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不断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某种性格缺陷。
“这孩子性格就是太安静了”
“这么内向以后出了社会可怎么办啊”
“你这个人好闷啊下次不带你出来玩了”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慢热、内向和不善交际的词似乎就跟我划上了等号。
我很少有朋友。或者说,不够合群可能更符合别人口中的“我”一些。
当同样的事情发生时,我总会慢别人一拍。
往往反射弧接受信号再做出情感表达后才发现人家也已经过了那个热情的点。
喜欢安静,习惯性的隐藏着自己情绪,生活也乏味到两点一线,常常会害怕处于某个突如其来的交际场合下。
每次亲戚朋友来家中做客,我都是那个拘谨不知所措,透明到稍不注意就会被遗忘的存在。
久而久之,我成了父母担忧的对象,别人惶恐避而不及的“怪物”“面瘫脸”。
我陷入了冗长的自我否定的拉锯战中。
似乎我的安静和慢热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应该被存在的。
02.
“你这性格再不改改以后吃亏是你啊”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是活泼开朗的再看看你”
“嘴巴要学着放甜一点,就你这样再努力领导都不会注意到你”
周遭的许多人都在劝我要做出改变。我妥协了。
我开始试着去对周围的人投其所好来试图做到合群。
比如别人都在谈王者,我就存钱换了内存足够大的手机去下载来玩。
再或者同事都在买基金理财,我就去学习相关课程也跟着买。
商量晚餐吃什么时,哪怕我自己心里已经有想吃的东西也会选择放弃然后去迎合他们的口味。
后来“共同话题”也属实越来越多,
我听到的更多是“你朋友好多啊”“你人缘真好”“你昨天没来我们都特想你”之类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话语。
我喜欢着别人喜欢的事喜欢着别人口中的我,却唯独偏偏不喜欢我自己。
03.
而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原本慢热安静的自己呢?
好像是某个场合下同事因为另一个心直口快的同事的玩笑话伤害到,
其他人都只顾捧腹大笑而我却察觉到了她的情绪选择安慰时。
好像是发现哪怕自己不善交际也能凭借出色的能力被领导表扬时。
好像是在很多很多的小事中,我看到了那个原本别人以为差劲的我,也可以是被别人需要的人。
我慢慢地可以一个人去看喜欢的电影,一个人去吃想吃的路边摊,
也可以一个人坐在咖啡馆听着喜欢的音乐安静的地看着书。
不用去考虑和迎合别人,单纯的只是在爱自己。
有一次在跟某个新认识的人聊天中,她看到我自己一个人吃着麻辣烫,然后带着点讥讽的语气问我,“你是没有朋友吗?”
我自信地笑了笑,慢悠悠地拿起纸巾擦嘴,随后在她不可思议的眼神中扬长而去。
当我走出店铺时,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投射出我斜斜的影子。
“以前跟着我太辛苦了,以后不会了。”
其实生活就像一杯你每天都在喝的凉白开,不用羡慕别人的饮料中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为那未必就有你的凉白开解渴。
正如那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我们生来都是特别的个体,
那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目光中而去改变原来真实的自己呢?
合不合群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必要因素。
它可以是加分项,而非必选项。
去爱自己,而不是爱别人口中的自己。
喜欢文章,可分享给身边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