建军事维修网络的步伐明显加快。
二、布局进程
近年来,美军持续强化与印太地区盟伴国家沟通,助力维修网络布局。此前,美海军已经在日本横须贺、佐世保等基地设立修理厂,同时驻新加坡的西太平洋后勤大队船舶维修小组也与越南、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的造船厂签订了船舶维修协定。此外,美海军部长在今年2月还专门访问日韩多家造船厂,讨论为美舰船提供维护和大修的事宜。
美国负责维修保障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洛曼表示,美国防部将率先与日韩澳菲新(加坡)5国签订正式协议,建立军事维修中心,以便在上述国家周边活动美舰、飞机和装甲车辆等进行维护和大修。洛曼强调,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维修中心,将不仅解决美军装备的平时“磨损”问题,还能在冲突时快速修复损坏的装备。目前,美国防部与上述5国的谈判还未结束,之后五角大楼会公布更多的细节。
三、意图分析
美以印太5国为试点,抓紧构筑全球性军事维修网络主要有以下3点意图。
一是以打造区域性军事维修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将5国牢牢绑在美国印太战略的“战车”之上。近年来,随着美将威胁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点转向中俄等大国竞争对手,美持续以“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的所谓“共同价值观”为依托,拉拢盟友构筑反华包围圈,当前已逐步建立“美日”“美韩”“美菲”等双边同盟为核心、“美日印澳”“美英澳”“五眼联盟”等多边合作机制为补充的为多层次,多领域遏华体系。但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层次影响,各国在参与美国主导的遏华行动时往往有所保留,有所顾忌。此次美以打造印太地区军事维修中心为由,与5个核心盟友率先展开谈判,事实上是想将上述国家进一步与美军事能力深度捆绑,将其纳入美后勤支援体系,迫使有关国家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全方面倒向美国印太战略布局。
二是利用盟友国家资源优势,缓解美船舶等维修保养能力不足的困境。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内的造船厂因交付延误问题,而饱受军政界诟病,以华盛顿号航母换料大修为例,其完成时间由原先的4年延长到6年多,这引发了美全球航母部署的短缺问题。与此同时,美国曾经的13家海军造船厂中,目前已至少有9家关闭,导致美国的舰艇维修保养都不同程度的延后。因此,美国防部加紧推进在全球范围内的盟友国家建立军事维修中心,旨在利用有关国家的先进造船工艺和飞机制造及维修资源,疏解美军当前后勤维护能力的不足。
三是提升装备维护保养效率,最大程度保证印太地区美军战备状态。在2023年度美国军力指数报告中,美智库评估认为武器装备平台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美军战略状态,特别是在印太地区。武器装备的不足包括数量上和质量上两层内涵,而造成质量上不足的关键就是武器平台难以得到及时的维护保养。此次美国防部加紧谈判的日韩澳菲新5国,临近日本海,黄东海,台海,南海及一、二岛链周边的广阔地区,基本涵盖美军舰机活动、兵力部署的所有热点区域,一旦美军装备出现故障和维护需求则可就近前往,第一时间获得及时可靠的保障。长此以往,印太美军的战备状态将得到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