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有一种观点颇具争议性:东方大国与美国之间,从局势发展来看,本早就有擦枪走火的可能。然而,双方至今并未真正兵戎相见,究其根源,在于双方对战争形式的设想存在巨大分歧。
以南方小岛问题为例,凭借东方大国如今的实力,收复小岛并非难事。但从宏观的国际战略角度出发,这一行动尚不足以对全球局势产生根本性的扭转。当下,东方大国虽已具备强大实力,但仍需秉持韬光养晦的策略,等待更为恰当的时机。
回顾过去几年,美国的印钞机开足马力,大肆印钞。其实,东方大国同样也在合理增发货币,规模并不亚于美国。美国四处挑起战争,其深层目的在于消耗过量印发的货币,缓解国内经济压力。而东方大国同样期望能找到合适契机,消耗过剩产能,有效应对通货膨胀问题。
然而,在对战争的理解与期望上,美国与东方大国截然不同。美国倾向于挑起俄乌、巴以这类局部战争或代理人战争,自身尽量不直接卷入,以避免本土受到威胁,坐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利。但对于东方大国而言,从战略优势角度看,类似一战、二战那样的全面战争或许更为有利,将美国本土拖入战火。毕竟,东方大国身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一旦工业体系全面启动,强大的生产能力将为战场源源不断地输送火力,在这种战争模式下,美国未必能占据上风。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诸多国际事件中,美国常常主动挑衅,动辄派出航母战斗群耀武扬威,但当东方大国态度强硬,摆出不惜一战的姿态时,美国往往又会灰溜溜地撤走。美国看似强硬,实则只想挑起局部冲突,极力避免大规模战争。而东方大国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从来无意与美国发生局部冲突,这也是迟迟未解决南方小岛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历史中,我们能汲取诸多经验教训。以日本为例,当年日本扩大对华战争,战争规模不断升级,表面上看似气势汹汹,实则问题频出。日本国土狭小,资源有限,根本无力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消耗。但日本政府在国内民意裹挟下,骑虎难下,甚至为扭转局势,铤而走险袭击珍珠港,将战火蔓延至太平洋,最终自食恶果,遭受灭顶之灾。与日本相比,尽管东方大国资源相对丰富,但在能源领域,如石油等关键资源,仍存在短板。“人多资源少”,是东亚地区面临的现实困境。虽然东方大国在战争中坚持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但倘若像美苏冷战那般,长期对峙持续几十年,对国家发展的消耗将难以估量。
对于美国而言,即便在全面战争中取胜,也很难达成自身战略目标,本质上仍是输家。在技术层面,西方原本就占据领先地位,战争难以在这方面带来新的突破;在人口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力;而资源方面,东方大国本身并非资源大国,美国发动全面战争也无法从中获取额外资源。因此,美国宁愿舍弃日韩这些盟友,也不愿轻易发动全面战争。
日韩在经济上高度依赖西方产业转移,一旦失去西方支持,韩国将难以承受来自北方的压力,日本也将面临严峻困境。所以,日韩千方百计抱紧西方大腿,不敢轻易脱离。有人或许会问,为何日韩不选择追随近在咫尺的东方大国?这与东方大国的体量密切相关。美国人口仅四亿,有能力将部分产业分给盟友,让日韩从中获利。但东方大国自身拥有庞大人口,就业压力巨大,且日韩的支柱产业与东方大国存在激烈竞争。例如,日本的汽车产业,近年来东方大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2023 年已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韩国的造船业,同样也是东方大国的强势领域。即便日韩有心追随,东方大国也无法将订单分给他们,毕竟自身还有大量人口面临就业问题,难以与他国共享产业链。因此,东方大国的友好合作伙伴,要么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要么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国家,这样才能与自身产业链形成互补,而日韩显然不符合这一条件。
如今,东方大国对美国的策略是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其他方面则灵活应对,与美国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美国内部存在不同利益集团,这种策略或可促使其内部产生分裂。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东方大国应从日本和苏联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一方面,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懂得韬光养晦,集中精力发展尖端科技,为国家实力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一旦局势发展到必须做出决断之时,绝不能对西方抱有任何幻想,要以破釜沉舟、以命相搏的气势,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如此方能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用户18xxx87
因为现在还没打起来,